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琦
秋天,至少今年的秋天,似乎沒有任何特別。連綿的陰雨,金黃的樹葉,豐碩的果實、瑟瑟的秋風(fēng),與往日沒有什么不同。也許,在這平平常常的季節(jié)里,你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靜謐、舒適、恬淡。
秋日里,晴空萬里、天高氣爽的日子并不多。短短的季節(jié),多被綿綿地雨意包裹著,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濕漉漉地氣息,人也仿佛濕潤起來了。
秋日的雨,連綿不絕,密密麻麻,似珍珠,散落在樹葉間,晶瑩剔透;似浪花,飄打在傘尖,泛起層層漣漪;似針尖、灑落在人們心頭,激起幾分惆悵。
雨下了整整兩周。時而狂怒暴躁,時而溫潤細(xì)膩。站在樓頂,雨點瀑布似的潑灑而下,密密的斜織,天漏了一般滔滔不絕。不一會兒,路面上就積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洼,大大小小的雨點斷斷續(xù)續(xù)地落在水洼上,濺起水花,一閃即逝。輕輕地轉(zhuǎn)動傘柄,大大小小的水珠像珠簾一般落下,沒了蹤影。忽地,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細(xì)細(xì)密密起來,輕輕柔柔的揚灑在空中,溫潤著大地,輕觸著枝頭,親吻著臉龐,在人們心頭涌出淡淡地柔情,掀起層層地蜜意。
秋夜的星空,更是別樣的美麗。
傍晚,龐大的天幕如同深紫色的綢緞,鑲嵌著大小不同、姿態(tài)各異的水晶與寶石,絢爛無比。比起遠(yuǎn)處的街燈,星空更加美麗的無法觸手可及。星羅棋布的陳列著,像撲克牌一樣井井有條,卻又好似雜亂無章,飄忽不定著。璀璨的、隱隱約約的眨著眼;又像是遍地亮晶晶的塵埃,天使般不小心步入人間,為夜晚披上一層朦朧,添加一份神秘,帶來幾份想象,引起一片遐思。
每一顆星星都是耀眼的,閃爍在夜幕上,組成了華麗繁復(fù)的星空。隔著以光年計算的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微笑著,訴說著每一個不同的故事與傳說,傳播著歷史的沉重與激情。秋,穿過了1911的辛亥革命,經(jīng)歷了1927的秋收起義,見證了1946的重慶談判,迎來了1949新中國的成立,引爆了1960的原子彈爆炸,飛躍了2003的神州五號,穿越了2007的嫦娥奔月……
也許,在星空的盡頭,在宇宙的那一端,有著一個美麗的地方,哪里有揮灑的星空,有為人們編織夢想的織夢師。也許,在人們的屋頂,有著另一片小小的星空,姹紫嫣紅,有時碧綠,有時淺淡。也許,只有最純真的小孩子們才看得到。
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我喜歡一個人呆著,靜靜地讀書。享受著這一份靜謐,這一份孤獨,這一份璀璨。
清晨太陽初升,雨天結(jié)束之時,捧一杯淡茶,倚在小院的門欄邊,靜靜讀一本書,呼吸雨后的清新與恬靜,享受著徐志摩《私語》中字里行間地私情: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一顆憔悴的秋柳里,一條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將黃未黃的秋葉上……
陽關(guān)燦爛的午后,坐在樹蔭下的長椅上,嘴里嚼著一片新鮮的檸檬,靜靜讀一本書。陽光像是調(diào)皮的孩子,透過梧桐濃厚的樹葉,被切割成零星的光點,跳躍在書頁間。光與影的交幻中,沉浸在李白的“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還謝公”,一絲絲孤寂悄然爬上心頭。
華燈初上的傍晚,拿著小凳坐在最高的樓頂上,明月當(dāng)空下,點一盞燈,靜靜讀一本書,喝一杯熱咖啡,不加糖也不加牛奶,看著霓虹燈的華美與星空的靜謐,品味著咖啡淡淡地苦澀,在光明與黑暗交匯的瞬間,誦起徐志摩的《秋月呀》:秋月呀,誰禁得起銀指尖兒,浪漫地騷爬呵!……空氣似乎也憂傷起來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比起春,秋少了一份欣欣向榮;比起夏,秋少了一份繁華喧鬧;比起冬,秋少了一份銀裝素裹。秋,是成熟,是收獲,是孕育、是創(chuàng)造,它讓人悲從心起,令人遐想萬千。它永遠(yuǎn)在容易遺忘的角落,靜靜地訴說著它的美,悄悄地津潤著它濃,慢慢地延伸著它的意。
我喜歡沉浸在濃濃地秋意中,更愛漫步在密密地秋雨中;我喜歡秋日滿眼的落葉飄零,更愛秋日涼涼習(xí)風(fēng)的颯爽;我喜歡秋高氣爽的灑脫,更愛秋夜星空的深沉……
那些安靜美好的時光,經(jīng)歷著、經(jīng)歷著,就綻放出了絢爛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