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繼佳
摘要:新課改進程不斷加快,使高中教育在抓牢教學質量的同時,還應對體育教育進行重視。而在高中校園進行足球教育,不僅能夠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有效強化,還可以為足球事業(yè)進行優(yōu)秀人才的輸送。本文主要就高中校園進行足球教學時所遇瓶頸進行探討分析,并總結相應開展策略,以期為確保足球教學的有效展開作出貢獻。
關鍵詞:高中校園;足球教學;瓶頸;策略
足球以其娛樂、團隊性等特征吸引著廣大高中生?,F(xiàn)階段,校園足球逐步進入發(fā)展瓶頸,諸如硬件設施相對滯后等問題制約著教學的有效開展。下面就其制約瓶頸進行深層分析,并就具體開展策略進行總結。
一、阻礙校園足球有效開展的瓶頸分析
(一)足球課時相對較少
新課改要求中學體育分成必修、選修兩種形式,并需要學校對諸如足球等教學課時進行充分、合理安排,實際教學也應使體育內容與學生特點相契合。但現(xiàn)階段,實踐教學時部分學校傾向于開展諸如籃球、田徑等簡易的教學課程,而對于足球這類整體性的課程在課時方面安排過少。此外,高中生參入足球的時間并不可觀。以應試為基準的高中課堂需要學生對學業(yè)成績進行迫切追求,因此學生即使心存熱愛也不會將足球作為課程進行重視。
(二)硬件設施相對滯后
現(xiàn)階段,應試氛圍使得體育教學逐步呈現(xiàn)邊緣化,而足球教學也未受重視,因此學校在足球方面硬件投入過少。就足球場而言,其對于場地質量有著較高標準。而目前校園內僅有60%左右的場地達標,鄉(xiāng)鎮(zhèn)高中更是僅達20%,部分球場草皮并不合格,存在沙土裸露等現(xiàn)象,這與場地配備相應標準嚴重脫節(jié)。再加之學生基數過于龐大,這與場地受限無法有效協(xié)調,對于足球教學產生較大制約。
(三)足球普及、提高間無法有效協(xié)調
校園足球從啟動開始,將其定位于以普及為基礎的足球推廣還是提升以提高為標準的人才培養(yǎng)并未有定論。而實踐操作時各部門、學校更多地對“提高”進行重視。教學時未對足球的校內普及進行重視,部分學校在足球活動方面開展較少,甚至存在自發(fā)或者是無序的狀態(tài),并未對學生進行正向的足球教育。足球普及、提高間無法有效協(xié)調,是因為校園足球在定位方面缺乏足夠認知。雖然長遠而言校園體育承擔著對人才進行發(fā)掘、培養(yǎng)的責任,但體教結合更是對體育人才進行有效培養(yǎng)的必經之路。校園足球應使活動呈現(xiàn)多樣化,在使學生體質得到有效強化的同時,對足球進行深度普及。
(四)足球教育觀念以及模式相對陳舊
現(xiàn)階段,足球教育觀念相對陳舊,并未將學生體質放于首位,并未落實“以生為主”的原則,部分教師以任務完成為目標進行教學。由于其教學理念相對滯后,因此教學方式相對簡化且呆板,無法使學生興趣得到有效調動。此外,教師僅將足球教學作為副科,除特長生外高考并不考察,因此未能對教學方式、內容等加以重視。同時,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時并未對學生實踐重視。一方面,其并沒有對學生差異進行考慮,使得足球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另一方面其所教理論、技巧等涉及層面過廣而難以使學生接受,也便無法對實踐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
二、促進足球教學有效開展的具體策略
(一)對硬件設施進行強化建設
對于部分校園場地、訓練設施等的滯后問題,學校應對硬件設施進行強化建設??衫脿幦∝斦芸钜约吧鐣Y金等支持的方式來籌集改善資金,對其進行強化足球設施的經費投入并對其進行有效規(guī)劃。要在對現(xiàn)存場地進行修繕的基礎上,使其趨于標準化。其次,應進行球門、足球等的合理添置,使訓練更為安全,給予學生舒適、標準的運動設施、場地。
(二)從理論出發(fā),對實踐教學進行強化
教師對足球模式進行改善,對實踐教學進行強化,使學生可對部分規(guī)范動作進行掌握。這便需要教師在基本功方面過硬,可進行標準化的技術動作示范,幫助其掌握的同時,可對其模仿興趣進行有效調動。若部分抽象動作較難完成,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等形式進行演示。此外,足球教學應多留出空間供學生練習,使學生通過實踐對技術動作進行有效掌握。比如,對“腳內傳球”相關動作進行教授時,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原地踢球、傳球以及以兩部助跑的形式進行傳球,并從近至遠進行練習,讓學生可逐步對基本技能進行掌握,并使其球感得到提升。
(三)以“快樂足球”為教學宗旨
將“快樂足球”作為教學宗旨,可以使足球課堂富含趣味,使學生興趣通過娛樂來得以調動。校園足球可采取多種形式實現(xiàn)“快樂足球”。比如,教師可組織簡易足球游戲,諸如“技數接球”、“障礙運球比賽”等多種類型,使其踢球的同時達到熱身目的,為后續(xù)技巧訓練做好準備。此外,備課時教師應對體育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將基本技巧融于足球游戲,不僅使學生對足球知識加深理解,還可使其基本技術得到有效強化。比如,進行傳接球教學時,可設置“踢準游戲”等。此外,足球富含競技性,適當組織比賽有利于對學生競技、團隊配合等意識進行培養(yǎng)。比如,春秋季可分別舉辦“春風杯”與“秋實杯”等班級間的足球賽,通過比賽來強化其團隊意識以及積極性,促使其主動進行足球技能的學習。
三、總結
總之,校園足球應正視教學現(xiàn)存瓶頸,對其根源進行分析,通過對硬件設施進行強化建設、改善實踐教學以及實現(xiàn)“快樂足球”的教學宗旨等措施,推動校園足球正向開展,為學生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偉.突破高中校園足球教學瓶頸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7(85):147.
[2]謝愛民.高中校園足球教學開展的瓶頸與策略探究[J].教師,2015(33):106.
(作者單位:昆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