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早知道。對許多為填報志愿所煩憂的高中生而言,與其獨自猶豫不決,不如參考成功人士填報志愿的經驗或建議,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往下看,而非往上看
李敏勇(詩人/建設公司總經理)
不管在哪一個年代,高中生都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已清楚自己的志趣;另一種則是對未來懵懵懂懂,可能有模糊的方向,但卻不夠清晰。
已經清楚自己志趣的高中生,就應該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輕言放棄。如果自己的志趣符合父母期待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好處是不會受到他人的阻撓。但倘若自己的志趣與父母期待或社會主流價值觀不一致,也不要被“士大夫”的觀念所束縛,應該反過來努力說服父母,讓他們相信“行行出狀元”。
許多知名的流行音樂歌手、制作人年輕時都曾為堅持走音樂道路而與父母有所摩擦,吃了不少苦頭,假使他們當時沒有力排眾議、堅持己見,現(xiàn)在可能僅是個庸庸碌碌的上班族,不會有所成就。
至于還不清楚自己志趣的高中生,在填報志愿時,原則應是“往下看,而非往上看”?!巴驴础敝傅氖怯^察社會有何長期需求,自己較適合從事哪個行業(yè);“往上看”則指將名人、富人當偶像,一心想要模仿。前者較實際,后者則是好高騖遠,最后容易迷失了自己。
選擇學風自由的學校
陳升(音樂人)
我的求學過程相當辛苦,大學根本就考不上,更不用煩惱要填什么志愿。
如今,我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yè),他當年填報志愿時,也曾詢問過我的意見。我對兒子說,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志向,那就去讀自己喜歡的科系,如果還不太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么,那就挑一所學風較自由的學校,選擇一個比較容易畢業(yè)的專業(yè),進入大學之后,再好好思考未來的事情!
至于為何要選一所學風自由的學校呢?因為在這種大學里,比較可能遇到一些有趣的同學,彼此交流激蕩,也許就能找到往后的人生方向,就算未能如此,也享受了4年美好的青春!
先挑選3—5個自己不排斥的科系
陳豐偉(精神科醫(yī)師)
我在高中畢業(yè)時,對醫(yī)學、信息學都感興趣,但考慮家中的經濟因素,加上我的分數較高,最后選擇了醫(yī)學系。不過,我雖然擔任精神科醫(yī)師,但曾有數年兼任網絡公司總經理的經歷,也算圓了自己的另一個夢想。
除了經濟因素,我認為還不知道自己志趣的高中生,填報志愿時應縮小范圍,先挑選3—5個自己不排斥的科系,與父母、親友討論過后再做決定。
其實,休學重考、大學轉系、畢業(yè)后轉行稀松平常,人生還有很多次選擇的機會,無須怕選錯科系而惶惶不可終日。而且,人的志趣是會改變的,此時非某個科系不讀,彼時真的被錄取了卻大失所望、志趣改變者也不少。就算大學畢業(yè)后再轉行,也可能后來居上,例如羅大佑就是當了幾年醫(yī)生后,再轉行當歌手的。
因此,挑選自己不排斥的科系的好處是確保大學讀起來不會太難過。在我的診所中,來看診的年輕病人,原因多是尋夢不成,例如很喜歡音樂,卻無法在音樂產業(yè)中立足,畢竟有興趣不一定就有這方面的才能。但我仍建議年輕人勇于追求夢想,因為你不是當歌手的料,卻可能是營銷音樂的天才,如果不去嘗試,就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