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心平 圖片提供/壹 圖
文/李心平 圖片提供/壹 圖
很多人對紫蘇的印象恐怕還停留在童年時,房前屋后的空地或者花盆里那幾株平淡無奇的植物,偶爾采擷幾片蘇葉用來泡水喝或是防治蚊蟲叮咬。隨著生活環(huán)境日益都市化,我們不像以前那么容易看到紫蘇了。如今的紫蘇似乎成了日餐、韓餐的專利,精致的碟子里盛上幾片,用來做餐前開胃菜或者搭配生魚片、烤肉食用。
紫蘇,別名桂荏、白蘇、赤蘇、香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蘇看似平常,實則與眾不同,有特異的辛香。它的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類似唇形;葉邊呈鋸齒狀,葉端尖細;葉片顏色有綠有紫,有的一面綠一面紫,有的兩面皆紫,葉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腺鱗。一般認為,紫蘇葉以葉子完整、色紫香濃為上品。人們發(fā)現(xiàn)紫蘇具有食藥兩用的功效,因此很早之前就開始了人工種植。
紫蘇原產(chǎn)于我國,種植約有兩千年的歷史,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品種和栽培品種。
兩千多年前,中國最早的一部詞典《爾雅》就曾這么描述紫蘇:“取(紫蘇嫩莖葉)研汁煮粥,良,長服令人體白身香?!睗h代枚乘在其名賦《七發(fā)》中即開列了“鯉魚片綴紫蘇”等佳肴,可見從西漢時期開始,紫蘇就已經(jīng)是魚類固定搭配的調(diào)味品了。紫蘇葉具特異芳香,可殺菌防腐、解魚蟹毒,常與魚蟹配伍食用。而以紫蘇為茶,在古代也很盛行。明代李時珍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國人至今仍沿用紫蘇烹制各種菜肴,常佐魚蟹食用,烹制的菜肴包括紫蘇干燒魚、紫蘇鴨、紫蘇炒田螺等。由此可見從古至今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一直有著很特殊的地位,歷經(jīng)千年而不衰。不過目前我國南方地區(qū)還有食用新鮮紫蘇的傳統(tǒng),其他地方卻難得有這種口福了。紫蘇大多作為一味中藥普遍應用在治療預防疾病方面。
我國的近鄰日本、韓國如今成了紫蘇的消費大國。日本人多將紫蘇用于料理,名菜生魚片,就一定要用紫蘇葉為配料。煮魚時放些紫蘇葉或蘇穗,味道也特別鮮美,而這正是利用了紫蘇“解魚蟹毒”的功效。韓國紫蘇變種的葉片比日本青紫蘇要更大、更圓、更為平坦,一面是紫紅色、一面是綠色,一般是制作成泡菜食用。新鮮的紫蘇葉還可用來制作沙拉。在吃烤肉時,韓國人尤其喜歡用新鮮的紫蘇葉或辣椒葉搭配。
目前紫蘇在我國更多的是用作一味中藥,紫蘇入藥始載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其葉(蘇葉)、梗(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藥。紫蘇葉也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能,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癥;蘇梗能寬中、行氣、安胎,孕婦使用也很安全;蘇子則有鎮(zhèn)咳平喘、祛痰的功效。此外紫蘇辛溫,能解魚蟹毒,中魚蟹毒后引起的吐瀉腹痛,可用單味紫蘇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紫蘇全株均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它具有低糖、高纖維、高胡蘿卜素、高礦物元素的特點。紫蘇含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鉀、鈣、磷、鐵、錳和硒等成分。所含揮發(fā)油有紫蘇醛、紫蘇醇、薄荷酮、丁香油酚等,具有特異芳香,有防腐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紫蘇中亦含有預防衰老的有效成分,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每克蘇葉中含量高達106.2微克,常食紫蘇葉可以抗衰老。
紫蘇種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達45%左右,油中含亞麻酸62.73%、亞油酸15.43%、油酸12.01%。種子中蛋白質含量占25%,內(nèi)含18種氨基酸;此外還有谷維素、維生素E、維生素B1、甾醇、磷脂等。紫蘇全草可蒸餾紫蘇油,種子出的油也稱蘇子油,長期食用蘇子油對冠心病及高脂血癥有益。近些年來,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yǎng)成分,成為一種備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jīng)濟價值很高。
由于紫蘇具有發(fā)汗解熱和松弛的效果,當患上風寒感冒,出現(xiàn)怕冷、四肢酸痛、鼻子不通氣、流鼻涕等癥狀,喝上一杯暖乎乎的紫蘇茶能有效緩解癥狀;當感到有壓力、身心疲憊時,沖泡一杯紫蘇茶,它特殊的香味也能讓人輕松、鎮(zhèn)靜。此外,紫蘇還能減輕胸腹脹滿的癥狀,適量吃一些紫蘇葉,可以幫助消化。紫蘇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鉀、鐵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有緩解過敏性皮炎、花粉癥等過敏反應的效果。研究還發(fā)現(xiàn),紫蘇全株均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尤以葉片的作用更強。食用紫蘇油還有很好的抗血栓作用,并有利于提高人的記憶力。
日常生活中,夏天在屋子周圍種幾盆紫蘇,可以起到防蚊蟲的作用。如果被蚊蟲叮咬了,也可以將新鮮紫蘇葉搗爛,敷上止癢。紫蘇還可以治療口臭,常和白芷搭配應用。
紫蘇的選購因食用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標準。鮮食、油炸或煮粥宜選擇葉片平展、無梗、無蟲噬痕跡的嫩葉;腌漬或烹制成茶飲,帶?;蚶弦恍┑娜~片則更為適宜。
同樣,紫蘇的保存也因目的不同而有差異,做菜的紫蘇,可逐片擦凈葉片上的水分,用保鮮膜包好,置冰箱冷藏室內(nèi)(8℃~10℃),可保存一周左右;用于腌漬和制作飲料的紫蘇,只需放在陰涼干燥處保存即可,葉片失水不影響食用。
紫蘇葉可鮮食、可油炸、可腌漬。鮮葉蘸辣醬或甜面醬生食,味道極鮮,營養(yǎng)豐富;或者用蛋清加少量面粉、鹽、味精,調(diào)成糊狀,將蘇葉正面朝上、背面朝下蘸上面糊,放入溫油中煎至適中,即可蘸椒鹽食用;還有一種就是日本料理常見的吃法,紫蘇葉包生魚片,蘸佐料生食,或將蝦蟹與適量生紫蘇葉混食,在品嘗魚蟹鮮味的同時,還有解毒和暖胃功能;火鍋涮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將紫蘇和海鮮、肉等一起放入火鍋內(nèi),蘇葉稍微燙熟即可食用,味道極鮮美。
推薦食譜
紫蘇粳米粥
原料:鮮紫蘇葉30克,粳米適量。
做法:先取粳米洗凈煲粥,出鍋前放入紫蘇葉繼續(xù)煮2~3分鐘,去葉后直接食粥。此粥既能散寒止痛,又能養(yǎng)護胃氣,老人、兒童和體弱者以及著涼傷風者最為適宜。
紫蘇排骨
原料:排骨,紫蘇,姜、蒜少許,醬油、鹽、糖適量。
做法:排骨用鹽、糖、醬油腌2小時。紫蘇取葉切碎,姜、蒜切成末。將腌好的排骨用慢火炸至兩面金黃后起鍋。鍋中放入姜、蒜末爆香,然后再放入排骨、紫蘇翻炒,再放入少許糖、醬油,蓋上鍋蓋至收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