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
摘 要:“營改增”實施以來,對各行業(yè)減低稅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避免了企業(yè)的重復征稅。本文主要從會計核算的角度來闡述“營改增”后會計科目的設置,以及相關業(yè)務的核算。
關鍵詞:應交增值稅 待抵扣進項稅額 待認證進項稅額 未交增值稅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0(c)-141-02
1 政策背景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原來的交通運輸業(yè)、部分現(xiàn)代服務業(yè)、鐵路運輸、郵政業(yè)和電信業(yè)實行“營改增”的基礎上,原全部營業(yè)稅的納稅人如建筑業(yè)、房地產等,繼續(xù)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由繳納營業(yè)稅改為繳納增值稅。
2 主要科目設置
一般納稅人需設置一級科目:“應交稅費”,用來核算企業(yè)應交增值稅的發(fā)生、抵扣、交納、退稅及轉出等。
同時,該科目下在原來開設“應交增值稅”等二級科目的前提下,視情形加開四個新增二級科目:“預繳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待認證進項稅額”“待轉銷銷項稅額”等。一般納稅人設置的“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需再開設“進項稅額”“銷項稅額”等十個專欄。
小規(guī)模納稅人需設置科目是“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不需要設置專欄。
3 相關業(yè)務的核算
購進不動產或不動產在建工程的進項稅額的分年抵扣。需使用“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科目。政策依據(jù),對于取得的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或者不動產在建工程,其進項稅額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第一年抵扣比例為60%,第二年抵扣比例為40%。
例:2016年06月16日,北京意祥服裝有限公司向北京中榮房地產開發(fā)公司購入一幢廠房,取得專票注明價款為500萬元,進項稅額為55萬元,款未付。
第一年會計核算,如2016年6月核算如下:
借方登記科目有:固定資產——廠房50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7500;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522500。貸方登記科目有“應付賬款——北京中榮房地產開發(fā)公司”5550000。
本月該廠房應抵扣的進項稅額=550000×60%÷12=27500(元)。以后各月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均作處理是: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借方金額27500元,記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貸方金額27500元。
第二年會計核算,如2017年06月20日,上年6月份購進的廠房待抵扣稅額220000.00記入進項稅額進行抵扣。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借方記入18333.33;“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貸方記入18333.33。
本月該廠房應抵扣的進項稅額=550000×40%÷12=18333.33(元)。以后各月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均作處理與2017年6月會計處理相同。
未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的購進入庫的貨物的情形。第一步:按貨物清單或相關合同協(xié)議上的暫估價格計算未來可抵扣的金額,首先記入“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的借方。第二步: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并經認證后,如購進的是存貨,將該科目的金額轉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如購進的是不動產,則將該科目的金額轉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科目。
例:2016年10月28日,某公司購進包裝物一批已驗收入庫,但尚未收到增值稅扣稅憑證,款項未支付。隨貨同行的材料清單列明的該包裝物銷售價格為10萬元,估計未來可抵扣的增值稅為1.7萬元。該公司應作如下核算:
借:周轉材料10萬元;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1.7萬元;
貸:應付賬款11.7元。
下月初,取得相關增值稅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已認證,全部款項以用銀行存款支付。該公司應作如下核算:
“應付賬款”借方11.7萬元;“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借方1.7萬元;
“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貸方1.7萬元;“銀行存款”貸方11.7萬元。
企業(yè)出售土地使用權應交納的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注意:增值稅為價外稅,不影響企業(yè)損益。一方面沖減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已扣攤銷,另一方面計算出售無形資產應交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二者有差額的計入“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科目。
采購等業(yè)務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賬務處理。按照現(xiàn)行增值稅制度規(guī)定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情形有: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時,首先借記“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科目;經稅務機關認證后,然后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例:某公司領用一批材料用于集體福利消費,該批原材料的成本為20000元,購入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3400元。借:應付職工薪酬 23400;
貸:原材料2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400。
企業(yè)將自產的產品作為福利發(fā)給本單位職工,應當根據(jù)產品的公允價值加上增值稅銷項稅額作為應付職工薪酬核算。按規(guī)定,企業(yè)將自產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等行為,雖然會計上不作為收入,但從稅法角度應視同銷售,須計算應交增值稅。
例:某啤酒生產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7年3月24日,企業(yè)以其生產的啤酒作為福利發(fā)放給直接從事生產活動的職工,該批啤酒市場售價總額為55000元(不含稅價格),成本總額為40000元。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 49350;
貸:庫存商品 4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9350(55000×17%)。
安裝設備領用自產產品,作為視同銷售行為,記入“銷項稅額”處理,而不是作為“進項稅額”或者“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該產品未流出企業(yè),不能記作收入,而是直接結轉成本。
例:2017年8月8日甲公司外購一臺需安裝的設備,2017年12月安裝設備時,領用本企業(yè)自產產品一批。該批產品實際成本為2425元,計稅價格為25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2850;
貸:庫存商品 2425;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25。
安裝設備領用自產產品的銷項稅額=2500×17%=425(元)
預繳增值稅的賬務處理。分為兩階段,一是企業(yè)預繳增值稅時,首先記入“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然后在月末,將“預交增值稅”明細科目余額轉入“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記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
月度終了,有兩種情形,一是當月應交未交的增值稅,記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的貸方,同時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科目借方;二是多交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同時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科目。
本文主要介紹“營改增”后涉及到的部分新科目,及相應的經濟業(yè)務核算,對相關人員學習“營改增”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2017年度全國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初級會計實務》[Z].
[2] 2017年度全國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經濟法基礎》[Z].
[3] 網中網會計實訓平臺[Z].
[4] 233網校[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