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政
摘 要:目的是探求更具創(chuàng)造性與更強信息傳達能力的版式設計新方法。其方法通過對意向圖式中幾種關鍵圖式在版式設計中的運用的梳理,尋找意向圖式理論在版式設計中的驅動作用。
關鍵詞:意向圖式;版式設計;認知圖式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7)08-011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design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more creative and stronger communication abitily .method Through the use of several key schemata in the layout design,seeking the driving effect of the schemata theory in the layout design.
Key Words:intention schema; layout design; cognitive schema
現(xiàn)代藝術設計與信息交流離不開版式設計,版式設計就是通過對文字、圖形、圖像、色彩等信息符號有機的、藝術的組合來達到傳達信息、表達思想、溝通交流等作用。在基本功能得到實現(xiàn)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個性、追求創(chuàng)意、表達情感已經(jīng)成為設計師關注的重點。
意向圖式來自人的抽象經(jīng)驗的格式塔,是一種存在于人類認識心智中的深層次結構,對關鍵的意向圖式進行研究并有機的運用到版式設計中能夠在提升版式設計的個性與創(chuàng)意、提高用戶的閱讀興趣與效率方面提供一個嶄新的研究視角。該理論出現(xiàn)數(shù)十年來被擴展到認知發(fā)展、心理語言學、文學分析語言學、設計學等領域。版式設計與意向圖式具有共同的認知基礎,兩者相結合的研究目前較為鮮見。
1意向圖式與版式設計的認知聯(lián)系
有機組合與構思顯性的文字、圖形、插畫、色彩、圖表等視覺元素并傳遞給受眾是版式設計的基礎功能,優(yōu)秀的版式設計不能僅僅局限于清晰有效的傳達信息,更要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與享受,引起受眾情感上的共鳴。意向圖式是一種具有較強體驗性與抽象性的、來源于受眾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設計師將設計作品與意向圖式相融合可以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更強的感染力。這就要求版式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不僅僅要加強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美學知識,更要進一步了解受眾的認知邏輯、文化習俗、知識水平、潛在愿望等各種因素。
1.1意向圖式與受眾的版式設計訴求
受眾對版式中信息的接收與評判主要由以下因素構成:
1.1.1信息傳達
是否有效地表達了作品的功能需求,是否與自己的信息訴求相一致。
1.1.2表現(xiàn)形式
版式設計是否有機組合了點、線、面、文字、圖形、插畫等各類元素,給人以美的享受。
1.1.3情感激發(fā)
版式設計的各類符號組合是否能夠引起自己情感的共鳴,帶來情感的愉悅。與此相適應,版式設計的歷史也經(jīng)歷了以信息表達為主的初期、技術驅動下注重美觀的成長期和追求創(chuàng)意與個性化的成熟期三個階段。
自從隱性需求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重視以來,前期的研究者們借鑒了邏輯哲學、心理學、市場學、認知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相對穩(wěn)定的需求研究方法,具體包括用戶訪談、情景觀察、調查問卷、競品分析等。這些研究方法大都基于受眾對現(xiàn)有設計作品的感受,可以較為有效地發(fā)現(xiàn)受眾的顯性需求,但對用戶隱性需求的挖掘顯得鞭長莫及。這就需要對受眾需求產(chǎn)生的機制以及受眾的認知圖式進行研究,從而發(fā)掘用戶的需求圖式。
意向圖式是人類自身在認知活動與需求中不斷反復體驗、自然形成的元認知。隱性需求與意向圖式密切相關,對受眾基于需求的意向圖式進行研究并將其應用到版式設計中能夠有效提升設計作品的受眾體驗與情感共鳴。
1.2意向圖式對設計師的啟發(fā)
版式設計實際上是設計師以自己的認知圖式為出發(fā)點,以受眾的認知圖式作為重要的參考因素,對各項視覺符合進行有機的組合,引起受眾心理反應的過程。在實現(xiàn)所要傳達的信息、完成基本功能的同時,觸發(fā)受眾的情感共鳴,是做出優(yōu)秀設計作品的重要因素。設計師的認知圖式作為重要的起點對設計作品的質量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意象圖式橋接了版式設計的視覺符號與設計師設計經(jīng)驗,貫穿了版式設計的感知層、認知層與意義層。設計師如何把握意向圖式的認知基礎,對透徹理解從感覺到設計作品的轉換過程、達成設計創(chuàng)新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1.2.1信息篩選
對現(xiàn)實世界中的海量信息全部加以吸收和運用不符合人類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來過濾大量的冗余信息。從認知圖式層面而言,作為生物體的人類感覺器官已經(jīng)進化出特定的結構來對各類信息進行了初步篩選。視覺囿于人眼對波長范圍的識別過濾掉了一定的信息,而直觀的知覺圖式則已經(jīng)進化出特定的模式來無意識屏蔽相當數(shù)量的知覺噪音,喧鬧的公眾場合下人類能夠輕易過濾掉無關的噪音,輕松聽出與自己直接交談對象的聲音以及自己的聲音。
1.2.2 符號抽象
符號抽象是設計師認知行為中最為復雜的部分,信息的初步篩選如果說是對符號物理性質的基礎分析,那么設計師對符號的形狀、方向、張力等認知元素的加工過程則是一種視覺關系的高級抽象。不少學者依照不同的標準對意向圖式的分類進行了較為廣泛的研究。標準不同分類相異,德國設計學教授赫提尼是為數(shù)不多的將意向圖式與設計學科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學者之一,他對意象圖式的分類對設計學領域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意義,除基本、空間兩類圖式外,力量、包容、屬性、感知等均是以抽象的認知圖式為聚類,本文第二部分將對這些圖式在版式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做出闡述。
2意向圖式在版式設計中的策略
分類標準相異的情況下意向圖式的類別多達三四十種,限于篇幅及個人精力,筆者選取比較重要的幾種圖式做以闡述。
2.1意趣盎然的重力完形
重力對人的知覺具有重要的影響,版式設計的重力完形也就是版式布局由于在認知上符合萬物的重力規(guī)律而取得的一種類似于正立狀態(tài)的認知格式塔。彼得·湯普森發(fā)現(xiàn)的撒切爾錯覺是重力完形較好的闡釋。1980年約克大學教授彼得·湯普森發(fā)現(xiàn)在倒著的臉上的一些局部特征的變化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而這樣的變化如果發(fā)生在正立的臉上則非常明顯。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因為在通常狀態(tài)下人們一般是從正立的方向來識別人像,當人像倒立時五官的正常順序被打亂了,但是為了獲得人像的正常認知,人類的認知系統(tǒng)會無意識分配更多的認知資源與注意力對看到的人像進行解釋,這種解釋工作對通常經(jīng)驗中的正立圖像的知覺解析造成了干擾,使得我們陷入一種暫時的認知混亂。
這種原理應用于版式設計會帶來奇妙的效果,如圖1所示,重力完形所造成的視錯覺圖式在版式設計中多用于人像及人體的表現(xiàn),這種版式設計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類、展覽類版式設計中能夠激發(fā)受眾的好奇心,起到較好的展示效果。
2.2引人發(fā)想的視覺完形
人類的視覺完形功能是指當人們在用眼睛觀察世界時,總是傾向于用自己所熟悉的經(jīng)驗,把本無聯(lián)系的散亂事物加工成有機的整體后進行感知,視覺完形起源于完形心理學美學,完形心理學是較有影響的心理學分支之一。應用到版式設計上可以認為構成版式的各種視覺元素相互依存,組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且整體先于并決定局部。這些視覺元素除了符合形式美原則,還有一系列如接近、相似、連續(xù)性、封閉性、對稱性原理、共同命運等原則。
在圖2所示的紙質版面設計中,設計師以基本的形式美法則采用對角布局、左右呼應、對角均衡,取得了較好的視覺效果。
2.3流暢自然的路徑設計
意向圖式中的路徑圖式由起點、終點和一系列的連續(xù)點及連接線(虛擬或者實體)組成,在版式設計中有效的運用路徑圖式及其擴展不僅能夠讓受眾能夠得到視覺上的愉悅,更能加深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路徑圖式在版式設計中的運用主要由實體路徑與邏輯路徑兩構成。
視線會下意識的跟隨某種物體的移動軌跡或者某種指向是人的天性,版式設計由特定的基本元素構成,將移動軌跡或者指向與版式設計的基本元素有機組合能夠和諧、高效、迅速的傳達信息。圖3中人物視線自然導向產(chǎn)品亮點,簡潔、直觀,無需太多說明。
2.4創(chuàng)意十足的張力合成(平衡、對抗、強迫、制止、阻礙、轉移、吸引)
力是意向圖式的一個基本圖式,無論是在生活常識中還是在設計上,總是成對出現(xiàn)。當力圖式被引入到設計藝術的時候,其形成和設計元素的構成因素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產(chǎn)品設計中與交互設計中適當?shù)氖褂昧D式并恰到好處的搭配反作用力可以帶來優(yōu)異的互動效果。
在版式設計實務中力圖式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版面構成要素的差異對比與圖形圖像的夸張畸變;二是版面優(yōu)良的節(jié)奏與韻律設計能夠激發(fā)受眾的視覺張力。這兩類視覺元素激發(fā)的張力主要產(chǎn)生原因是視覺元素之間的矛盾、差異與韻律的協(xié)調引發(fā)了人類視覺的生理感官與知覺意向的對抗。圖4中,設計師恰到好處地使用了視覺元素的傾斜、對比等形態(tài),展現(xiàn)出蓬勃的生命感與強烈的力場。
3結語
版式設計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版式設計不僅要研究構成版式的各類基本視覺元素在設計上的關系,更要研究受眾心理與情感在面對設計作品時的規(guī)律與共鳴。意向圖式作為一種普適性的、本源性的人類心理認知單元封閉了感覺與意義間符號學沒有完成的“缺失的一環(huán)”,如何更深入地結合意向圖式運用設計的手法來調和這種有形的視覺元素結構與受眾無形的認知結構,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僅僅提供了一個視角,大量的空白有待有識之士未來做出更多、更加深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美)庫伯,瑞寧,克洛林.交互設計精髓[M].劉松濤 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37-54.
[2]劉爽. 從感知到意義——意象圖式及其隱喻擴展在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