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疏港北路基槽開挖及降水施工技術措施

      2017-05-22 16:57:34王順義
      科技視界 2017年4期
      關鍵詞:開挖基槽控制

      王順義

      【摘 要】本文結合工程施工實例,就長江之濱道路工程基槽開挖與降水的方案,進行設計與計算,提出了輕型井點配合管井的布設方法,并闡述了關鍵控制點的施工措施。

      【關鍵詞】基槽;開挖;降水;質量;控制

      1 工程概況

      項目位于泰州市高港區(qū)永安洲鎮(zhèn),含疏港北路及明珠大道。其中,疏港北路改造段起點位于錦江路與疏港一路交叉口(K0+000),終點與明珠大道交叉(K2+187.39),全長2.187km,明珠大道改造段起點接疏港北路,終點位于益海糧油米廠北大門附近(LK0+184.8),路線長0.185km。

      現(xiàn)施工疏港北路為錦江南路延段,北起錦江路與疏港一路交叉處,南至明珠大道相交,全長2.187km,既有現(xiàn)狀為水泥混路面,路面寬14m,路面標高為2.8~3.2m,明珠大道為高港區(qū)永安洲鎮(zhèn)東西向主干道,西起疏港北路,東至高港大道的給水管道、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三管道為統(tǒng)一基槽。

      雨水管道直徑800~1500mm, 管道埋深1.6~3.56m。

      污水管道直徑500~600mm, 管道埋深1.49~3.39m。

      基槽平均開挖深度2.5~3.5m。

      三管道中心情間距為3m,基底寬度6.0~6.5m,含基底工作面。

      經(jīng)場地踏勘,基槽周邊有建筑物、高壓電線、地下管網(wǎng)線,不能采用自然放坡開挖。

      排水設計說明:當溝槽內(nèi)有地下水時,必須將地下水降至槽底0.5m以下,做到干燥施工,應根據(jù)地質及開挖深度采用合適的井點降水或其它降水措施。

      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復雜程度為二級(中等復雜場地)。

      新建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等級為二級,地基等級為二級。

      2 工程地質情況

      (1)地形地貌:場地地處泰州高港區(qū)南部、長江之濱,距高港城區(qū)約6km,北接高港區(qū)口岸鎮(zhèn),西依長江與揚中市相望,東、南與泰興市馬甸鎮(zhèn)接壤。

      (2)地層:根據(jù)地層的沉積特點和物理力學特性自上而下共可劃分為4層,4層土描述如下:

      ①層:素填土 :灰色~灰黃色,上部含植物根莖等有機質,局部夾碎瓦礫等,下部素填土以灰黃色粉土、粉質粘土為主。明塘和河道部位為灰黑流塑狀的粉質粘土。該層土場區(qū)普通分布,揭示層厚:0.70~3.50m。該層土質不均,結構松散,抗剪抗壓強度差,地表部位受季節(jié)氣候影響為干濕~潮濕類型,工程地質條件差。

      ②層:粉質粘土,灰黃色夾灰褐色,軟塑,少量鈣質結核及姜結石,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該層土場區(qū)明塘和河道部位缺失,揭示層厚:0.70~1.80m。該層屬中等壓縮性,中低強度土,為潮濕類型,工程地質條件稍差。

      ③層:淤泥質粉質粘土,灰色,流塑為主,局部軟塑,夾灰色稍密狀土極薄層,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該土層土場區(qū)普遍分布,揭示層厚:0.60~8.60m。該層屬高壓縮性,低等強度土,工程地質條件差。

      ④層:灰色~青灰色,飽和,中等密為主,局部稍密。主要成分為云母、肯德基石、石英,顆粒均勻。級配不良,粘粒含量4.30~6.70%。該層土場區(qū)普遍分布,未揭穿。該層土屬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工程地質條件一般。

      (3)水文地質條件

      新擬建工程場地在勘察深度范圍內(nèi)地下水類型主要為淺部孔隙潛水,淺部孔潛水主要賦存于1~4層土中。地下水補給主要為大氣候降水和地表徑流,排泄方式主要為自然蒸發(fā)。

      (4)場地土層滲透系數(shù):

      ②K=6.0×10-5cm/S ③K=6.0×10-5cm/S。(參考值)

      《地質報告》提供的資料,場地土層為軟弱土層。具有高含水低滲透且滯水的特征,場地2-3層有粉質粘土和淤泥質粉質粘土組成,這些砂性土和粉質粘土呈互層狀,影響基槽的降水效果。

      3 基槽開挖和降水的施工建議

      根據(jù)《地質報告》提供的地質情況基礎設計的要求,經(jīng)場地踏勘,場區(qū)內(nèi)地上地下管道和地下設施,根據(jù)基坑側壁安全為“三級”維護的要求。以污水管道開挖深度計算,開挖深度<5.0m為淺基坑槽。

      基坑開挖深度:從自然地面起算基槽整體開挖深度內(nèi)的土層地質信息

      ①素填土,0.7~3.5m平均厚度2.0m;②粉質粘土,0.7~1.8m平均厚度1.2m;③淤泥質粉質粘土,0.6~8.6m平均厚度4.0m。

      a基槽開挖邊坡的設置:

      基槽邊坡上口長度取2180.0m計算,寬度12.0m。按《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P8開挖深度H≤10.0m,土質邊坡?!斑吰滤瑓^(qū)或邊坡塌方影響區(qū)內(nèi)有主要建構筑物的邊坡工程,破壞后果不嚴重的邊坡工程安全等級可定為三級?!被凵罨硬课婚_挖深度2.5~3.5m,取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ro=0.9m,坡比1:1.0;基坑底工作面0.5m。

      采用二級放坡,坡寬1.0m~1.2m。

      按《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邊坡工程安全三等級。取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Y 0=0.9。

      《規(guī)范》5.2.3對邊坡穩(wěn)定性進行驗算。Ks=ΣR/ΣT

      邊坡塌滑區(qū)估算:L=H/tgθ

      設計施工邊坡寬度B=3.5m>邊坡塌滑區(qū)估算2.2m,符合施工要求。

      b基槽降水布置

      (1)在場地自然地面確定基坑位置后采用自然放坡,分層開挖,第①層土開挖1.5m;第②層土開挖至基底,同時進行基坑邊坡相應的防護措施。

      (2)基槽施工前應進行降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開挖面0.5m以下。基槽降水方法可采用輕型井點及管井配合降水。

      4 降水類型的判定

      (1)自然地面上部是透水層,無隔水地板,井點類型為無壓非完整井。

      (2)涌水量計算公式的確定:

      井點類型為無壓非完整井采用《建筑基槽支護技術規(guī)程》附錄E02、07。

      5 降水設計方案

      管井埋深長度計算HA:《建筑施工手冊》P87,基槽以開挖深度3.5m計算。

      HA=h+S+iL+l

      井管布置面至基坑底面深度

      (l)基槽h=3.5m

      基坑基底干燥厚度δ=0.5~l.0m,取0.5m《建支規(guī)程》

      水力坡度i=l/8~1/10環(huán)形井點,i取1/10《建施規(guī)程》

      管井中心至基礎中心的水平距離

      L=12.0÷2=6.0m

      管井濾管長度l 常規(guī)濾管長度l=l.0m 管井濾管長度L=2.0m

      b、降水有效帶深度計算Ho《建施手冊》P880,降水有效深度H同Ho

      H={2+lg[s/(s+L)]}×(s+L)

      基槽S=3.5-1.0+0.5=3.0m L=1.0m H=7.5m

      降水影響半徑計算:R=2S√HK =2×3.0√7.5*0.5=12.0m

      管井深度按含水層厚度的1.5倍計算,管井采用12m深,間距為10m。

      l.0m常年水位自然地面-l.0m

      0.5m基底干燥系數(shù)

      (1)目前,工程基礎處于冬季施工,屬于枯水位向常年水位發(fā)展,地下常年水位取自然地面-1.0m,開挖深2.5-3.5m,根據(jù)《地質報告》提供的地質情況及基礎設計施工的要求,本著“合理、安全、高效、節(jié)約”的原則。根據(jù)《地質報告》提供,經(jīng)現(xiàn)場踏勘場地有足夠的空間,基坑采用自然放坡1:1,設二級平臺,采用12m深管井降水,平臺寬度1.0m~1.2m。

      基底工作面0.5m,內(nèi)設集水溝。

      基槽上口工作面:

      長度L=2180.0m 寬度B=12.0m

      場地整體布局,定位放線后,在上工作的外側1.0m處開挖井點槽,自然地面-l.0m,在槽內(nèi)組裝一級井點,開機4天后,降水滿足開挖條件后,整體開挖至墓底。

      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nèi)的土層③為弱透水,場地無隔水底板。為確保施工質量,基坑開挖時做好降水工作,以確保工程順利進行,配合基礎工程的施工。

      6 基坑槽涌水量估算

      目前該工程基礎處于冬季施工,屬于枯水位季節(jié),根據(jù)《地質報告》提供,場地地下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1.0m以下,根據(jù)《地質勘察報告》提供的地質情況及基礎設計施工的要求,為確保施工質量及工程順利進行,采用一級井點降水配合基礎施工。按照《建筑基槽邊坡支護技術規(guī)程》和《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對建筑物基槽涌水量計算,附錄F2-1、F07。

      g、井點套數(shù)確定 場地第三層為軟弱土層,具有“高含水、低滲透、且滯水”的特征,為保證井點的降水能力,施工順利進行,每套井點設備總長度取50m/套。

      一級井點2180/50m=44套

      合計:井點降水設備44套

      施工中采用分片降水,最終根據(jù)施工要求合理確定使用設備。根據(jù)降水實際情況,在基槽西側設置管井,配合井點降水以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管井采用12m深,間距為10m布置。

      7 井點系統(tǒng)的布置

      根據(jù)井點降水計算結果,整體降水深度S=4.0m>基槽開挖深度2.5~3.5m,滿足施工要求。

      (1)井點設備進入施工場地前須認真檢查井點設備,保證電機和集水箱的完好,主管和支管是否有損壞或濾管部分的濾紗完好。如有損壞即時更換,檢查主管和支管是否淤塞,如有即時疏通整理后使用。

      (2)安裝順序:場地整體平整,定位放線(含基坑擴大面),在基槽外側1.0m處開挖井點槽自然地面-1.0m,在井點槽內(nèi)組裝一級井點使一級井點主管貼近地下水,在井點槽內(nèi)組裝主管→連接支管→安裝主機→試機,正式開機48小時后,整體開挖土方至基坑自然地面-3.5m處,設二級平臺,在二級平臺上組裝二級井點,組裝主管→連接支管→安裝主機→試機,開機48小時后,挖土至基坑底,預留30cm土作為人工修整基底和預留土。

      (3)井管埋設:采用Φ50-70mm沖管(或管式高壓水沖槍)沖孔,孔徑一般300-400mm深度比濾管深 0.5-1.0,沖孔所需壓力可根據(jù)該土質情況而定,并作上下左右擺動,井管間距以1.5m為主,井管到達設計深度后,在井管與孔壁之間用潔凈的粗砂灌實,井點管應位于砂濾的中間,并作試驗;在裝好的井管內(nèi)注水,如果很快下降,則認為井管合格,砂濾層灌好后,所有井管上口填下 0.50-1.0m的粘土,防止漏握,粘土填實應當深至需控范圍內(nèi)0.5-1.0m,全部井點管埋設完畢后,應接通總管與抽水設備進行試抽水,檢查有無漏氣,漏水現(xiàn)象,出水是否正常,發(fā)現(xiàn)有異樣檢修后方可使用。

      (4)井點使用時,應保持持續(xù)不斷地抽水,正常出水規(guī)律是“先大后小,先渾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較渾,或出現(xiàn)清后又渾等現(xiàn)象,應立即檢查,及時修正,值班人員要經(jīng)常觀測井點的真空度,一般不應小于55.3-66.7kPa。如發(fā)現(xiàn)井點真空度不夠時,應先檢查管路是否漏氣,井管與總管連接是否牢固,并對之及時處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井管的淤塞情況,當井點管淤塞太多,嚴重影響井點的降水效果時,需用高壓沖洗井點管劃撥出重埋。

      8 降水設備

      本工程所用降水設備,輕型井點44套。

      輕型井點:支管采用6m長,濾管長度1.0m,總長為6m,內(nèi)徑 Φ38mm的井點管,集水總管采用內(nèi)徑為Φ78mm的無縫鋼管。

      支管可采用PP管,長度為3.0m,濾管長度為0.5m,總長度為3.5m,內(nèi)徑φ30mm的井點管,集水總管采用內(nèi)徑為Φ78mm的無縫鋼管。

      支管安裝兩根PP管夾一根鋼支管。

      整個工程分批施工,所需3BA-9型離心泵46臺,備用2臺。2.2KW潛水泵10臺。

      為保證基坑無積水,及時排出坑內(nèi)的明水,在基坑基礎外邊設積水溝槽和積水坑,積水溝槽每30米設積水坑1個,i=2%用2.2KW潛水泵抽去基坑表面積水,隨基坑的加深同步實施。降水深度內(nèi)的含水層在1~3層,場地為軟弱土層,具有“高含水、低滲透、且滯水”的特征,單井必須擴孔,φ15-20cm,井點支管濾管部分必須填足粗砂濾層,已確保降水效果。

      9 管井系統(tǒng)的布置

      在基槽西側采用管井疏干,管井直徑400mm,管井深度12.0m,間距10m/座,合計約210座(根據(jù)實際使用確定)。

      管井主材:

      a、井管:由濾水管、集水管二部分組成,管井采用Ф400mm,壁厚δ=50mm的無砂砼濾管。

      濾水管:采用外徑400mm,壁厚50mm,砼無砂濾管,每節(jié)長度1m,計210座×9節(jié)/座=1890節(jié)。

      集水管:計210座×3節(jié)/座 =630節(jié)。采用與濾水管同直徑的混凝土管制成。

      b、水泵:根據(jù)單井出水量,采用QY-25型,2.2KW深井泵,流量10m3/h。240m3/d>150m3/d,揚程大于20m。所采用的深井泵要比井管內(nèi)徑小0.10m。

      吸水管采用PP硬塑Ф50管。

      中粗砂計630噸。

      c、輔助材料40目塑料網(wǎng)1200m2,60目塑料網(wǎng)1200m2。

      14號鐵絲210kg。

      管井底座采用Ф0.4m有底砼管計210個。

      10 管井施工

      (1)管井設備進入施工場地前須認真檢查所有施工設備的完好,保證鉆孔機械的正常使用,所有砼濾管部分檢查質量是否完好,濾管外層包裹濾紗兩層,吊裝機械安裝就位,施工用水電就緒。

      (2)安裝順序:

      a井位放樣,平整場地后在自然地面上定位放線,在基槽的邊坡上作面的西側1.0m處按要求布置210座管井,間距10m/座。

      b按已定的管井位置做井口,人工開挖井口坑自然地面-1.0m。

      c機械就位,采用鉆機和人工高壓水沖式鉆孔,鉆孔至設計深度要求12m。(管井11m, 井底底座濾層1m)

      d回填井底過濾層中粗砂,碎石厚度1m。

      e吊放井管,井管連接采用篾竹綁扎插入式,安裝井管時保證井管的垂直度,確保管井的深度。

      f井管安裝入井孔后,回填管壁與井孔壁間的過濾層,采用中粗砂填實11m,井孔剩余1m采用粘土封口。

      g安裝抽水設備及控制電路。采用Ф50-70mm沖槍或潛水泵對管井沖洗,直至出清水為止。每井一臺并在深井泵出水口固定綁扎吸水帆布水龍帶,水龍帶長度需滿足出水要求。每一井配一個控制井內(nèi)水位的自動開關。

      h管井出清水后放入2.2KW的深井泵,放入深度8~9m,開機試抽水,在管井處圍1.0m處開挖排水溝。

      i管井降水正常工作,抽出的地下水采用集中排水,通過輸水總管排出施工場地,以保證場地的干燥。

      11 質量標準

      一般控制

      ①排水溝坡度:檢查要求:允許值為1~2%。檢查方法:目測,溝內(nèi)不積水,溝內(nèi)排水暢通。

      ②井管垂直度:允許值為1%。檢查方法:插管時目測。

      ③井管間距:檢查要求:與設計相比≤150mm,檢查方法:用鋼尺量。

      ④井管插入深度:檢查要求:與設計相比≤200mm,檢查方法:現(xiàn)場用水準儀測量。

      ⑤濾礫料填灌:檢查要求與設計相比≤5%,檢查方法:檢查回填料用量。

      12 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的控制方法

      (1)孔位、孔數(shù)、孔深,排水量大于涌水量,理論計算和實際檢測相結合;

      (2)洗井,符合清洗的規(guī)范要求,現(xiàn)場檢測;

      (3)管井使用過程中,因管井淤塞造成潛水泵抽水困難,必須采用高壓沖槍配合污水泵進行排污,完成后方可繼續(xù)使用。

      (4)井管拆除,基礎施工完,并回填、夯實到地下水位以上后,方可拆除觀測和記錄深井內(nèi)的水位下降值,測量回填標高值。

      13 安全技術措施

      1)安全措施:

      (1)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戴好安全帽;

      (2)井點和管井電路必須有組織鋪設,不得亂拉亂接,井點線和照明線必須分開;

      (3)組裝井點支管和管井埋設井管時,行人一律不得靠近扒桿及機械;

      (4)在施工過程中,若遇暗溝、電纜線、下水道管,應及時通知甲方協(xié)商解決;

      (5)施工時應用專人指揮,力爭不損壞降水設備及管井,如有損壞。立即更換補打,保證正常降水出水。

      (6)施工中應防止天氣的突發(fā)情況,在基坑道路四周設排水明溝,保證流水的暢通,不影響基坑邊坡的安全。

      (7)基坑邊坡土方進行硬化處理,有施工方根據(jù)施工的要求自行確定硬化措施,使流水及時進入基坑底積水溝槽,及時用潛水泵排出基坑積水。

      2)技術措施:

      (1)基坑邊坡留10cm厚的土層作為人工修整,并隨之將說有邊坡維護施工。部分邊坡維護施工采用土方放坡,放坡為1:1(按施工要求由業(yè)主根據(jù)實際情況實施)。

      (2)K1+900-K2+187段直徑300mm的給水管道在道路西側,基槽西側有為益海糧油建筑區(qū)域,井點降水不可避免的對益海糧油的建筑物產(chǎn)生影響,采用鋼板樁加以保護。

      [責任編輯:朱麗娜]

      猜你喜歡
      開挖基槽控制
      基槽開挖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研究
      珠江水運(2023年6期)2023-04-13 14:37:00
      沉管基槽水下炸礁高精度控制技術
      水下基槽模型試驗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
      山西建筑(2022年24期)2022-12-16 10:09:24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06:18
      會計預算控制現(xiàn)狀及方法
      淺談高層建筑沉降監(jiān)測關鍵環(huán)節(jié)控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07:14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研究
      軟弱腐殖土隧道開挖施工技術
      科技視界(2016年8期)2016-04-05 08:37:52
      順德水道和甘竹溪水道航道整治工程 三江船廠段切嘴工程航槽調(diào)整和開挖方案
      珠江水運(2015年15期)2016-02-21 15:46:06
      深基坑土方開挖
      潮州市| 潼南县| 白河县| 龙口市| 扎鲁特旗| 清新县| 彰化县| 榆林市| 额尔古纳市| 苏州市| 遂平县| 纳雍县| 英吉沙县| 和静县| 黔南| 巴里| 即墨市| 嘉鱼县| 宝兴县| 托里县| 紫阳县| 杂多县| 和田县| 贵南县| 白朗县| 汾阳市| 安西县| 自贡市| 尉氏县| 铁岭市| 黄陵县| 禹城市| 多伦县| 沂水县| 承德市| 阳江市| 介休市| 马龙县| 德清县| 五峰|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