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在廈門,有一個販賣時光與記憶的人。13年來,別人丟棄的舊物,他逐一撿拾,存儲于他的時光花園。他不富有,卻擁有最豐富的舊物與故事。他收集這些有記憶的老物件,并再現(xiàn)于生活場景,喚起人們的記憶,在慢時光里體味生活原有的詩意與閑適。
舊物之癖
“舊物君”楊函憬,出生于貴州雨朵鎮(zhèn),大學畢業(yè)后,懷揣夢想來到廈門。他經(jīng)營過咖啡館、紅茶館、旅店,也翻修過老別墅。
在華新路紅磚灰瓦、綠樹石墻的老別墅里,一把沐浴在夕照里的舊藤椅,把他帶回到過去的時光。他的舊物情結(jié)由此而生。從之前經(jīng)營老別墅到如今收破爛賣破爛的“破爛王”,他調(diào)侃這堪稱是他人生的一大逆轉(zhuǎn)。
他走街串巷,進入到老城區(qū)各個角落,搜尋時光深處有故事的老物件。一開始,只是在鼓浪嶼一帶,把收集的舊物用貨船運回去。后來,他漸漸認識了一些廢品回收人員、社區(qū)大媽、建筑工人,活動范圍擴大到八市、將軍祠、廈港等老城區(qū)。這些人,被他親切地稱為“時光獵人”。他們發(fā)現(xiàn)好的舊物,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眼里的這個怪人,楊函憬往往都會出高價買下來。
楊函憬收集的舊物越來越多,為了給舊物們安一個家,他租下一處上千平方米的廢棄廠房,經(jīng)過整理,能夠容納上萬件舊物。他給舊物倉取名“goodone”,諧音“古玩”。意為:經(jīng)歷歲月洗禮的東西即美又好,那些美好其實很少,往往只有一件,如果錯過,一轉(zhuǎn)眼便不再見。
舊物倉像一個巨大的記憶倉庫,陳列著城市近百年間的日常生活舊物,涵蓋食器、花器、家具、工具、裝飾品、中古電器、老建材等方方面面。
在舊物倉里,楊函憬最愛也最放不下的是老水泥花磚。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老城區(qū)拆遷,舊房裝修,曾經(jīng)花開滿城的老花磚被丟棄,花磚碎裂一地的聲音讓他心疼。他和他的拆磚小伙伴們奔走在老城區(qū)、拆遷房中,手工用鉗子一塊一塊小心翼翼地撬取花磚。有的花磚與地面連在了一起,無法完整拆下,他就用報紙把碎片包起來帶回倉庫。
2015年5月,楊函憬手里的花磚由30噸驟升至100噸,近10萬塊花磚。房東擔心房屋的承重問題,不再續(xù)租給他,要求他在半月內(nèi)搬離。
經(jīng)營老別墅和長年收集舊物,還有年20萬元的倉庫租金,花光了楊函憬所有積蓄。為給舊物們尋一個新家,他思慮再三,決定眾籌。他要把自己十多年收集的花磚,搭配上植物、咖啡,以及各個年代的美好舊物匯集一處,建一座時光花園。眾籌最終獲得1831人支持,籌得191萬元資金。
中古之味
眾籌后的時光花園舊物倉,在廈門西堤,依著狐尾山,傍著筼筜湖,花磚砌墻、老式木格窗。
來舊物倉的客人,總會從這里尋到過去生活的蛛絲馬跡?!斑@個是我小時候玩過的撥浪鼓。”“那個跟我結(jié)婚時梳妝臺嫁妝一模一樣?!边@時候,楊函憬喜歡跟客人們聊一聊舊物的故事。舊物抵心,兩個喜歡同一件舊物的人,兩顆心必然是相通的。
每一件舊物,都仿佛楊函憬萬分疼愛的孩子,他希望每一件舊物都能遇到真正懂它的人。舊物倉里的物品被喜愛它們的人挑選帶走,是楊函憬最開心的事。
舊物倉里的杯盤碗碟,大概因為易碎的緣故,蒙在塵埃之下,少有人愛。有一天,倉里來了一位朋友,要尋一款雞公碗。雞公碗始于明朝,20世紀60年代一度流行于福建、廣東、東南亞一帶。這位朋友從小跟著外婆長大,外婆做的手搟面熱騰騰地盛在雞公碗里的味道,她一直忘不了。她想要找到那樣一個碗,藉此回味跟外婆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粗е晦u公碗開心地離去,楊函憬萌生了一個想法。
何不利用這些少人問津的中古廚具,將展示廚具的房間改造成理想廚房,把遠在家鄉(xiāng)的媽媽請來,用從各地尋來的原生態(tài)食材,烹制一道具有最本色味道的菜。在舊物倉的中古廚房里,用有著細密缺口的老碗碟,盛一碗舊時光,細品流年,是很美好的事情。
于是中古廚房誕生,拼桌家宴不定期舉行,食譜不固定,很受歡迎。如果等不及發(fā)布公告,想三五好友安靜地共享一桌美味,可預約4人即可成席的私人家宴。這是一個開放式廚房,有三個獨立灶臺,可親自下廚,與朋友一起,有人洗菜,有人切菜,有人掌勺,做一桌自己喜歡的飯菜。這個過程,充盈著從前慢的舊滋味。廚房外隨手種下的九層塔香草,可以順手采來使用。夕陽西下,側(cè)邊的窗戶透進來最美的夕照,流淌在老木桌上,盛在舊碗器里,于是,每件物品、每個角落都有了溫度。
楊函憬搶救花磚回來,喜歡坐在舊沙發(fā)里,沏上一杯茶,或者自己榨制一杯果汁,守著滿倉的寶貝,傾聽它們一一訴說幾十年的悲喜。舊物自帶的治愈功效,像一個人的童年時光,很容易使人安靜下來,聆聽時光流淌的聲音,看見內(nèi)在真實的自己。
再現(xiàn)之美
舊物訴說著時光的故事,把它們帶回到生活中,融入日常,是舊物最溫暖的回歸。
楊函憬舊物倉里的物品,有的被設計師、舊物愛好者收藏;有的出租給電影劇組、藝術(shù)布展等作為道具;有的成為復古風格咖啡館、別墅、酒店等場所的擺件,重新進入各種生活空間。
舊物倉搬家前,楊函憬發(fā)出免費送受損舊木板、老床板活動,吸引了大批舊物粉。平時,舊木板閑置角落,毫無光彩。如今跟了懂它愛它的人,隨意切下一塊,木頭自然的紋路,配上拙樸的手書字,豎在店門前,就是很文藝范的招牌,絕對與眾不同,吸人眼球;余下的邊邊角角,斜切一刀,擺在案上,放名片放手機都不錯,方便適用;也可釘于墻上,擺掛鑰匙、包包等小物件。
舊時光再現(xiàn)計劃中,有中古家具系列、有花磚系列。楊函憬對老花磚的“磚情”,達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低調(diào)的他,變著花樣想要高調(diào)地把花磚推送到無比顯眼的位置。他推出以花磚為元素的各類衍生品:手機殼、胸針、杯墊、桌子、抱枕、信箋、包袋等,在淘寶店熱銷。而花磚的碎片,鋪在舊物倉地面上,仿佛落了一地美麗的花瓣。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花磚,愛上花磚,楊函憬發(fā)起1000片花磚免費領活動。只要你來到筼筜湖畔的時光花園,就可以帶走一片你喜歡的花磚。
2015年圣誕,楊函憬在廈門SH新生活廣場用5511塊花磚,豎起一棵花磚圣誕樹,鋪就一條花磚大道。2016年10月,花磚鋪進廈門機場,楊函憬把舊物店開進機場航站樓。
舊物倉里收集有各種舊時用具,楊函憬利用這些物件,邀請行業(yè)里有趣的老師前來,陸續(xù)開辦了木工、金工、縫紉、水泥等生活美學實驗課程。或者用半日時光,造一張穿越千年的手工花草紙,印一頁幾近失傳的鉛活字,一起體驗慢時光里手作的溫度。
“你去你的未來,我回我的過往。”為人清簡的楊函憬,生活中深得“斷合離”奧義,他的家,只保留了老書桌、書柜和一些必用品,幾盆綠植綴飾其間,簡單、清爽。他說,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他才有空間做回自己,沉淀自己,沉淀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