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華??
摘 要: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要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不是通過教學告訴學生結果。在對二年級學生體會反問句語氣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地了解學生,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重視朗讀體驗,加強朗讀示范,而不是孤立地訓練句式,簡單地告訴學生相關知識。
關鍵詞:“反問句”教學;現(xiàn)象;診斷;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7-055-1
一、現(xiàn)象描述
一位年輕老師執(zhí)教的《狼和小羊》一課,該老師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反問句的語氣比陳述句的語氣更強烈時,出現(xiàn)了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出示兩個句子:(1)“親愛的狼先生,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2)“親愛的狼先生,我不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崩蠋熥寣W生自由讀,想想哪句話的語氣更強烈?讀完后,學生認為是第二句。于是,教師進行示范朗讀,再指名學生回答哪句語氣更強烈,然而連續(xù)三位學生回答都是第二句,只有第四位學生才說出第一句語氣比較強烈。這時,老師馬上給予肯定評價:“嗯,第一句中有個反問號,讀時語氣更重,語氣更強烈?!痹诂F(xiàn)場聽課的我明顯地感覺到第四位學生是個會猜度老師心思的孩子,因為他覺察到老師不認可前三位同學的回答。課后的訪談也證實了我當時的猜測:我問這個孩子,為什么你當時覺得是第一句?這位學生說:“我也覺得是第二句,但見前面三位學生的回答老師沒有肯定,于是我要舉手回答是第一句?!苯又以倬瓦@兩句話哪句話表達的語氣更加強烈,讓全班同學如實表態(tài)并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是:全班共有50人,45人認為是第一句語氣比較強烈;3人認為還是第二句語氣比較強烈;還有2人猶豫不定。
二、問題診斷
為什么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課后的訪談又說明什么呢?我們經(jīng)過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問題設計簡單化。老師出示兩個句子問學生:“哪句話的語氣更強烈?”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反問句的“語氣強烈”這一表達特點的理解是有難度。反問句的教學應該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反問句的意思,感受反問句所表達的感情強烈,而不是只求告知,不求甚解。
2.學生朗讀體驗的時間不夠。由于二年級學生剛接觸反問句,對語意的理解缺少體驗和經(jīng)驗,課堂上老師沒有給學生朗讀自悟的時間,并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加以引導點撥。
3.教師的朗讀沒有示范作用。課上老師點名的四位學生中前三位學生回答偏離教學目標,這與當時課堂上老師的示范朗讀有直接的關系。教師在讀反問句時沒有讓學生感覺到語氣的強烈。
4.在訪談時,學生回答的正確率明顯提高,達到全班的90%。顯然這主要是教師通過教學告知的結果,但學生的自我體悟還是不夠,對反問句表達的語氣強烈還是比較模糊的。
三、教學對策
基于上述的思考,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改進策略。
1.把握學生學情。
教師要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把握年段要求和教材的具體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精心預設,不能直接把學生當作被灌輸知識的容器。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這個反問句的意思是什么,同時理解這兩個句子的意思相同,只是表達的句式不同。而不能僅憑教師自身的經(jīng)驗,把兩個句子出示后,讓學生朗讀比較那個句子的語氣強烈。
2.重新設計問題。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參考用書》“注意事項”中著重指出:在詞句訓練中,也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充分感知,反復熏陶,逐步實現(xiàn)遷移。不要孤立地訓練某個詞語、某種句式,而要結合詞語形態(tài)的變化、句式的變化來訓練。在這里我們可以這樣重新設計:由問號入手,巧埋伏筆,利用簡筆畫,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反問句的意思,再將反問句和陳述句出示,進行對比朗讀,在朗讀中體會反問句的語氣更強調,感情更強烈。如:讀到反問句時,教師可引起學生注意句末用的是問號,這問號是表示小羊心中有疑問要問狼么?聯(lián)系上文:“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會倒流的呀!”,利用簡筆畫分清“上游”和“下游”,搞清楚了“狼”和“小羊”的位置,再組織學生朗讀:“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小羊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我不會把您喝的水弄臟?!边@樣小羊心里明明知道它不會把狼喝的水弄臟,為什么還要反問狼呢?這樣對比著讀讀這兩句話,看看哪句話回擊狼更有力度。學生就能體會到:“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回擊狼更有力度,語氣更強調一些。
3.重視朗讀體驗。
體驗是開啟文本的金鑰匙,教師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帶著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感悟語言內涵,學生才能讀懂。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在這里教師就不能簡單地出示這兩個句子讓學生比較,而在精心設計問題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朗讀感受反問句表達的情感更強烈,不在于告知這個“反問句”的相關知識,而在于引導學生真切地感受體悟到。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讀好課文把句子置身于課文中,上下連貫起來朗讀體會,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語感的形成。
4.合理巧妙地理答。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即時作出合理巧妙的理答。理答直接影響學生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和進一步的學習,也影響學生對一節(jié)課,甚至這門功課的興趣與態(tài)度。特別是在學生回答不明確或出現(xiàn)偏差時,更需要教師智慧的理答。
5.加強朗讀示范。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是不一樣的。學生是受教育者,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育者,是指導學生學習的。在這里,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示范??梢赃m當?shù)赜每鋸埖恼Z氣、動作,讓學生體會到反問句的語氣更為強烈。更好地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地,逐漸深入下去地讀書,通過潛心默讀或放聲朗讀,培養(yǎng)語感,久而久之,學生能做到理解地讀,有體驗地讀,傳情達意地讀,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