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一過,這夏季的腳步便越發(fā)緊湊起來,未待你準備好,這時高時低的氣溫就嗖地一下爬上高處。不過,還好正面迎來的是相對溫和的初夏在整個城市進入熔爐階段前,這短暫的小小時節(jié)可是拯救了不少熱愛夏季卻又討厭汗流浹背的人。當然,還有那些初夏時節(jié)的清新小滋味兒。
說到夏天,熾烈的陽光,悶熱的天氣和那無休止的蟬鳴聲一定是許多人首先聯(lián)想到的事物。而對好吃的人來說,這“郁郁寡歡”的胃口就像是一盞信號燈一樣,預示著那個讓人狂躁的季節(jié)已經(jīng)到來。
若說這夏日美食,很多吃貨會聊起冰鎮(zhèn)佳肴,像冰鎮(zhèn)鱔片、冰鎮(zhèn)脆三樣……不過,現(xiàn)在夏天才剛剛開始,吃冰鎮(zhèn)美食好像也過早了些。那么,在這初夏時節(jié)又有什么好食能犒勞食客的味蕾呢?不妨來探一探吧。
黃瓜,這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場、超市商場找到的食材,雖說是普羅大眾了些,但在夏日,它卻是十分應景的食物。在悶熱或食欲不振的日子里,一盤爽脆可口的涼拌黃瓜可說是拯救了不少人的胃。處在減肥階段的小伙伴更是對其喜愛有加。如今,黃瓜算是一種常見的食材,采買起來也非常容易??赡阄幢啬芟氲?,在很久以前它也是個金貴的玩意兒。相傳,黃瓜原不是中土出產(chǎn)的食物,它源自西域,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原名為胡瓜。后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在襄國登基做皇帝后,因自己本是入塞的羯族人,所以對百姓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便下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xiàn)“胡”字,違者問斬不赦。有一天,石勒召見地方官員,當看到襄國郡守樊坦穿著打了補丁的破衣服來見他時,很是不滿,劈頭就問:“樊坦,你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慌亂之中隨口答道:“這都怪胡人沒道義,把衣物都搶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襤褸來朝?!彼麆傉f完,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頭請罪。石勒見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責。等到召見后例行“御賜午膳”時,石勒又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在考問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笔章牶?,滿意地笑了。這之后,胡瓜便改了黃姓,成了黃瓜。想想能成為皇帝午膳的菜肴,其身價在當時可謂不言而喻了。
黃瓜作為食材,在現(xiàn)在中國人的餐桌上雖說不上名貴,但也是十分百搭且受人喜愛的。它既能制成樸素的夏日爽口涼菜涼拌黃瓜,也能制成如蓑衣黃瓜、黃瓜盅、翠竹報春等精致的佳肴,運用得當還能制出不少口味極佳的飲品呢。而且其本身具有的除熱、利水利尿、清熱解毒等功效,放在夏日餐桌上可說是不可多得的。
茄子,初夏的又一時令食材。紫皮綠帽是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記得兒時和朋友一起玩猜謎語的游戲時有這樣一個謎題:“頭戴綠帽子,身穿紫袍子,小小芝麻子,裝滿一肚子?!庇讜r不愛吃蔬菜的我自然猜不出來,但當它真真切切地出現(xiàn)在面前的時候,你就會不由得會心一笑,果然,形容得相當貼切。
茄子起源于東南亞熱帶地區(qū),古印度是它的最早馴化地。據(jù)說,印度至今還有茄子的野生種和近緣種。大約在中世紀時,茄子傳到非洲,13世紀傳入歐洲,后傳入美洲。雖然茄子已經(jīng)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論其百變的烹飪方式和口感滋味,不得不說,哪兒都沒中國廚子做得好??纯茨撬馕稘庵?,焦香四溢的烤茄子;肉質(zhì)較嫩,搗爛后口感更佳的湘西擂茄子;柔軟潤香,鮮咸適口的魚香茄子,還有茄子釀肉、醬爆茄子、茄盒、西紅柿燒茄子等,哪怕你一周三餐輪著吃都不會有重樣的。
四季豆,初夏我最愛的蔬菜之一。無論是單獨清炒、涼拌,還是搭配肉類烹制都能成就一道道美味佳肴。四季豆常被人們稱為“福豆”,意為幸福安康、長命百歲。它原產(chǎn)于中南美洲,據(jù)說從墨西哥遺址的出土物品中可以推定大約7000年前四季豆就已經(jīng)開始被栽培種植。若此推定可信的話,那四季豆便可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
其實,初夏的時令美食還有很多,好比說絲瓜、苦瓜、冬瓜、西紅柿、豇豆等,這些源于夏季的原味只需稍加烹制便可成就一頓美味。趁著時間的指針剛剛撥到夏季的開頭,不妨嘗嘗鮮,感受一下初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