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爽
摘要: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英語教學就更加體現(xiàn)了這一點。不同于其他科目,英語不是只靠學習知識就能完成目標的,更多地還要靠交流和溝通。課堂就是這樣的地方,課堂效率的高低,課堂活動的目標正確與否,課堂結構是否合理等問題就嚴重地關系到一個班級的學生能否學好這一學科。實事求是地講,一個班級的學生能不能把英語學好,看的不只是一位教師的努力,更多的是全體師生的態(tài)度和奮斗。因此,英語課到底上成什么樣子,課堂到底又誰做主就成了大問題。
關鍵詞:英語課堂;知識;學生;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2-0107
一、知識做主
知識的傳授是課堂的大問題,也是某一學科上課的基本出發(fā)點。課堂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方法也可以五花八門,但是課堂的目的就一個,要培養(yǎng)學生,用知識武裝他們的頭腦。我們在課堂不是為了組織教學而上課,是為了讓學生真正學到一些東西,知識也好,方法也罷,學生掌握了才是達到目的了。在這里,不妨舉一個自己的例子。
曾經(jīng)做過一次公開課,純粹地為了做課而做課。英語學科又是一門語言學科,因此課堂就被筆者精心“打扮”地像一次活動,而不是一堂課了。說白了,就是作秀。外行在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這樣的課堂在其他科目的教師面前可能是一種炫耀,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的積極參與,可能是他們很向往的。然而,在內(nèi)行的眼中是很明顯的,華而不實。沒有進行足夠的知識傳授和技能積累的課堂是不成功的。另一方面,這樣的課對于學生來講呢?他們可能是學習的內(nèi)行,可是對于教學的計劃,他們很外行,然而他們又處于愛玩愛鬧的年齡,很有可能學生還很喜歡上這樣的課,然而被坑的最慘的就是他們。公開課也好,常規(guī)課也罷,都要注重實效性。暗自慶幸,好在我們不是天天都在“做課”。
知識做主還體現(xiàn)在課堂的利用率上面,一起為知識讓路,為學生的學習做準備。準備高考是一個長達三年的工作,對于學生甚至是準備十幾年的事情,因此在課堂上就要盡量讓學生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二、學生做主
1. 讓學生化“要我聽”為“我要聽”
機械地重復相同的教學過程是教師型課堂的突出特點之一。每天更換所講內(nèi)容,但教學模式總是一樣,這樣的教學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可以說是在一點點地消耗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不是講要在課堂上每天一個新花招,讓學生眼花繚亂,但至少不能不遵循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把握學生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學生的學習欲望是學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能不能利用好課堂的主要影響因素。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在精心備課,上課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的的培養(yǎng)。通過各種方式是學生明確學習的重要性,想學并學好。
2. 讓學生化“我聽講”為“聽我講”
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的學習效果不同。研究表明,在24小時之后,學生對知識的保留程度,從5%到90%不等。用耳朵聽講授,知識保留5%;用眼睛去閱讀,知識保留10%;視聽結合,知識保留20%;用演示的辦法,知識保留30%;分組討論法,知識保留50%;實驗操作、練習,知識保留75%;向別人講授、互相教,快速運用知識,知識保留90%。
以上就是在教學中著名的金字塔規(guī)律。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好這樣的規(guī)律,把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到講解日常的學習內(nèi)容上。目前,在兩個班級的教學中,筆者把日常的語法選擇題部分讓由學生來講解,已經(jīng)堅持了半個學期,收效不錯。以后還要在其他方面發(fā)展下去。
3. 讓學生化“來管我”為“我來管”
本學期在高一(10)班上課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學生刻意地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不是因為教師的威力巨大,而是因為在班級中,學校的學生自主管理已經(jīng)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高中生雖然在年齡上較以前有成長,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會有完全的自主性。學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要比教師的管理更加具有針對性,更有力量。學生在教師面前可能展現(xiàn)出自暴自棄,但是在其他學生面前不能。同學之間的一句話,會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或讓他們深受鼓舞。學生之間都有榮譽感和上進心,在他們認為就是面子,不傷面子,反而要利用好面子。
學生做主的課堂讓學生成長為自己的主人,能使課堂迸發(fā)出更多的力量。
三、教師做主
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體制下應該起到主導者的作用,但不是主宰者。課堂上教師做主不是要控制所有的學生,控制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強大的壓制對學生來說會有很大叛逆思想的產(chǎn)生。
1. 教師要“主導”
學生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學習,進行自我管理,但是這不代表學生就能離開教師。對于學生,很多知識的把握是不成熟的。教師要引導學生,規(guī)范學生的思維習慣。一方面,規(guī)范出什么該學,什么可以次之;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處理好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師在知識上要做主,樹立權威,因為雖然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但不是萬能的。關鍵時候,教師的引導和點撥會讓學生省去很多麻煩。錯誤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無謂的錯誤就不一樣了。我們就是要讓學生避免這樣的錯誤。
2. 教師要“主管”
學生的自我管理有其突出的優(yōu)點,但是也有其片面的地方。教師在課堂管理上要把握大局,全面思考。為學生樹立規(guī)則,以身示范,明確什么是對的、該做,什么是錯誤的,遠離。對于學生在學習上的錯誤和不足,教師一定要指出,不能把責任推卸給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班主任。教師的管理還體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的嚴格要求上。多么好的學生都有惰性,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敦促學生及時改正。
3. 教師要“主評”
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師特有的一項工作??荚嚥皇俏ㄒ粰z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手段。身為教師,一言一行其實都在學生的眼中。我們對學生的每一句話都會在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作用。因此,教師一定注意自己對學生的語言,尤其是評價性語言的應用。
總之,英語的課堂是規(guī)范的,也是鮮活的;是歡快的,也是高效的。抓住課堂的特點,讓多方面來發(fā)揮作用。教師、學生各盡其職,各展所長就能做到課堂作用的最大化。英語課堂上無論是誰做主,都不能忽略其他方面的作用,要統(tǒng)籌規(guī)劃,相輔相成。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縣第七中學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