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方耀與晚清潮汕教育(1868-1891)

      2017-05-24 14:46:58賴澤冰
      關(guān)鍵詞:義學同治潮汕

      賴澤冰

      (暨南大學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

      方耀與晚清潮汕教育(1868-1891)

      賴澤冰

      (暨南大學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

      清道咸間的潮汕社會混亂不堪,賭博成風、械斗擄勒、盜匪橫行等,文教事業(yè)比起前代衰落不少。同治七年(1868)底,方耀被當時的兩廣總督瑞麟調(diào)署潮州鎮(zhèn)總兵,專門治理潮汕社會的亂象。從1868至1891年,由方耀直接或間接支持的有名的書院和義學多達27所,遠遠超過同時代潮汕紳士對潮汕教育的貢獻。對晚清潮汕各地方志、文人文集和官方檔案等文獻進行了挖掘研究,旨在探討方耀對晚清潮汕教育的貢獻,及其熱衷于興辦教育的原因與影響。

      方耀;潮汕教育;晚清

      唐元和十四年(819),韓愈被貶到潮州刺史時,向上級請求設(shè)置鄉(xiāng)校,并延請趙德為“海陽縣尉”“專勾當州學,以督生徒,以興愷弟之風”。[1]外集·卷5·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450自此后,潮汕地區(qū)的文教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正如同光時期江蘇人許起所言:“潮郡自經(jīng)韓昌黎蒞治后,文教聿興彬彬焉,為海濱之鄒魯,迄今余韻流風,猶可想見?!盵2]卷7·振興文教:588特別是在明嘉靖年間,潮州府的文教事業(yè)更是達到頂峰,以科舉成績?yōu)槔?,在這40余年中,考中舉人有233名,考上進士則有45名[3]421,以林大欽高中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狀元最具代表性。這批士大夫的崛起,諸如薛侃、翁萬達、林大春、林大欽、唐伯元、林熙春等,他們的政治權(quán)威和文化影響力較之前代大大增強。[4]129但到清道咸年間,“屢經(jīng)兵警,文學漸衰,白葦黃茅幾于一望?!盵2]卷7·振興文教:588面對這種狀況,身為武官的方耀極力支持潮汕教育的發(fā)展,聯(lián)合當?shù)丶澥拷ㄔO(shè)或恢復書院和義學,以致許起評價方耀稱:“直足與昌黎后先輝映矣”[2]卷7·振興文教:588。目前學界暫沒有專文就方耀與晚清潮汕教育進行全面梳理與研究,本文擬就方耀對潮汕教育的貢獻,以及他支持教育事業(yè)的原因和影響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

      一、方耀對晚清潮汕教育的貢獻

      清政府肅清太平天國叛亂后,國內(nèi)出現(xiàn)了一批因軍功而崛起的地方大員,來自潮州府普寧縣的方耀憑借自己在咸同年間平定廣東天地會起義的功勞,一步步累積軍功,并于同治七年(1868)三月委署廣東南韶連鎮(zhèn)總兵。[5]680是年底,方耀被調(diào)署潮州鎮(zhèn)總兵,專門治理當時潮汕的社會亂象。據(jù)《瑞澄泉相國治粵事實》稱:

      潮州府屬民俗強悍,素有搶虜、械斗、抗糧之案。同治七年,札委署潮州方鎮(zhèn)及道府二員前往查辦,業(yè)經(jīng)陸續(xù)孥獲,匪犯要犯多名正法辦理,完竣奏獎,并籌辦后事宜,務(wù)使海疆要地長獲久安。[6]283

      1868-1877年及1879-1883年,方耀先后兩次署理潮州鎮(zhèn)總兵。[7]856鎮(zhèn)潮期間,方耀不僅出色地完成兩廣總督布置的任務(wù),即清理積案和加強廣東東路海防建設(shè)等,而且還熱心公共事業(yè),投入不少精力在興修水利、修建祠堂、支持教育事業(yè)等等。方耀鎮(zhèn)潮的效果正如曾任揭陽教諭的新會舉人李星輝于光緒十六年五月為光緒《揭陽縣志》作序時稱:

      方軍門官潮州鎮(zhèn)總兵,瑞制軍假以事權(quán),令懲治潮屬土匪,由是摧陷廓清,與民更始,舉百數(shù)十年來,斗狠?;諟於幹?,土俗豁然一變,有司得以敷治宣猷,潮民易治之說,庶不虛耳。[8]卷首·李序:2

      在方耀鎮(zhèn)潮期間的眾多功績中,支持教育事業(yè)特別值得一提。筆者從晚清多部潮汕地方志中勾稽與方耀有關(guān)的教育機構(gòu),茲列表如下:

      表1 同光時期與方耀有關(guān)的教育機構(gòu)①本表資料主要來源:(清)盧蔚猷修、吳道镕纂:《(光緒)海陽縣志》,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清)王崧修、李星輝纂:《(光緒)揭陽縣續(xù)志》,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六年刻本;(清)盧師識修、賴煥辰纂:《(光緒)普寧縣志》,廣東歷代方志集成影印清光緒十五年抄本,嶺南出版社,2009年;(清)許普濟續(xù)修、吳鵬續(xù)纂:《(光緒)豐順縣志》,廣東省立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四年續(xù)修增刻本;(清)周恒重修、張其纂:《(光緒)潮陽縣志》,清光緒十年刻本;(清)劉忭原修,惠登甲續(xù)修:《(光緒)饒平縣志》,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九年續(xù)編刻本;饒宗頤:《(民國)潮州志》,民國三十八年鉛印本。(說明:每個教育機構(gòu)出處的具體信息已在表中注明)

      表1 同光時期與方耀有關(guān)的教育機構(gòu)①本表資料主要來源:(清)盧蔚猷修、吳道镕纂:《(光緒)海陽縣志》,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清)王崧修、李星輝纂:《(光緒)揭陽縣續(xù)志》,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六年刻本;(清)盧師識修、賴煥辰纂:《(光緒)普寧縣志》,廣東歷代方志集成影印清光緒十五年抄本,嶺南出版社,2009年;(清)許普濟續(xù)修、吳鵬續(xù)纂:《(光緒)豐順縣志》,廣東省立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四年續(xù)修增刻本;(清)周恒重修、張其纂:《(光緒)潮陽縣志》,清光緒十年刻本;(清)劉忭原修,惠登甲續(xù)修:《(光緒)饒平縣志》,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九年續(xù)編刻本;饒宗頤:《(民國)潮州志》,民國三十八年鉛印本。(說明:每個教育機構(gòu)出處的具體信息已在表中注明)

      ②(清)周恒重修、張其纂:《(光緒)潮陽縣志》卷6,《書院》,清光緒十年刻本,第1頁稱東山書院“同治間,總兵方耀、署知縣張璿、樊希元籌款重修”。而據(jù)同書卷16,《官績》,第14頁稱樊希元“同治十年署潮陽知縣,……嘗捐修東山書院”。由此可知,東山書院應(yīng)當在同治十年重修。

      教育機構(gòu) 地點 時間 說明 資料來源金山書院 海陽 光緒三年 撥款給郭廷集在周濂溪舊址創(chuàng)建登云書院 海陽 光緒六年 總兵方耀于贖鍰項下,酌撥銀一千四百兩。正誼書院 海陽 光緒十二年 方耀撥有澄屬充公田三百余畝,年征租銀為歲費龍溪書院 海陽 光緒六年 方耀率龍溪紳士建,龍溪時撥銀四千二百兩榕江書院 揭陽 同治十年 方耀撥罰款三千兩 《(光緒)揭陽縣續(xù)志》卷1,《建置志·公租》,34、44頁《(光緒)海陽縣志》卷19,《建置略》3,43-45頁藍田書院 揭陽 同治十二年 方耀、知縣周士俊倡捐重建寶峰書院 揭陽 同治十三年 方耀撥罰款二千元三都書院 普寧 同治十年 方耀重修并建 《(光緒)普寧縣志》卷2,《建置志》,450頁藍田書院 豐順 同治九年 方耀撥款項發(fā)交紳士生息、延聘山長以設(shè)教其中 《(光緒)豐順縣志》卷2,《建置志》,5-6頁鵬湖書院 豐順 同治十一年 方耀會同道府撥款銀三千元東山書院 潮陽 同治十年② 方耀、署知縣張璇、樊希元籌款重修《(光緒)潮陽縣志》卷6,《書院》,1-3頁六都書院 潮陽 同治十二年 方耀撥款創(chuàng)建奎光書院 潮陽 同治十三年 方耀撥款創(chuàng)建培元堂文祠 潮陽 光緒二年 方耀等倡建啟元書院 大埔 同治七年 方耀增籌巨款屬大埔士紳創(chuàng)建 《(民國)潮州志》之《教育志》上,《書院》,35頁琴峰書院 饒平 同治十一年 知縣潘允請修,方耀撥款 《(光緒)饒平縣志》卷8,《人物》,11頁藍田義學 豐順 同治九年 方耀撥款生息延請師儒教育童蒙 《(光緒)豐順縣志》卷2,《建置志》,5頁長壽庵義學 潮陽 同治十二年 方耀撥款倡立紫霄宮義學 潮陽 同治十二年 方耀撥款倡立梵王宮義學 潮陽 同治十二年 方耀撥款倡立龍神廟義學 潮陽 同治十二年 方耀撥款倡立方公講院 海陽 同治八年 方耀建,有饒屬新村鄉(xiāng)沙田七百畝。懷德義塾 海陽 光緒六年 方耀撥銀一千四百兩為歲費鳳塘義塾 海陽 光緒八年 方耀撥款建,鳳塘時撥銀七百兩麒麟義學 普寧 同治間 方耀命鄉(xiāng)人重建 《(民國)潮州志》之《教育志》上,《義學》,46頁普東義學 普寧 光緒二年 方耀捐資增建 《(光緒)普寧縣志》卷10,《藝文志》之鄭箋:《普東義學序》,547頁三饒義學 饒平 同治十一年 知縣潘允請修,方耀撥款 《(光緒)饒平縣志》卷8,《人物》,11頁《(光緒)潮陽縣志》卷6,《書院》,3頁《(光緒)海陽縣志》卷19,《建置略》3,47頁

      從上表可知,方耀直接或間接支持的有名的書院達16所、義學11所,除了正誼書院,其他均發(fā)生在方耀鎮(zhèn)潮期間,而正誼書院則是他擔任水師提督時,讓郭廷集用修潮州城南堤余款在登隆都客仔寮前堤旁創(chuàng)建。方耀支持晚清潮汕教育事業(yè)的方式包括撥款、倡建和聘用教師等。當然,與方耀有關(guān)的教育機構(gòu)還不止27所,如光緒《海陽縣志》稱,在鎮(zhèn)署右建有3間義塾,與上表的方公講院一樣,都是同治八年為武營子弟所設(shè),且“有饒屬新村鄉(xiāng)沙田七百畝,每年租銀為四塾歲費”。[9]卷19·建置略:47光緒《普寧縣志》稱:“有義學,右有公所,同治癸酉,邑紳方耀籌款創(chuàng)建?!盵10]450甚至,饒宗頤教授稱方耀在潮期間“設(shè)鄉(xiāng)學數(shù)百所”。[11]28為了進一步說明方耀對同光時期潮汕教育的貢獻,筆者搜羅同光時海陽縣、饒平縣、大埔縣、豐順縣、揭陽縣、普寧縣、潮陽縣等地非方耀支持建設(shè)和恢復的書院,亦列表如下:

      表2 同光時期非方耀支持建設(shè)和恢復的潮汕書院

      從表2可得知,同光時期,非方耀支持建設(shè)和恢復的書院有名者僅10所,低于與方耀有關(guān)的16所,而且這些書院還是不同地方、不同人倡建的。從這點而言,方耀對同光時潮汕教育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

      除了書院和義學,方耀還撥款經(jīng)費作為文武秀才的補貼,稱之為“印金”,如同治十年,方耀撥罰款銀五千元作為饒平文武印金經(jīng)費。[12]卷2·學校:9同治十一年,饒平知縣潘允“稟請方鎮(zhèn)軍撥給罰款銀伍千圓,以為文武新進印金公費”。[12]卷8·人物:11同治十二年,方耀在揭陽辦理積案,“軫恤孤寒”,特撥罰款一萬兩作為印金交保安局,由“紳董生息”,此項經(jīng)費被稱為“方公印金”[8]卷1·建置志:42-43。光緒十四年(1888),方耀辦理潮汕沙田問題時,在揭陽設(shè)置賓興①根據(jù)毛曉陽博士研究,賓興有6種含義,基本都與古代科舉取士有關(guān)。此處所指的賓興經(jīng)費,應(yīng)屬地方財政預算性科舉經(jīng)費,即為參加鄉(xiāng)試和會試的考生提供應(yīng)考費用。參見毛曉陽:《清代科舉賓興史》,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27-29頁。學租3處,即盤溪南溪沙租、桃山都新寨沙租和地美都土尾灣沙租等。[8]卷1·建置志:40-41

      二、方耀興辦潮汕教育的原因

      方耀是行伍出身,咸豐初年即跟隨父親方源征戰(zhàn)廣東西部,從小到大的軍旅生活自然讓他很少有機會接受文化教育,但從方耀對晚清潮汕教育的貢獻看,他對教育的重視可見一斑。筆者認為,方耀熱衷于教育事業(yè)的建設(shè)與晚清的潮汕社會亂象有關(guān)。咸同時期,潮汕地區(qū)存在著械斗、好賭、擄勒等多種不良風氣,正如在潮三十余年的陳坤稱:

      潮郡地方有大患者三,洪水、洋人、風俗是也?!L俗頹靡,不尚學而尚氣,不尚義而尚利。降乩童、打花會、設(shè)娥場、開人當、結(jié)會鄉(xiāng)、吞租谷、截河私抽、攔途搶剝、明火撞劫、擄人勒贖,皆為利也。糾眾械斗、殺人支解、挖墳毀骸、奸淫婦女,皆為氣也。然而漸有由來,非一朝一夕之患矣。[13]100

      同治八年到十年,方耀在潮辦理積案,并寫下《七邑清積案記》,其稱:

      吾潮人民質(zhì)樸,在昔有海濱鄒魯之稱。自械斗之釁起,而風俗曰漓,弱肉強食,占田奪產(chǎn)有之,擄禁勒贖者有之,甚至負隅抗官,盜賊遍野。[14]卷21·藝文中:91光緒十五年,方耀寫給張之洞的信中亦稱:

      潮郡民俗強悍,土匪眾多,由來久矣,前二十年其強橫,為一省之最;近十余年其安靖,亦為一省之最。憶自童時,習見鄉(xiāng)鄰有斗,被發(fā)纓冠者,固未之前聞,亦從未聞有官兵彈壓解散之事。[15]卷4·覆張香帥督過師:5

      因此,扭轉(zhuǎn)這些不良風氣就成為方耀治理潮汕的重點議題,而重建和完善潮汕地區(qū)的書院和義學,以文化教育來扭轉(zhuǎn)不正之風不失為良策,正如同治時,大埔人邱晉昕在《創(chuàng)建書院舍碑記》中所言:

      歲戊辰(同治七年),鎮(zhèn)軍方公奉命理潮州積案,鋤奸格頑,桴鼓不鳴,乃投戈講藝,翔舞士氣,念埔邑人文之盛,甲于一郡,顧未有書院,為嗶肄業(yè)所,爰籌巨款,屬邑人經(jīng)成之,都人士奔走偕來,樂觀厥成,就署東隙地創(chuàng)建書院,顏曰啟元。[16]卷18·藝文續(xù)志:7

      光緒九年(1883),兩廣總督曾國荃寫給方耀的信則稱:

      粵東介在海濱,五方雜處,良莠不一,強勁成風。聞麾下治軍潮陽,除暴安良,能使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得兵心,得民心。又復多建書院,廣開義學,將以詩書之氣,化其械斗、囂競之風。[17]卷16·致方照軒:610

      1891年12月31日汕頭潮海關(guān)稅務(wù)司辛普森(C.Lenox Simpson)評價方耀時亦提到:

      他也預見到,為了保證這一新創(chuàng)立的安全和繁榮局面持久下去,必須對這一地區(qū)普遍存在的極度無知與愚昧狀況進行啟蒙教育工作;為此他在潮州府創(chuàng)辦了金山書院,聘請教授,資助充裕基金為任何渴望學習經(jīng)典著作的人提供免費教育。他還發(fā)起全地區(qū)建立幾百所免費教育學校的計劃。由于他辦了這些造福本地的事情,他榮獲穿著“黃衣”的賞賜。[18]20

      由以上材料可以得知,興校辦學是方耀治理晚清潮汕亂象的重大舉措之一。尤其是在潮陽縣,械斗搶擄、抗糧拒捕等不良風氣特別嚴重,據(jù)同治三年至四年擔任潮陽知縣的江蘇如皋人冒澄稱:

      敬稟者,竊照潮屬地方,民情獷悍,素稱難治之區(qū),而潮陽一邑尤屬疲難素著。久在我憲臺洞鑒之中,卑職仰蒙憲恩,委署斯篆,計自到任以來,訪察情形,檢查案牘,大抵潮屬積弊,潮陽無不有之,如糾結(jié)會鄉(xiāng)、械斗搶擄、抗糧拒捕等事相沿已久,竟成固習,莠民何處蔑有,而潮民倍覺強梁,軍械則人有所藏,戰(zhàn)斗則視為兒戲,心粗膽大。每易生端,鄉(xiāng)村聚族居,丁男動以萬計,而且互相勾結(jié),各樹黨援。蓋凡一鄉(xiāng)一族之中,均必有爛匪數(shù)名。主謀領(lǐng)袖專與官法作梗,而良弱者亦即為其脅制。[19]卷1·通稟地方情形:4

      同治十年(1871)九月,方耀基本完成清辦積案的任務(wù),而且還逮捕了不少匪徒。[20]卷320·同治十年九月丙辰:239值得注意的是,在清辦積案后,方耀尤其重視潮陽的教育,在上表所列教育機構(gòu)中,屬于潮陽縣的書院和義學就達8所之多,是表中數(shù)量最多的。

      另外,晚清潮汕士紳的積極主動配合也是方耀熱衷支持教育事業(yè)的原因之一。咸豐四年(1854),陳娘康、吳忠恕等農(nóng)民起義對潮汕地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破壞嚴重,各種公共事業(yè)百廢待興。地方士紳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如創(chuàng)建于道光十年的普寧縣三都書院,據(jù)光緒時陳文耀的《重修三都書院記》介紹,在咸豐四年時遭土匪蹂躪,門戶窗牗蕩然無存,兵事過后,普邑士紳屢次建議修復,但都未果,一拖就是十多年,直到同治十年,方耀到普寧清理積案,“腃顧梓桑,慨然以興賢育才為己任,籌款四千元,諭諸紳士協(xié)同修理,并置租生息,每年延師督課,擇尤優(yōu)獎。”[10]549-550方耀自己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他卻很喜歡跟有文化的人打交道,據(jù)許起稱:“紫詮(王韜)廣文每言及軍門,輒有知己之感,謂其愛才下士,出自性真,曾小住潮郡衙齋,日偕游燕,款待之優(yōu),雖李相之于樊川,無以過焉,近今如方軍門者,有幾人哉?!盵2]卷7·振興文教:588又據(jù)潮海關(guān)稅務(wù)司辛盛稱:“方耀似乎不曾顯出過學者的才能,雖然據(jù)說他非常喜愛博學者團體?!盵18]27此外,方耀通過支持教育來籠絡(luò)潮汕地區(qū)的士紳,這樣有利于他的治理。所以,對于潮汕士紳興學的建議與請求,方耀都會給予經(jīng)費支持,如同治十一年(1872)豐順縣鵬湖書院因“租息有限,入不敷出”,“且因歷年久遠田屋多荒,經(jīng)費彌形短絀”,所以,“邑紳吳翱、朱冠煐、譚淵源、彭光墀、張楷、王喈吉、吳世栢、邱權(quán)達、黃廷瑾、陳林藩、鄭硯池、羅樹棠等稟請丁制軍日昌呈準,潮州鎮(zhèn)方耀會同道府撥款銀叁千元,發(fā)交生息為書院山長修伙、獎賞之需,隨在縣城及隍置買瓦鋪共十四間,每年約共租銀貳百余元。”[21]卷2·建置志:6又如同治十三年(1874),揭陽“廩生謝煉、陳寶等以義學無房舍可聚生,徒請于潮州鎮(zhèn)軍門方耀,得罰款二千圓。”[8]卷1·建置志:34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方耀在鎮(zhèn)潮期間所擁有的資金則是興辦教育的物質(zhì)基礎(chǔ)。據(jù)同治十三年(1874)參修《大埔縣志》的大埔廩生何龍翔在《議建考棚并籌學贄費敘》中稱方耀“以罰款振興九邑風教”。[16]卷18·藝文志:5何氏所言“罰款”,即方耀實行清鄉(xiāng)、辦理積案時,匪犯可重出罰款來免除死罪。另外,方耀鎮(zhèn)潮時的另一項厚實收入為沙田田租。韓江下游三角洲擁有許多沙田,有些掌握在方耀手中,據(jù)《清史列傳》稱:“從前占久未經(jīng)升科之沙田,至是皆丈量輸賦。”[22]卷60·新辦大臣傳·方耀:20

      三、方耀對潮汕教育的影響

      同光時期,方耀對潮汕教育的大力支持,為其贏得了大量美譽。光緒十七年(1891)六月,方耀卒于行營。[22]卷60·新辦大臣傳·方耀:21后人談起方耀對潮汕教育的貢獻時多贊賞有加。方耀死后不久,八月初十日,兩廣總督李瀚章即上奏折為方耀入國史館立傳請旨,在奏折中稱方耀在潮汕“創(chuàng)設(shè)書院、義學,澤以詩書,風氣為之一變”。[23]第42輯·軍務(wù)·人事:2041947年,饒宗頤教授也評價道:“(方耀在潮)立書院,延禮通儒;開韓江書局,??虝俟饩w四年(1878),方耀還資助翻刻明代澄海大儒唐伯元的《醉經(jīng)樓集》,翻刻的底本則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唐際虞刻本。參見饒宗頤:《潮州叢著初編》之《方刻醉經(jīng)樓集跋》,臺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版,18頁。,士風因以一變。治潮九年,民率其行,吏更其俗,至今稱頌不衰?!盵11]28筆者認為,方耀對潮汕教育的影響有以下兩點:

      首先,由方耀牽頭,潮汕地區(qū)在同光時期又新建和恢復了不少教育機構(gòu),改善了當?shù)氐牟涣硷L氣。光緒時,潮陽縣拔貢鄭安淮在《培元堂文祠記》稱:

      同治間,提軍普寧方公鎮(zhèn)潮州,荷圣天子寵靈,遏戾氣,扶正氣。閱數(shù)稔,民氣以舒,士氣亦漸以振。于是思所以厚植之,下其事于邑縉紳,其略曰:潮故海濱鄒魯也。[14]卷21·藝文中:93稍后的普寧廩生鄭箋在《普東義學序》亦稱:

      光緒二年,方軍門時署潮鎮(zhèn),駐軍棉湖,復捐資增建規(guī)模,式廊、藏修、息游之地,寬然有余?!蝻L氣之新,文明之煥,在有心人振作鼓舞之耳。桀驚之子陶鑄,詩書自足,柔其氣矧?qū)亳Z良,椎魯之夫,淋浴教澤,不難其衷奚。論聰,以日月爭自灌磨,即謂普東一隅為海濱鄒魯也。[10]547

      鄭安淮和鄭箋都用“海濱鄒魯”來評價方耀為普寧文風帶來的影響。不僅本地人給予高度評價,光緒十三年,王韜寫信給方耀時稱:

      潮州一郡之治,雍容媲美于鄒魯,化頑梗為馴良,轉(zhuǎn)椎魯為誠樸,戶多誦,家有詩書,皆出閣下一人之所賜也,功當不在韓昌黎下,閣下德澤被民。[24]卷6·上方照軒軍門:446許起亦稱方耀:

      遍處設(shè)立義塾?!徶媒?jīng)、史、子、集藏于書院,俾肄業(yè)士子入而披覽,凡列前茅者,優(yōu)其獎賚。于是遠近之儒,無不爭自濯磨,以實學自勵。不數(shù)年,詞章彪炳,與海內(nèi)抗衡,皆方軍門鼓舞之功也。[2]卷7·振興文教:588

      此外,風氣的改善還體現(xiàn)于潮汕學子在科舉考試中的表現(xiàn)。據(jù)光緒十六年五月李星輝介紹,方耀對揭陽教育的大力支持,使得揭陽“日應(yīng)童試者人已逾千,較之同治季年不止倍數(shù),比來省試禮闈,連聞捷報,骎骎乎追昔時之盛,當拭目以俟之”。[8]卷首·李序:3

      其次,方耀所興辦的學校有些得以留存,并延續(xù)至今。以金山書院為例,建成后的金山書院頗具規(guī)模,“院前為崇道堂,中祀文昌,左祀韓昌黎,右祀周濂溪,后為景韓樓。院北倚山腰,因山勢下環(huán)建齋舍,凡七十余間?!盵9]卷19·建置略:43可見,方耀對金山書院的重視。②(清)盧蔚猷修,吳道镕纂:《(光緒)海陽縣志》卷19,《建置略》32,43頁。方耀對金山書院的重視還體現(xiàn)在選址,該書院所在地原為潮州城火藥庫,光緒三年方耀撥款創(chuàng)建書院時,則將火藥庫移到書院的右邊和后面。參見(清)盧蔚猷修,吳道镕纂:《(光緒)海陽縣志》卷18,《建置略》2,7頁。同光間在潮州的紹興人宋澤元稱:

      方公擇地于城北金山之麓筑書院,其上延名儒主講席。仲春初吉,召九邑弟子員甄試,其文藝優(yōu)以餼,其規(guī)條使之讀。書院中廣購經(jīng)、史、子、集,以擴其學,小綴亭臺,雜蒔花木,鳳臺湖山之色,蔥郁在目,可以講肆,可以游聘,吁可樂矣。[25]卷3·金山書記:439-440

      正是得益于方耀的支持,金山書院迅速成為潮汕地區(qū)著名的教育機構(gòu),成為“九屬生員肄業(yè)之所”。[9]卷19·建置略:43清末新政時,全國各地的舊式書院開始轉(zhuǎn)變?yōu)楦骷墝W堂,在京城設(shè)大學堂,在府城一級設(shè)中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金山書院改辦為潮州中學堂[7]30。進入民國,潮州中學堂幾度易名,民國二年改為省立潮州中學,民國十年改為省立金山中學,民國十二年則成為省立第四中學。[7]30在潮汕地區(qū)尚未出現(xiàn)高等教育之前,金山中學可以說是潮汕第一學府。在金中任教和讀書的教師和學生有不少著名人物,其中以民國十年擔任金山中學校長的張競生和民國十九年(1930)就讀金山中學的饒宗頤最具代表性。此外,潮陽的六都書院,后來演變成六都中學;普寧的三都書院,后來發(fā)展成普寧第二中學。金山中學、六都中學和普寧第二中學等都是現(xiàn)在潮州、汕頭和揭陽初等教育的重點中學。

      總之,通過方耀與晚清潮汕教育的研究,可以得出這樣的看法,身為武官的方耀大力支持潮汕教育的發(fā)展,與他在清辦積案時展現(xiàn)的嚴酷兇狠形象形成鮮明對比。在晚清潮汕教育的復興過程中,方耀能有如此擔當,也說明了太平天國后清政府重要軍功武將對地方進行治理,所以他們有很大的權(quán)力,往往越權(quán)辦理本來屬于文官職責的事情。另外,在方耀興辦潮汕教育時,他主要還是通過地方紳士的力量,其目的就是為了籠絡(luò)潮汕紳士階層,以便于建立自己在潮汕地區(qū)的勢力,而興辦教育也僅僅是他籠絡(luò)人心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完善水利、修祠建廟等。

      [1]韓愈.韓愈集[M].長沙:岳麓書社,2000.

      [2]許起.珊瑚舌雕談初筆[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263冊影印光緒十一年木活字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黃挺,陳占山.潮汕史:上冊[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4]陳春聲.正統(tǒng)性、地方化與文化的創(chuàng)制——潮州民間神信仰的象征與歷史意義[J].史學月刊,2001(1).

      [5]秦國經(jīng).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匯編:第4冊[G].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6]佚名.瑞澄泉相國治粵事實[M]//三編清代稿抄本(第146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7]饒宗頤.(民國)潮州志[M]//廣東歷代方志集成影印民國三十八年鉛印本.廣州:嶺南出版社,2009.

      [8]王崧,修,李星輝,纂.(光緒)揭陽縣續(xù)志[M].清光緒十六年刻本.

      [9]盧蔚猷,修,吳道镕,纂.(光緒)海陽縣志[M].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

      [10]盧師識,修,賴煥辰,纂.(光緒)普寧縣志[M]//廣東歷代方志集成影印清光緒十五年抄本.廣州:嶺南出版社,2009.

      [11]饒宗頤.潮州先賢像傳[M].廣州: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民國三十六年刊本.

      [12]劉忭原,修,惠登甲,續(xù)修.(光緒)饒平縣志[M].清光緒九年續(xù)編刻本.

      [13]陳坤.治潮芻言[M]//廣州大典第68冊清同治戊辰刻本.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

      [15]方耀.照軒公牘拾遺[M].汕頭林百林寶珠圖書館藏民國手抄孤本.

      [16]張鴻恩,等,修纂.(同治)大埔縣志[M].光緒二年刻本.

      [17]曾國荃.曾忠襄公文集批牘書札[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96冊影印光緒二十九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8]中國海關(guān)學會汕頭海關(guān)小組等編.潮海關(guān)史料匯編[M].汕頭:汕頭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印行,1998.

      [19]冒澄.潮牘偶存[M].清光緒乙卯刻本.

      [20]寶鋆,監(jiān)修.穆宗毅皇帝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1]許普濟,續(xù)修,吳鵬,續(xù)纂.(光緒)豐順縣志[M].廣東省立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四年續(xù)修增刻本.

      [22]清國史館編.清史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28.

      [2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朝朱批奏折[M].北京:中華書局,1995.

      [24]王韜.弢園尺牘續(xù)鈔[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708冊影印光緒十五年活字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5]宋澤元.懺花盦文存[M]//清代稿抄本:第39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佟群英)

      G127;K207

      A

      1001-4225(2017)04-0044-06

      2016-06-23

      賴澤冰(1991-),男,廣東潮州人,暨南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義學同治潮汕
      傅云其異病同治針灸驗案舉隅
      脾胃同治的應(yīng)用探討
      潮汕牛肉火鍋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08:34:18
      四水同治
      呂梁市嵐縣:“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態(tài)水環(huán)境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傳奇
      潮汕為何讓人欲罷不能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40
      晚清蘭州府義學初探
      慈善公益視野下的清代山西義學運營實態(tài)
      潮汕文化進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谢通门县| 伊宁县| 彝良县| 扎鲁特旗| 胶州市| 霍邱县| 界首市| 河东区| 大渡口区| 衡阳县| 达拉特旗| 兰州市| 扶沟县| 林西县| 老河口市| 应城市| 浑源县| 偏关县| 明光市| 堆龙德庆县| 逊克县| 枞阳县| 遂昌县| 义乌市| 昭苏县| 依安县| 安义县| 灌云县| 珠海市| 云和县| 蕲春县| 明星| 乐平市| 洪雅县| 天长市| 历史| 田林县| 博罗县| 兰西县| 庆阳市|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