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職院校是我國學校教育活動一大分支,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數量猛增,這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當前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管制時將制度化和人性化結合在一起,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管理體系,以學生為主體,加大管理力度,建立一支專業(yè)管理團隊,不斷豐富和創(chuàng)新管理體制,以便學生在校期間更好地接受知識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 管理 融合
前言:
高職院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工作人員,在國家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學校在開展管理工作時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問題,加大了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在新時期,學生的個人習慣、生活方式、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當前90后那種自我張揚的的個性,讓老師在進行管理工作時頭疼不已,過去的管理方法已經無法新時期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不斷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體制進行改善,以便其能更好地適應當下社會現狀,促進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
一、傳統的高職學生管理機制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越加引起人們的關注,傳統的學校管理機制主要是由校長、教導主任、相關班主任進行的粗放式管理,管理內容相對較為單一,老師過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只是一種僵硬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高職學生有時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他們會認為自己與其他學歷較高學生的差距較大,認為自己如何努力都比不上他們,這種錯誤的心理很多時候沒有引起老師的關注,且很多高職院校沒有配備一定量的心理老師,無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隨著學生人數的激增,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還很弱,原本教師隊伍無法承擔繁重的教學工作,高職院校多是一個年級單獨配備一個老師對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老師無法保證對每個學生都進行全面的管理,管理工作出現漏洞,不利于高職學生的管理。管理工作者專業(yè)能力不夠,有些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沒有經過系統全面知識點的學習,或者未對自己的知識進行及時更新,導致管理工作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脫節(jié),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機制的順利進行。沒有對相關管理工作進行明確規(guī)定,也沒有建立單獨的管理部分,忽視了學生管理工作,應該端正態(tài)度,首先第一點就是正視學生管理工作,了解其重要性,建立相關管理部門,根據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更新高職學生的管理機制,推動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機制順利實行。
二、高職學生新型管理機制
2.1高職學生管理機制的制度化
制度是高職學生管理機制有效實行的一個基礎,俗語有:“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讓學生管理機制以制度的形式呈現,在一定程度上為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了理論基礎,相關工作人員以制度為依據對學生進行管制,用規(guī)則制度這種強硬的手段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科學管理,雖然很多時候這種形式的確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它將所有的管理內容以條款的形式羅列出來,構建了一個管制框架,促進學校的正常運轉。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對于管理機制的制度化理解出現偏差,簡單的將一條條的規(guī)定或處罰條款作為管理機制的核心內容,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有效進行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但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內部學生管理機制的執(zhí)行還有一定的問題,很多時候老師沒有按照管理機制的內容進行有效落實,致使學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2高職學生管理機制的人文關懷
高職學生的人性化管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注重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構建多種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地開展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像多采用鼓勵、引導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這樣更便于學生從心里接受管制。將學生作為管理活動開展的中心,不僅重視對學生個人行為的管理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便及時調整管理體制的內容,更新管理方法,使管理內容符合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便于學生接受。
2.3如何將制度化與人性化有機結合在一起,推動高職學生管理機制的順利進行
將制度化與人性化有機結合在一起,能夠有效的揚長避短,能夠充分利用制度化和人性化這兩種方法各自的優(yōu)點,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高職學生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當前在高職院校學生管制體系中制度化與人性化的融合已然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促進學生管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制度化為人性化的規(guī)則體系提供了一個制度保證,人性化又是對制度化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了有效的補充。高職學生日常管理必須要有一個制度作為理論基礎,以規(guī)章制度的形式為基礎進行管理機制的人性創(chuàng)造,其是對制度管理模式的個性化補充,是為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和未來發(fā)展而進行創(chuàng)新的一種管理體制。管理機制的人文情懷是對管理機制制度的科學化合理化的二次創(chuàng)造,是對傳統管理模式的補充。
在管理機制的建造中以制度化管理制度為基礎,加入人文關懷,根據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及時對管理內容進行更新補充,在對管理內容進行補充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樣能使管理內容符合學生的需要,使管理內容更加科學合理。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對學生嚴格管理,對于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該以溝通為主,解除學生的困惑,對學生的問題應該及時進行糾正,不要還是老一套的批評教育,讓學生從心里產生對老師的恐懼,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應該以說教為主,在循循教導中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及時進行改正,可以建立監(jiān)督機構,讓學生和老師互相監(jiān)督,拉近師生的距離,在管理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精神,以便學生能夠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便于學校相關工作的開展。
三、結語
學校的任務不只是傳授知識,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便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學校管理活動中出現了更多新的問題,加大對于體質的創(chuàng)新力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提供更多新型優(yōu)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大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制度化與人性化作用探析[J].華章,2012(20).
[2]王志強.高職學生管理的制度化與人性化之初探[J].未來英才,2016(22).
[3]趙倫芬,張克榮.制度化與人性化相融合的高職學生管理機制[J].教育與職業(yè),2017(4).
作者簡介
林書涵(1987.06—),男,廣東揭陽人,本科,研究方向: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