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的出格與守格
主持團隊: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體育學科教研中心
主持人:黃繼東、徐 興
成 員:李雪芬、江建偉、王曉秋、高曉燕、張 衛(wèi)
嘉賓主持:王 亞
研討話題:體育教學中的“體罰”“懲戒”與“獎勵”
研討網(wǎng)址:
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89&e xtra=page=1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是矛盾的綜合體,人都是在不斷克服困難、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成長、成熟。人的成長離不開來自自我,或家長,或是學校,或是社會職能機構(gòu)的規(guī)勸、責罰等,需要以此修正、警醒自己遵守規(guī)則。在體育教學中,適當進行自己“懲戒”是有必要的。面對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說服教育有時顯得蒼白無力,如果適當進行“懲戒”教育,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懲戒”措施的實施,應該講究策略性,講究方式方法。
1.“懲戒”有特色,學生能感受
“懲戒”措施要有特色、要見成效。“懲戒”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就應講求實效,同時處罰也應在學生能忍受的程度上實施。如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練習體育項目,學習內(nèi)容難以完成。這時,就可以“罰”他進行一般強度的單獨訓練,并要求他利用課余時間把學習的動作練好,下次上課時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動作展示。這樣做可謂一舉兩得。其一,“罰”他利用課余時間練習,可以培養(yǎng)他積極鍛煉的習慣;其二,通過展示可以讓學生明白,只要通過努力大家都能做得同樣好,就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勇于挑戰(zhàn)自我。
2.“懲戒”出點邊,學生能承受
“學無定法”,對犯錯學生的處罰也可“無定法”,這也就是說“懲戒”的范圍可以廣一些,從學習到紀律,再到常規(guī)管理,無所不包。七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問題,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制力差的問題,有時甚至導致正常的教學都無法順利進行,這時必要的“懲戒”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部分學生經(jīng)常不按要求著裝,在多次提醒后,少數(shù)學生仍不改正。在一次體育課分組練習時,筆者就讓一名最頑固的學生做著裝檢查員,責令他負責本組學生的著裝紀律監(jiān)督工作,讓他每次上課的前一天提醒同組學生準備好第二天上課的服裝,這組學生連續(xù)三次上課服裝符合要求,“懲戒”自動解除,這樣讓他在“正己”的基礎(chǔ)上“正人”,達到上課著裝規(guī)范的效果。
3.“懲戒”思出奇,學生能接受
出奇,指“懲戒”學生的方法要多種多樣,有新意。體育教學中,對違紀的學生,體育教師往往會“獎勵”學生下蹲、立臥撐、慢跑等,但時間久了學生都習以為常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方法要多變,要常變,要新奇,讓學生在接受的同時,也不會有受“傷害”的感覺。
1.“懲戒”要有理有據(jù)
“懲戒”學生要以事實為根據(jù),每件事情都應弄清真相后才能對學生采取必要的“懲戒”手段,不能處罰沒有過錯的學生。為使“懲戒”準確有效,使學生樂于接受并能改正錯誤,必須對過錯行為進行調(diào)查后才能實施“懲戒”措施。同時,還要向全體學生說明為什么要“懲戒”他,讓學生敢于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責任。
2.“懲戒”要有力有度
“懲戒”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學生改正錯誤與不足之處,逐步趨向完美。學生畢竟還是孩子,過錯再嚴重,多是無意造成的,應給他們改正過錯的機會。如,七年級《正面雙手墊球》課上,兩名男生為了一個新排球在課上發(fā)生爭執(zhí),筆者及時制止,同時讓他們對墻墊球20次。這樣既對全班學生進行了警示,又使他們練習了墊球動作,而且較好地把握了“懲戒”的“度”,讓他們在一個能承受的范圍內(nèi)完成。因此,“懲戒”要有尺度,不能感情用事,否則學生不但改不掉毛病,還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皯徒洹边^頭會造成這些學生在其他學生面前抬不起頭來,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帶來負面影響,得不償失,所以教師要把握好“懲戒”的度。
3.“懲戒”要有樂有趣
“懲戒”不如說是給犯錯誤的學生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不應讓這些學生在接受“懲戒”時感到心理壓力,而應讓他們感到這是一次鍛煉與學習的機會,使他們在“行動”中有意無意地改掉毛病、缺點,同時習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4.“懲戒”要有尊有愛
教師要有一顆責任心,也要有一顆愛心,還要有服務意識和平等意識,特別是體育教師,在處理問題時,要避免簡單粗暴的言行,要學會委婉轉(zhuǎn)地處理事情,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在學生樂于接受的情況下實施“懲戒”,這樣學生不會產(chǎn)生心理負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也才能有效長效地開展。
——李大?。ńK省連云港市青口鹽場學校,222047)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