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華娟
借車與人,肇事后車主是否擔責?
■ 柴華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是將車輛出借給親戚、同事、朋友等。那么如果車輛出借后發(fā)生了交通肇事,車主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某日,甲1駕駛甲2的豫A號轎車,行駛到某路口時,遇見乙1駕駛從乙2處借來的豫B號轎車,由于雙方均未按照操作規(guī)范行駛,導致雙方車輛碰撞,造成甲1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jīng)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第三大隊交通事故認定書表明,甲1應負交通事故的次要責任,乙1負交通事故的主要責任。乙1、乙2未能提供肇事車輛投保交強險的具體情況。
隨后,甲1、甲2以交通肇事致其損害為由,提起訴訟,請求判令乙1、乙2賠償其各自損失。
乙2沒有購買車輛保險,并將無保險車輛交給他人使用有明顯過錯,應由乙2對全部賠償承擔連帶責任。判決:一、乙1賠償甲1醫(yī)療費、誤工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費、護理費、交通費,合計13305.56元的80%,即10644,45元;乙1賠償甲2車輛維修費、鑒定費,合計39960元的80%,即31968元。其余部分由甲1、甲2自行承擔;二、乙2對乙1賠償給甲1的上述經(jīng)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三、駁回甲1、甲2的其他訴訟請求。
機動車所有人承擔的是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責任,乙1、乙2在一審中不提供車輛投保交強險的具體情況,二審中經(jīng)法庭明確告知仍不提供,使甲1、甲2的損失不能及時得到交強險賠償。據(jù)此,乙2作為肇事車輛的車主應當在交強險賠償范圍內現(xiàn)行承擔賠償責任,對超出交強險賠償限額以外的損失,再按照責任比例由車輛使用人乙1予以賠償。判決:維持一審判決第三項;變更一審判決第一項為:乙1賠償甲2車輛維修費、鑒定費等共計30368元;變更一審判決第二項為:乙2賠償甲1醫(yī)療費、誤工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費、護理費、交通費等共計13313.56元,賠償給甲2車輛維修費2000元。
機動車所有人將其機動車出借給他人后,該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存在過錯的,應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何種情況下車主被認定為存在過錯?
1.車主明知借車人無駕駛證,或駕駛證過期、駕駛證準駕車型不一致的。提醒兩點,第一,C2照只能駕駛自動擋車型;第二,所有摩托車(非電動車)都屬于機動車,需要駕駛證。
2.車主明知自己的車有故障,依然將車借出;因該故障導致車禍的。
3.車主明知借車人飲酒、吸毒,仍將車借出的。借車人在借車后飲酒或吸毒的,車主無需承擔責任。
所以,本刊在這里奉勸廣大車主,不要隨便把車借給別人開,否則一旦發(fā)生事故,那么您就要承擔部分責任;如果你親戚朋友無力賠償?shù)脑?那你也負有連帶責任來幫助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