童玲
上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王笑峰認為,人們在40歲以前,遺傳因素對壽命的影響約占15%~25%,此時生活習慣因素占很大比重。也就是說,年輕時愛不愛惜身體,對壽命的影響是很大的。到了40歲以后,遺傳因素的作用就越來越凸顯,并隨著年齡增長,遺傳因素所占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美國葉史瓦大學的研究顯示,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中遺傳基因占70%,也就是說,人活到這個歲數(shù),拼的是誰的遺傳基因更好。
長壽者的后代更容易長壽 如果你的爺爺奶奶活到90多歲,甚至100多歲,那么,你長壽的概率要比別人大很多。王笑峰教授說,已經(jīng)有確鑿證據(jù)表明,如果你的親屬長壽,那么你長壽的概率也會增加,而且血緣關(guān)系越近,這種影響就越明顯。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姑姑長壽、叔叔長壽、外公長壽、姨媽長壽……你也可能長壽;但如果你的兄弟姐妹長壽,你沾的光就會更多!美國波爾斯博士研究稱,如果你有兄、姐是百歲壽星,那么你活過百歲的概率將是常人的17倍以上。
媽媽長壽子女更容易長壽 上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金力教授研究發(fā)現(xiàn),長壽主要遺傳自母親。也就是說,如果母親長壽,子女長壽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如果父親長壽,子女則未必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