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害人在明知或者應當知道極度危險的情況下違反約定私自下車,主觀上對損害的發(fā)生具有重大過錯,其對損害后果應自行承擔主要責任。相關文件中關于因游客違規(guī)下車而免除動物園責任的條款無效,動物園對事故的發(fā)生主觀上具有過錯。相關法律中規(guī)定,動物園應對受害人的損害承擔侵權責任。但考慮到本案的具體情況,事故的發(fā)生主要是因受害人的重大過錯造成的,因此,動物園僅應對事故負次要責任。另外,因該動物園是營利性的企業(yè),在認定責任時,應考慮到動物園的商主體屬性,而適度加重其責任。
關鍵詞:侵權責任;格式條款;次要責任
引言
2016年7月23日下午,北京延慶區(qū)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fā)生一起老虎咬人事件,造成一死一重傷。事件發(fā)生后,輿論一片嘩然,有責怪游客不守規(guī)矩,有質疑園區(qū)安保措施,有媒體評論“沒有素質有時會要命”,等等[1]。法律的價值,除了個案公正,更在于社會價值的引導作用。對于這起事件,法律界存在兩派意見:多數(shù)認為游客咎由自取,責任應當自負;部分認為園方應當對游客的死傷承擔法律責任,并且各自給出了法律依據(jù)和法理分析。
一、案情簡介
2016年7月23日下午,在北京延慶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兩名自駕游女游客在猛獸區(qū)下車后,被老虎襲擊,造成1死1傷。
2016年11月16日,北京八達嶺老虎傷人事故完整視頻首度曝光。視頻中有動物園的施救過程,當趙女士被老虎撲倒后,在他們后方很快出現(xiàn)了巡邏車,但是巡邏車只是停在原位不停按喇叭。
2016年11月22日,事件當事人趙女士表示,父親趙先生將到北京延慶區(qū)法院起訴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同時,他們還將申請指定管轄權,由非延慶區(qū)法院審理此案。
二、焦點問題
北京八達嶺動物世界老虎傷人案件責任應該由誰負責?
三、法理分析
動物園與受害人簽署了《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提示了危險,告知嚴禁下車,若違規(guī)責任自負,即免除動物園責任,該條款無效。因為該協(xié)議書在法律性質上屬于格式合同,而對于格式合同有關條款的法律效力認定和含義解釋,《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有專門的規(guī)則。
首先,根據(jù)《合同法》第40條和53條的規(guī)定,其中關于受害人違規(guī)私自下車而受損害的免責條款,因其免除動物園應承擔的安全保障責任以及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而無效。因此,動物園不能以此免責條款為依據(jù),主張自己不承擔侵權責任。
其次,《責任法》第78條規(guī)定,飼養(yǎng)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盡管動物園已在協(xié)議中告知危險,在園區(qū)設置“禁止下車”醒目標識,受害人受襲時工作人員及時趕到并施救等。但是否足以說明動物園已盡到必要的安全保障義務?這是這本案最關鍵的爭議點。我認為并沒有。野生動物園內散養(yǎng)著大量的高危險性動物,自駕游中游客的安全僅靠自己車輛的保護(車輛種類也有很大差別)。如果在園內游覽時,出現(xiàn)一些意外事件而使得游客不得不下車,或者因疏忽或危險警戒性不足等私自下車等。從游客自駕進入園區(qū),就面臨這些危險。而動物園對這些潛在的危險并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聽之任之,僅靠提示和難以及時的施救當然無法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可見,動物園在主觀上對事故的發(fā)生本身就有過錯。因此,動物園雖已盡到一定的提示和施救義務,但它并無完全盡到法定的安全保障義務和管理職責,其應對受害人的損害承擔侵權責任[2]。
再次,動物園的責任承擔及其法律適用問題。根據(jù)《責任法》第78條規(guī)定,這是附帶“但書”的關于飼養(yǎng)動物(指“家養(yǎng)”動物)造成他人損害時侵權責任如何確定的一般性規(guī)則,它所采用的歸責原則是最嚴格的無過錯責任原則?!敦熑畏ā返?1條規(guī)定:“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盵3]其采用的歸責原則為過錯推定責任原則。換句話說,第78條為一般性規(guī)定,而第81條為特別性規(guī)定。根據(jù)特別法優(yōu)先適用的原則,本案應適用第81條規(guī)定。但第81條規(guī)定有其不合理之處——家養(yǎng)動物致?lián)p尚須適用最嚴格的無過錯責任原則,而擁有數(shù)量不等的兇猛動物的動物園卻適用降低責任標準的過錯推定責任原則。這樣的立法降低了動物園管理者的注意義務和安全保障責任,對游客的安全保障不利。但在立法修改之前,只能適用現(xiàn)行規(guī)定。
最后,受害人的過錯及責任承擔問題。本案中,受害人在明知或者應當知道極度危險的情況下仍然違規(guī)下車最終受襲,顯然主觀上具有重大過錯,應對其自身的損害應承擔主要責任。另外,《責任法》第26條規(guī)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备鶕?jù)該規(guī)定,因受害人本身具有重大過錯,在認定動物園的責任時,可以予以減輕[4]。
四、啟示
啟示一:
《責任法》把動物園的動物損害責任,明確規(guī)定為過錯推定原則。具體到該案件,首先推定野生動物園具有過錯,如果野生動物園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但是如何判斷“盡到管理職責”,在實踐中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需要根據(jù)個案的具體情況加以判斷。
啟示二:
按照常理,游客基于常識和園方反復警告,應該不至于擅自下車以身試險。在本事件中,女游客在老虎自由活動的危險區(qū)域,擅自下車,將自身置于危險之地,其本身存在重大過錯,對于損害后果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啟示三:
動物園作為管理方,對有些特殊情況考慮得不夠,在安全管理上缺乏有效力度。動物兇猛,野性不羈。對野生動物園來說,它的安全管理責任應該大于普通的動物園。對安全的保障義務不應僅僅是制度上的警示和安全提醒,而是在安全設施上采取更為充分的防護措施。
啟示四:
關于游客和動物園簽訂的《協(xié)議書》,屬于格式合同,安全協(xié)議的簽署并不能成為免除園方對游客人身傷害應承擔法律責任的理由。
在本案件中,動物園的過錯是動物園承擔責任的前提。動物園在這個事件中到底有沒有過錯,還需要有關部門的調查結論。
五、結語
本次老虎傷人事故發(fā)生后,動物園的管理員沒有及時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并阻止危害發(fā)生,已構成持續(xù)性過錯,而且,未能盡到對入園游客的安全保障義務,是兩位女性游客遭受不幸的根本原因。作為遭受重傷的年輕女游客,其有權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的規(guī)定,因就醫(y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等請求動物園在其責任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該年輕女游客因本次傷害致殘,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等都有權向動物園在其責任范圍內主張賠償。不幸身亡的年長女游客的近親屬,除有權向動物園請求支付搶救治療費用外,還有權主張賠償喪葬費等其他合理費用。
【參考文獻】
[1]北晚新視覺.評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沒有素質有時會要命.北京晚報網(wǎng),2016-8-21.
[2]王澤鑒.侵權行為法[J].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3]奚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條文理解與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4]顧德警.從老虎傷人事件看敬畏規(guī)則的重要性[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6(05):80-83.
作者簡介:靳?。?992-),女,漢族,山西孝義人,碩士,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經(jīng)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