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冰麗
總有一種期待,是我們堅定的信仰。
小時候期待著長大,長大后期待著成功,期待著光榮。但無論多么失意,總有一種期待,促使我們無畏地攀向又一個目標。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笔菓阎鯓拥囊环N期待,使蘇軾將痛苦、失意拋入滾滾東流,“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他穿著芒鞋,懷著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與放達,在“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世間漫步;他揀盡寒枝,與天共飲,嘆息著“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謫地再遠,他安之若素,因為他知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原來,擺脫枷鎖,活出自我,樂觀生活是心頭永恒的期待,它促使我們遵循內心,灑脫生活。
行走中的林徽因賢淑溫婉。是怎樣的一種期待,使她不辭辛勞,風雨兼程,輾轉于鄉(xiāng)間?是對建筑的熱愛。為了建筑,哪怕是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她也未曾停下前進的腳步。
原來為自己所愛的事業(yè)奉獻全部,是心頭永恒的期待。它激勵我們在各自的領域攀向更高的山峰。
瓦爾登湖靜靜地流淌著。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期待,梭羅視時間為自己垂釣的小河,啜飲著河中之水,不禁發(fā)現河水竟如此之淺,細細的水流潺潺而過,卻永恒長存。又是懷著怎樣一種期待,他說:“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彼诖霉P勾勒出心中的色彩,用心填補一片片空白的領域,他對真理的追求是如此地堅定與執(zhí)著。
原來對真理的追求和對真相的探索是心頭永恒的期待。它促使我們掀開事物的面紗,探尋生活的本真。
總有一種期待在徐志摩心中,那是在榆蔭下的康橋上輕輕走過的身影;總有一種期待在余光中的心中,那是淺淺的海峽邊,握著郵票,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總有一種期待在我們的心中,那是前行的道路上,無數的感動與激勵。
正如三毛所言,“生活有時候如同一場雨,看似美麗,但更多的時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濕,那些無奈和寂寞?!庇昙疽琅f,我們依然前行,因為總有一種期待,指引著雨后的未來……
本文運用總——分——總結構,從“擺脫枷鎖,活出自我”“為自己所愛的事業(yè)奉獻全部”“對真理的追求和對真相的探索”三個角度闡釋了期待的方向,文質兼美,思路清晰,是篇不錯的議論性散文。
【作者系江西省興國縣第三中學高三(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賴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