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加馬力·阿不力孜
摘 要:英國“脫歐”的背后有其深刻的歷史與現實原因。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發(fā)展和2009年歐債危機的爆發(fā)是經濟方面的現實原因,歐洲歷史上缺乏真正的文化整合、統(tǒng)一貨幣與分散主權的矛盾。本文主要對英國“脫歐”的原因及“脫歐”后對英國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同時也總結出英國這次公投的行為反應出執(zhí)政黨的無力和主權國家與一體化利益間的博弈。英國脫歐實則是英國內部階層摩擦惡化的結果。
關鍵詞:英國“脫歐” 文化整合 分散主權 利益間的博弈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a)-053-02
1 研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后,英國深感自己的國力衰退,因此,一方面謀求與美國建立“特殊關系”,另一方面通過借助歐洲聯合來確保自己的大國地位,英國期望在保持自己獨特性的基礎上,以政府間合作的形式參與歐洲的一體化合作,英國想用自由貿易主義理念主張推動歐盟的改革,但這努力似乎在歐盟大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中舉步維艱,并陷入泥潭。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具體為同意脫歐的占據了51.9%,共1570萬人;同意留歐48.1%,共1458萬人。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是英國同意脫歐。
2 英國脫歐的原因
2.1 大英帝國情懷
英國脫歐情緒由來已久,這與英國的歷史情懷有關,歸咎于英國歷史上孤懸歐洲大陸之外的“島國特性”“帝國情結”和大英帝國的“海洋霸權”,以25萬軍力控制 50倍于本國領土的殖民地,稱為“日不落帝國”,以金本位掌世界霸權200年。大英帝國可控制世界,卻始終不能主導歐洲大陸,加入歐盟后,無論是在政治領域還是經濟方面受到法德等國家的羈絆和牽制,而且逐漸有被排擠和邊緣化之感。與此同時,英國民眾一直以來保有較強的主權意識和帝國民族優(yōu)越感,對英國脫歐一致持懷疑和觀望態(tài)度。
2.2 多元文化特性阻礙對歐洲文化的認同與共識
歐洲歷史上缺乏真正的文化整合和認同。到目前為止,90%的歐洲人仍然把自己國家的民族身份認同放在歐洲身份認同之前,僅有2%的人也就是說極少數的人認為自己是歐洲人。歐盟內部歐洲身份認同存在質疑,而歐洲身份認同恰恰又是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鞏固和發(fā)展的不可缺的社會文化基礎。在歐盟國際會議當中,各民族國家都不使用英語作為通用語言,20多種語言成為他們會議交流的語言媒介,口譯員比參會的人數還多。歐洲是多元文化的大熔爐,也有意識保持多元文化的并存,但是殊不知文化多元化將會成為制約歐洲共同體深層次的文化羈絆,這直接反應到政治經濟的不協(xié)調和齟齬。這不僅讓人想到中國秦朝的 “車同軌,書同文”的真正實現大一統(tǒng)的時期。
2.3 英國不同階層內部收入分配不均
英國脫歐也根源于英國深層社會矛盾,英國低收入階層對歐盟的高度反感是脫歐派勝利的重要原因。全球化導致英國收入差距擴大,脫歐公投是普通民眾投下的“抗議票”,導致精英階層和普通民眾的隔閡逐漸增大。英國社會高層和中層投票同意脫離歐盟的比例是38%,而英國社會中下層和底層群體同意脫離歐盟的為63%。
2.4 歐債危機的影響
隨著歐盟成員國的不斷增加,成員國間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問題凸顯,尤其是2009年希臘等國相繼陷入主權債務危機,歐洲經濟發(fā)展受到重創(chuàng)并長期陷入低迷,歐盟各國利益多元且難以協(xié)調的問題日益突出。在這種背景下,英國國內“疑歐”情緒高漲,不僅出現了以脫歐為主要目標的獨立黨,而且傳統(tǒng)主要政黨(尤其是保守黨)內部“疑歐”勢力也有所增強。
2.5 移民問題和貨幣政策難統(tǒng)一
英國歷史上曾計劃過使用歐元,但是遭到了國內政客和皇室成員的反對。英國加入歐盟以后,因為受到法德軸心國的牽制和排斥,他在歐盟內部與其他國家的外交是處于被孤立和邊緣化,這導致了英國與這些國家的經濟往來受挫,經貿難以展開,從中無實惠可得,這悖逆了英國入歐的初衷,在經濟貿易層面和心理層面壁壘重重,國內疑歐洲情緒高漲,再加上歐盟的移民對英國帶來了潛在的陰影和安全隱患。敘利亞難民的大批涌入,全世界范圍內恐怖襲擊事件頻發(fā)等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的增加,這些發(fā)達國家對自身民眾安全問題感到憂慮2015年英國凈移民人數增加到33.3萬,這完全超出政府移民所控制的范圍,而這些移民搶占了英國底層人員的就業(yè)機會和福利,占用自己本國的一些資源便利,英國中下層民眾對此不滿,無疑會投射到“歐盟到底給他們帶來了什么”,又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英國脫歐無非意味著普通百姓對權貴階層的一種變向式反抗,他們把對政府的不滿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應出來,并給政府施壓來緩解自身的問題和訴求。
2.6 歐盟防務——英國承擔“不可承受之重”
對歐盟國家來說,圍繞《歐洲共同安全與防務協(xié)議》開展的行動,莫衷一是,各操己見,歐盟各國在安全防務上無力無心投入太多,這樣英國作為歐盟成員承擔承擔了“不可承受之重”, 歐洲防務理所當然落在了英國頭上,對英國來說,因為法德軸心國的操控和抑制,英國在歐盟很難展開手腳從中獲益,而且英國自由經濟體制下的貨幣政策似乎在歐盟的推行舉步維艱,這樣英國從歐盟的利益相對也會縮水。他從中獲得的實惠遠遠低于他的預期,在歐盟防務問題上,英國也很難與德法為軸心歐盟各國分庭抗禮,干預歐洲和中東事務,不得不借助于美國的勢力對歐盟施加一定的壓力并爭得話語權。
3 英國脫歐對英國的影響
3.1 英國經濟會有下滑趨勢
“英國脫歐”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全球化進程的沖擊和阻礙。“英國脫歐”無疑會在政治和經濟層面上影響英國的國際地位和聲譽,因為歐盟為英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資源,務必會對英國的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英國在歐盟也失去了話語權。英國撤出,德法為軸心的作用力將會進一步增強。脫歐后,英國將陷入或多或少的經濟發(fā)展停滯,通貨膨脹率會進一步上升,英鎊匯率貶值12%至15%。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放緩、通脹高企,失業(yè)人數增至52萬到82萬,失業(yè)率將上升1.6至2.4個百分點。同時,英國在歐洲單一市場中享受到商品、服務、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巨大實惠將會減值。
3.2 英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會受挫
脫歐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英鎊迅速下跌,英鎊的大幅貶值影響英鎊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份額和地位,而且倫敦的全球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會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外資進入倫敦金融城旨在利用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以及歐洲門戶的地位,將業(yè)務輻射至歐洲大陸乃至更多地區(qū),因此脫歐無疑將削弱倫敦的外商投資吸引力。脫歐將使英國喪失對歐零關稅準入,以致產生新貿易壁壘,面臨更高的關稅稅率。
3.3 英國“脫歐”激發(fā)英國國內的民族主義和脫英情緒
英國脫歐可能會導致英國國家內部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的脫英獨立意向。英國脫歐公投后,蘇格蘭政府也提出獨立公投,因為他是不支持脫歐的,希望在將來能申請加入歐盟,緊接著北愛爾蘭和威爾士也相繼要獨立公投。全民公投一方面是體現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優(yōu)越性,但從另一方面也給國家和政府帶來了一些隱患和不可解決的一些難題。英國社會內部分化嚴重,莫衷一是,各持己見,這導致英國各社會階層的矛盾將會進一步激化,這無疑對英國社會結構的穩(wěn)定造成一定的影響。
4 對英國“脫歐”的反思
4.1 英國脫歐反應出執(zhí)政黨的無力
英國脫歐給我們呈現出反全球化政治勢力在發(fā)達國家的興起,這種思潮往往在經濟上反對自由貿易、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內政外交上為取悅選民而變得更加“非理性”。英國脫歐公投不僅導致英國國內內部獨立公投呼聲高漲,同時也誘發(fā)歐盟內部一些國家脫歐意向,他們也意欲公投脫歐,這表明在經濟全球化當前形勢下,利益分配不均,直接導致國際國內問題層出不窮,普通民眾愈發(fā)對政府失去耐心和信任。公投本身體現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優(yōu)越性,但是把重要問題簡單粗略交由公投去處理,這無疑體現政府的執(zhí)政無力和推卸政府職責之嫌。
4.2 英國脫歐是在實行“關門”政策
英國脫歐是想通過向外界“關門”,將歐債危機、外來移民、難民安置和不斷涌現的恐怖主義關在英國門外。隨著全世界范圍內恐怖主義的滋生和蔓延,難民危機的迫在眉睫、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深,凸顯出全球性的一些問題,這單憑一國之力顯得勢單力薄,這就需要全球各國的鼎力協(xié)作,共同去面對和解決一些問題,如果把問題放到歐盟各國間或者全球范圍內予以對策,那么這些問題將會更為有效的制止和處理,而且在大的環(huán)境下,這些問題被處理的穩(wěn)定性加強。這會使世界各國有一個合作合作共贏的全球治理命運共同體意識,認識到一些問題必須得攜起手來一起處理,使他們有命運共同體思維。
4.3 英國脫歐反應出主權國家與一體化利益間的博弈
導致英國脫歐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大批的歐洲移民涌入英國市場,給英國的社會結構帶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給政府也施加了一定的壓力,導致國內矛盾錯綜復雜,并有激化的趨勢。這些不僅讓人們感覺到,現階段國際社會所面臨的不穩(wěn)定因素早已不是軍事安全和戰(zhàn)爭問題,而是在承受全球化所帶來的張力和一些負面影響。英國的脫歐折射出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民族國家主權利益與一體化利益、社會分化與反精英政治情結、經濟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之間的摩擦博弈及歐洲一體化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等。
4.4 英國脫歐實則英國內部階層摩擦惡化的結果
美國著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就認為,這輪全球化更多給投資方帶來利益卻使得工人處于劣勢,使中產階級的財富縮水,在本次英國脫歐公投當中,支持脫歐的大多數正是在傳統(tǒng)采礦、制造、鋼鐵等產業(yè)中受到沖擊的藍領中下階層,而支持留歐的力量大部分是工商界和金融界的中上階層,英國脫歐事件背后,經濟全球化在客觀上帶來了英國國內社會階層鴻溝,激化了階層矛盾,惡化了經濟與社會環(huán)境,出現了一股反全球化、一體化的浪潮。倘若英國留在歐盟,那也就意味著英國將繼續(xù)承受一系列的不利;英國經濟管理相比歐盟的決策水平高出很多,但又不得不又屈從與他們的管理模式。
大批涌入歐盟的移民很難與歐洲社會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或改變自己的初衷與歐洲主流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接軌,大部分移民相對來說還是缺乏勞動積極性,只想獲取歐洲的福利、住房等待遇,為歐盟能真正獻計獻策的高技術人才相對短缺,這不僅給歐洲各國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歐洲的社會治安帶來隱患,對歐洲文化傳統(tǒng)的豎立帶來一定的削弱。如果英國脫歐,可以擺脫此困擾和羈絆,英國本身國內各聯邦突顯的問題就不少,還要再加進來諸如此類的事亟待妥善處理,因此脫歐也不妨是英國對國內一些領域所采取的保護政策。但世界政治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英國脫離歐盟這么廣闊的市場,并非明智之舉,而可取之道應與歐盟各國展開多方談判和條約制定,積極參與歐盟各項事務,為本國謀福祉,尋求大國地位的鞏固。
參考文獻
[1] 溫衛(wèi)杰.從卡梅倫“脫歐公投”演講看當前英歐關系[D].外交學院,2015.
[2]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熊愛宗.英國“脫歐”可能造成的經濟影響[N].中國財經報,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