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彥
【摘 要】教育理念決定教學模式,隨著教育理論不斷地更新,教學模式也應該與時俱進。新課程目標注重培養(yǎng)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與互動交流的關系,這種目標催生了新的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更加體現(xiàn)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新理念。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互動式教學;含義;問題
傳統(tǒng)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學中缺乏體驗過程的激情,這不僅使教學變得索然無味,更扼制了孩子們的素質發(fā)展。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tǒng)魔咒,使師生關系變得融洽、和諧,學生之間也在互動的過程中深化情感交流,增強團隊意識,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
一、互動式教學的含義
所謂“互動式”就是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著的教與學統(tǒng)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化”學習情境;以學習自主化為重點,不斷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以“人性化”信息交流渠道暢通為特征,使課堂教學能真正適應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真正地使師生在詩意般的課堂中,共享生命成長的快樂!
“互動式教學”強調了教學過程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學生交互”發(fā)展的過程。它既強調學生認知主體的自我學習和潛能的發(fā)揮,同樣強調老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指導、幫助和點撥的作用。尤其,重視在構建新知過程,教師側重于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學習,把教學過程變成是師生與生生思維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學習過程。能夠有效地完成新課標對教學過程要求必須實現(xiàn)多目標育人過程的任務。
二、小學數(shù)學互動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形式上。課堂互動的主體由教師和學生組成。但學生作為課堂互動雙方中的一方時,可以學生全體、學生小組、學生個體三種身份出現(xiàn)。這樣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可組成多種形式,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但現(xiàn)在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互動主要表現(xiàn)為以教師與學生個體或群體的交往形式上互動,其大部分時間和內容體現(xiàn)在課堂組織,講解,提問,練習環(huán)節(jié)上,交往時間相對密集。在講、聽與做的安排上,往往是教師自己滔滔不絕的“講”與“問”占多數(shù),學生只能被動的“聽”與“答”,以致失去互動的真正意義。而生生互動需要經過教師的許可,往往效率比較低,機會比較少。
2.內容上?,F(xiàn)行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我們檢測教學質量的主要方式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們就把完成教學任務作為目的,以讓學生掌握知識要點為教學重點,課堂上的互動以認知互動為主,忽視情意互動和行為互動。因此常常會出現(xiàn)只遵從教材,將教材中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的現(xiàn)象。
3.深度上。在課堂教學互動中,常常聽到教師連珠炮似的提問,學生機械反應似的回答,這一問一答看似熱鬧,但缺乏教師對學生的深入啟發(fā),也缺乏學生對教師問題的深入思考,沒有思維的碰撞,表面上是互動,但還是教師引著學生“鉆圈套”的方式,即表面動而心并不動,是一種靜態(tài)下的被動式互動。
三、小學數(shù)學課堂互動式教學的策略
1.角色轉換。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和促進者,要善于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要適時放棄易造成師生對話障礙的三尺講臺,坐下來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交流,成為學生中的一員。同時也提倡和學生換一下角色,讓學生上臺做老師。如在“辯論賽”和“一題多解”時就可用這種方式。這樣的角色轉換,讓課堂氣氛更融洽,讓學生的學習更投入,學習的效果也更好。
2.讓學生自主探究。一個好的問題能給人以方向和動力,能讓探究者朝著問題所顯示的心理目標努力迫近。因此,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不僅可讓學生對解決問題作策略的選擇,還可讓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作多種假設與猜測。而不僅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試就靈的驗證。當教師把關鍵性的問題拋給學生,學生就可以放開手腳盡情地探索,使互動有了空間和迫切的需求。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可這樣引導:“同學們已經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生活中有時還需要我們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請你們拿出課前發(fā)的畫有平行四邊形的紙,誰能想辦法算出紙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3.豐富互動的教學方式
(1)創(chuàng)建適宜的教學情境。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首先可以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減輕機械記憶的負擔,從深層次去理解和把握數(shù)學知識。在恰當?shù)男W數(shù)學情境中,學生通過自由問答、限時訓練等途徑進行系統(tǒng)、大量、反復的練習,逐漸形成數(shù)學思維。我們也可以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讓學生上講臺講解,這對于喜愛表演的學生的吸引力很大。通過學生的講解,也使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得到增強,形成學習數(shù)學的熱烈氛圍。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演示來進行情境教學。通過直觀演示,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所學內容;通過演示,能增強學生嚴謹?shù)乃季S能力,也讓學生耳濡目染,形成規(guī)范的解答過程。
(2)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如幻燈片、三維動畫等進行教學。這些現(xiàn)代技術在表達上更直觀、更形象,學生也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講授新課時,教師可通過適時的點撥、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火花、積極思考;復習舊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高復習效率,增強復習效果。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了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中間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組內學習較好的學生鍛煉了講題能力,對問題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了,并且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學困生也得到了幫助,有了一定的進步。小組之間通過合作,加深了對問題的認識,從另一方面也增強了競爭意識與學習的動力。
四、結語
數(shù)學教學是一種立體的、互動性很強的學科,充分利用教學互動方式能更好的發(fā)揮群體的優(yōu)勢,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使學生變得更加有效率、有創(chuàng)造性,師生在互動中得到積極的交流與溝通,,對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