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金魚草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的克隆與表達特性分析

      2017-05-30 20:22:01燕一波郭玉雙
      熱帶作物學報 2017年6期
      關(guān)鍵詞:表達分析花青素

      燕一波 郭玉雙

      摘 要 以白蘇子(Perilla frutescens)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為探針,通過電子克隆和RT-PCR的方法從金魚草(Antirrhinum majus L.)葉片中克隆到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AmGT1)的全長cDNA,并對其表達特性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AmGT1全長892 bp,編碼277個氨基酸;進化分析表明AmGT1的氨基酸序列與白蘇子的同源性最高為79%,與其他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蛋白的同源性在42%~62%之間,表明AmGT1是從金魚草中克隆的新的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實時定量RT-PCR分析表明:該基因在金魚草葉片中的表達量最高,根中的表達量最低;該基因雖然在紅色、粉色、黃色、白色花朵中均有表達,但在紅色花朵中的表達量最高,且存在一個從緊蕾期到松蕾期的躍變。

      關(guān)鍵詞 金魚草;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表達分析

      中圖分類號 Q342.3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The full-length cDNA of the anthocyanin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AmGT1)in snapdragon(Antirrhinum majus L.)was isolated through in silico cloning and RT-PCR confirmation based the anthocyanin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 of the common perilla(Perilla frutescens)as the probe. The sequence and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further analysed. The full-length of AmGT1 was 892 bp, encoding 277 amino acids.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equence identity between AmGT1 and Perilla frutescens was 79%, displaying the highest consistency and sequence identity with other found GT proteins was between 42%-62%.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GT1 was a new-found plant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 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AmGT1 was the highest in the leaf and lowest in the root; AmGT1 was expressed in red, pink, yellow and white flowers; bu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red flowers was the highest and there was a jump from tight bud stage to loose bud stage.

      Key words Snapdragon; anthocyanin;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7.06.019

      花青素是類黃酮代謝途徑的分支產(chǎn)物,可以影響植物組織表面的溫度、氣味、顏色、濕度、質(zhì)感、光學特性等一系列生物學特征,并具有保健價值?;ㄇ嗨禺a(chǎn)生的這種生物獨特性是修飾基團、PH值、金屬離子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糖基化、甲基化、酰基化修飾是花青素常見的修飾基團[1]。在花青素糖基化修飾研究中,類黃酮3-O-糖基轉(zhuǎn)移酶(3GT)和類黃酮5-O-糖基轉(zhuǎn)移酶(5GT)是被發(fā)現(xiàn)的2種常見糖基轉(zhuǎn)移酶[2]。3GT和5GT均屬于UDPGT型糖基轉(zhuǎn)移酶超家族(GTs)的成員[3],由MYB基因編碼[4],Bronze1(bz1)和Bronze2(bz2)基因調(diào)控[5],是花青素合成過程中的最后一個關(guān)鍵酶[6]。糖基轉(zhuǎn)移酶作用于花青素合成的后期,通過修飾基團的類別、穩(wěn)定性和位置對花青素的呈色、穩(wěn)定性產(chǎn)生影響。有研究報道,矮牽牛dusky基因編碼的糖基轉(zhuǎn)移酶插入突變引起花瓣顏色變化[7],這說明糖基轉(zhuǎn)移酶與花色基因工程、顯色機理相關(guān)。因此,糖基轉(zhuǎn)移酶可做為在花青素分子水平上的呈色機制、花色修改[8]研究和實現(xiàn)花色基因工程[9]的一個切入點。

      金魚草(Antirrhinum majus L.)因花型獨特、花色艷麗豐富,用于切花、花槽、花壇、花池、花境等,是重要的觀賞植物;也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以金魚草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的序列組成和表達特性,可了解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體外酶促反應,有助于闡明金魚草糖基轉(zhuǎn)移酶的生物學功能,為研究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工程提供理論依據(jù)。目前對金魚草花青素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關(guān)基因(如delila、roseal)的分離克隆、蛋白質(zhì)純化、轉(zhuǎn)座子標簽等。本研究通過電子克隆和RT-PCR的方法從金魚草(Antirrhinum majus L.)葉片中克隆到金魚草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AmGT1)的全長cDNA,并對其表達特性進行了分析,為進一步基因功能研究奠定良好基礎(chǔ)。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金魚草塔希提(Antirrhinum ‘Tahiti)品系由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分子遺傳重點實驗室提供??寺≥d體pGEM T vector購自Promega公司,SuperScriptⅡ反轉(zhuǎn)錄酶、Trizol Reagent均為Invitrogen公司產(chǎn)品。引物合成及DNA測序委托上海杰瑞公司完成。

      1.2 方法

      1.2.1 金魚草AmGT1基因的電子克隆 以已報道的白蘇子(Perilla frutescens)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cDNA序列(GenBank登錄號:AB002818.1)為查詢探針,對GenBank中EST_others數(shù)據(jù)庫指定物種金魚草(Antirrhinu mmajus)進行BLAST檢索。利用DNAMAN6.0軟件將檢索到金魚草的全部EST序列拼接,形成重疊群(contig)。然后用此重疊群再次進行同源檢索拼接,重復以上步驟直至沒有更多金魚草的重疊EST檢索出,最終獲得金魚草的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cDNA序列片段。

      1.2.2 金魚草AmGT1基因引物序列設(shè)計 依據(jù)電子克隆的結(jié)果設(shè)計全長基因克隆引物(表1),引物序列如下:

      1.2.3 金魚草RNA的提取與反轉(zhuǎn)錄 使用TrizolReagent提取金魚草葉片總RNA,操作參考說明書進行。

      cDNA第一鏈的合成以總RNA樣品1 μg為模板,采用OligodT-AdaptorPrimer進行反轉(zhuǎn)錄,反轉(zhuǎn)錄后產(chǎn)物即為總cDNA第一鏈。反轉(zhuǎn)錄按試劑盒說明書略加修改進行。反轉(zhuǎn)錄條件為:42 ℃ 40 min,50 ℃ 30 min,99 ℃ 5 min,5 ℃ 5 min。

      1.2.4 金魚草AmGT1基因的擴增 以反轉(zhuǎn)錄的c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PCR反應體系及程序如表2。

      擴增產(chǎn)物用1%瓊脂糖凝膠檢測?;厥漳康臈l帶并與T-Vector連接,轉(zhuǎn)化到感受態(tài)細胞DH5α中,篩選陽性克隆并送交測序。

      1.2.5 金魚草AmGT1基因的序列分析 利用在線的ORF finder軟件(http://www.ncbi.nlm.nih.gov/)預測目的基因的開放閱讀框并翻譯成蛋白質(zhì),運用DNAMAN 6.0、ClustalX 2.0和MEGA 4.1軟件進行蛋白質(zhì)的親水性預測、氨基酸序列比對和進化樹分析。

      1.3 實時熒光定量RT-PCR檢測AmGT1基因表達水平

      1.3.1 RNA提取及反轉(zhuǎn)錄 以紅、粉、黃、白4種顏色的金魚草(Antirrhinum ‘Tahiti)花朵為材料,分別取緊蕾期(Ⅰ花冠先端著色,未伸出花萼)、松蕾期(Ⅱ花冠伸出花萼、閉合)、初開期(Ⅲ花冠筒上唇開裂、下唇抱合)和盛開期(Ⅳ上唇直立,下唇展開)的花瓣進行總RNA提取,分析AmGT1基因在不同顏色花朵中的表達情況。以紅花品種的根、莖和葉為材料分別提取總RNA,分析AmGT1基因在不同組織部位的表達特征。本試驗所用RNA均經(jīng)DNaseⅠ處理,除去DNA污染。利用Promega公司的MMLV反轉(zhuǎn)錄酶反轉(zhuǎn)錄生成cDNA。

      根據(jù)目的基因序列和實時定量RT-PCR引物的設(shè)計原則設(shè)計引物。引物5′GCACCCTTACTCAC

      CCTA3′/5′ACCTCTGTTCTCAGCCATA3′用來擴增目標基因,引物:5′TGGCATACATTGCTCTTG3′/5′TCATTGATGGCTGGAAAA3′用來擴增內(nèi)參基因AmActin(HQ853640.1)。

      1.3.2 金魚草 AmGT1表達水平檢測 實時定量RT-PCR用ABI公司的ViAA 7系統(tǒng)進行,每個試驗3次重復,采用ΔΔCt法計算基因的相對表達量。測定根、莖、葉片表達量時,以紅花金魚草根AmGT1基因Ct值為對照組。測定不同花色中表達量時,以紅花金魚草花朵緊蕾期AmGT1基因Ct值為對照組。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金魚草AmGT1全長基因的克隆

      通過電子克隆和RT-PCR擴增,獲得1條全長cDNA(圖1)。序列分析表明,該基因全長892 bp,包含36 bp的5′UTR(Untranslated region),834 bp的ORF(Open reading frame)以及22 bp的3′UTR,編碼一個277個氨基酸的蛋白質(zhì)。這是金魚草中克隆得到的第一個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將其命名為AmGT1,GenBank基因登錄號KY417139。

      2.2 金魚草AmGT1全長序列及同源序列的進化分析

      利用Conserved Domain Database(CDD)軟件(http://www.ncbi.nlm.nih.gov/)對AmGT1所編碼的氨基酸序列的保守結(jié)構(gòu)域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該基因具有一個保守的GRX家族的結(jié)構(gòu)域,屬于GTB亞家族(圖2)。該結(jié)果進一步證明了所克隆的基因為金魚草的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

      為了進一步分析AmGT1基因與其他物種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的關(guān)系,用MEGA4.0軟件將AmGT1基因與已報導的其他植物的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構(gòu)建了系統(tǒng)進化樹。AmGT1的氨基酸序列與白蘇子的同源性最高,為79%,與其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GT蛋白的同源性在42%~62%之間,系統(tǒng)進化分析表明,AmGT1與白蘇子及橘色溝酸漿的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處于同一進化分支上(圖3),表明三者在進化上更為保守。

      2.3 金魚草AmGT1在不同器官的表達水平檢測

      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shù)分析AmGT1基因的根、莖、葉組織的表達特性,結(jié)果見圖4。由圖4可以看出,AmGT1基因在金魚草的根、莖、葉中均有表達,且在葉片中的表達量最高,而在根中的表達量最低,表明該基因的表達沒有明顯的組織特異性。

      2.4 金魚草AmGT1在不同花色中的表達水平檢測

      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shù)分析AmGT1基因在紅、粉、黃、白4種花色金魚草中的表達,結(jié)果見圖5。由圖5可以看出,AmGT1基因在金魚草的紅、粉、黃、白4種花色中均有表達,但表達量差異較大。AmGT1在紅花金魚草緊蕾期表達量較低,在松蕾期時躍變,迅速達到較高水平,之后一直保持較高水平。粉花金魚草AmGT1表達變化趨勢與紅花金魚草類似,但表達量遠小于紅花金魚草。黃花金魚草AmGT1松蕾期表達量比緊蕾期明顯增加,但初開時表達量降低,盛開時再次升高。白花金魚草AmGT1表達量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并呈逐漸降低趨勢。

      3 討論

      筆者以金魚草為材料,依據(jù)近緣植物白蘇子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為探針,利用電子克隆的方法,通過GenBank完整EST數(shù)據(jù)庫比對,獲得了AmGT1基因全長序列。同時,利用RT-PCR確認AmGT1在金魚草組織中表達,證明其與金魚草花色苷合成相關(guān)?;ㄇ嗨厥怯绊懟ㄉ闹饕紊x產(chǎn)物,被糖基化后以花色苷的形式存在并被保存在液泡中,不僅起到維持細胞代謝平衡的作用,在生命體急需時還可迅速調(diào)動。AmGT1基因的發(fā)現(xiàn)為未來深入研究金魚草花色苷分子合成及調(diào)控機理,了解AmGT1酶活性,利用AmGT1基因改變植物的花色、培育金魚草新品種提供依據(jù)。

      一般認為花青素富含在花卉和彩色植物組織中。蘋果、草莓和荔枝等呈紅紫色植物組織中花色苷聚集,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活性也較強[10]。王應麗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箭葉淫羊藿GTs僅在紅色品種的葉片中表達,而在綠色品種葉片中不表達或表達量很低,并指出GTs表達同花青素的積累呈正相關(guān)性。張洪偉等[12]通過研究不同皮色洋蔥鱗莖、趙志常等[13]對不同顏色品種的芒果、李翔等[14]對紫長茄與圓白茄、肖繼坪等[15]對彩色馬鈴薯等研究都得出了相似的結(jié)論?;ㄇ嗨靥腔D(zhuǎn)移酶在不同植物中活性不同。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組織部位,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活性也不同。通常越稚嫩的部位,花青素糖基轉(zhuǎn)移酶活性越高。本研究有類似發(fā)現(xiàn),AmGT1在金魚草根、莖、葉中均有表達,但相對表達量較低,這與金魚草根、莖、葉中花青素含量較低有關(guān);而AmGT1表達量葉片>莖>根,說明AmGT1存在明顯組織表達差異性。AmGT1基因在紅、粉、黃、白4種花色金魚草中都有表達,但紅色花的表達量顯著高于其它顏色,白色花表達水平一直較低,這表明AmGT1是植物花朵呈現(xiàn)紅色的重要基因。同一種顏色花朵,紅花、粉花的表達量,中、后期(松蕾期、初開期、盛開期)顯著高于前期;這個緊蕾期到松蕾期的躍變表明蕾期AmGT1的表達對花朵顯色影響較大。

      葡萄UF3GT在體外不僅能利用花青素類作為糖基受體,還能利用黃酮醇等化合物作為底物[16];甜菊體內(nèi)GTs既可以對類黃酮轉(zhuǎn)糖基,同時還生成甜菊糖苷,不具有嚴格的底物特異性[17]。AmGT1表達是否具有底物特異性,對于利用基因工程改變金魚草花青素相關(guān)基因表達,進一步研究該基因酶在生物體外以糖基化的形式存在并被保存,從而提高其保健價值具有重要意義,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謝 燁, 孫 毅, 黃繼榮. 擬南芥中花青素的修飾[J]. 植物生理學報, 2013, 49(2): 101-110.

      [2] 張澤煌, 陳義勇, 鐘秋珍, 等. 紅果肉與白果肉楊梅花青苷和糖代謝途徑的差異蛋白研究[J]. 園藝學報, 2013, 40(12): 2 391-2 400.

      [3] 李先平, 王冬冬, 陳秀華, 等. 花青素合成途徑關(guān)鍵酶基因在彩色馬鈴薯塊莖中的表達分析[J].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5, 28(5): 1 888-1 894.

      [4] 楊 玲, 王 憶, 叢佩華, 等. 光誘導轉(zhuǎn)錄因子MdMYB1對蘋果果皮花青苷合成調(diào)控的表達分析[J].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shù)學報, 2014, 22(4): 422-431.

      [5] 刁 英, 劉靜宇, 周明全, 等. 花青素合成基因bz1和bz2在蓮藕染色體上的定位[J].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4, 22(5): 380-384.

      [6] 趙志常, 胡福初, 胡桂兵, 等. 荔枝類黃酮糖基轉(zhuǎn)移酶(UFGT)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達研究[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29(4): 104-110.

      [7] Morita Y, Hoshino A, Kikuchi Y, et al. Japanese morning glory dusky mutants displaying reddish-brown orpurplish-gray flowers are deficient in a novel glycosylation enzyme for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UDP-glucose: anthocyanidin3-O-glucoside-2''-O-glucosyltransferase, due to 4-bp insertions in the gene[J].The Plant Journal, 2005(42), 353-363.

      [8] 戴思蘭, 洪 艷. 基于花青素苷合成和呈色機理的觀賞植物花色改良分子育種[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 49(3): 529-542.

      [9] 馮 歡, 易姝利, 左佳琦, 等. 基因工程及花色素合成途徑在花色改良中的研究進展[J].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4, 33(2): 445-451.

      [10] 賈趙東, 馬佩勇, 邊小峰, 等. 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謝途徑及其分子調(diào)控[J]. 西北植物學報, 2014, 34(7): 1 496-1 506.

      [11] 王應麗, 黃文俊, 王 瑛. 箭葉淫羊藿EsUF3GT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 植物科學學報, 2014, 32(6): 602-611.

      [12] 張洪偉, 梁 毅, 劉小義, 等. 洋蔥UFGT基因的克隆和表達分析[J]. 核農(nóng)學報, 2015, 29(9): 1 677-1 686.

      [13] 趙志常, 張 波, 高愛平, 等. 芒果UFGT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 44(5): 31-34.

      [14] 李 翔, 劉 楊, 李懷志, 等. 茄花青素5-O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克隆與表達特征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nóng)業(yè)科學版), 2011, 29(6): 1-6.

      [15] 肖繼坪, 李 俊, 郭華春. 彩色馬鈴薯類黃酮-3-O-葡萄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3GT)的生物信息學和表達分析[J]. 分子植物育種, 2015, 13(5): 1 017-1 026.

      [16] Hall D, Yuan X X, Murata J, et al. Molecularcloning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DP-glucose: Flavonoid 3-O-glucosyltransferasefrom Concord grape(Vitis labrusca)[J]. Phytochemistry, 2012, 74(4): 90-99.

      [17] 馬凌波, 張大兵, 陳 亮, 等. 一種作用于花青素和甜菊醇的甜菊糖基轉(zhuǎn)移酶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J]. 實驗生物學報, 2003, 36(2): 123-129.

      猜你喜歡
      表達分析花青素
      原花青素B2通過Akt/FoxO4通路拮抗內(nèi)皮細胞衰老的實驗研究
      花青素對非小細胞肺癌組織細胞GST-π表達的影響
      中成藥(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雷公藤貝殼杉烯酸氧化酶基因的全長cDNA克隆與表達分析
      紅花生育酚環(huán)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
      山楸梅漿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優(yōu)化和測定
      中成藥(2016年8期)2016-05-17 06:08:41
      原花青素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腸道功能的保護作用
      膠孢炭疽菌漆酶基因Lac2的序列特征與表達分析
      玉米紋枯病病菌y—谷氨酰轉(zhuǎn)肽酶基因克隆與表達分析
      信號分子與葉銹菌誘導下小麥病程相關(guān)蛋白1基因的表達分析
      水稻OsCATA基因相互作用蛋白的篩選和表達分析
      郑州市| 灵武市| 越西县| 嘉禾县| 墨江| 同心县| 余干县| 珠海市| 海兴县| 北宁市| 海口市| 清水河县| 阳西县| 邳州市| 泰安市| 龙陵县| 云林县| 密云县| 龙口市| 兴业县| 彩票| 阿瓦提县| 蓝田县| 子长县| 玛曲县| 白水县| 永靖县| 甘谷县| 璧山县| 海南省| 兰西县| 陈巴尔虎旗| 济宁市| 井冈山市| 平罗县| 嘉定区| 寻甸| 青浦区| 广水市| 鹰潭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