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麗
摘 要:示弱,可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自信及成功的喜悅。文章從巧示弱,培養(yǎng)學生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精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三方面,論述如何在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示弱教學法。
關鍵詞:示弱;教學法;數(shù)學;探究欲望;質(zhì)疑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5-0089-01
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數(shù)學課堂,仍然存在著這樣一種普遍現(xiàn)象,許多教師生怕學生聽不懂,“吃”不飽,在課堂上不敢放手,總是不厭其煩地講,剝奪學生動手、動腦的權(quán)利和機會。這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現(xiàn)代教學課堂應該是一個自由、民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的要求背道而馳。教師如果能放下自我,巧妙向?qū)W生“示弱”,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還學生一個民主、和諧、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
一、 巧示弱,培養(yǎng)學生探究欲望
課件出示:一件上衣52元,一條褲子48元,買5套這樣的衣服共需多少元?師:老師想為元旦演出的同學購買服裝,可是老師遇到了一個小問題,你們愿意幫助我嗎?生:52×5+48×5。師:我有點不明白你是怎么列出這個算式的,你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生:52×5是買5件上衣的錢,48×5是買5條褲子的錢,加起來就是5件上衣和5條褲子的總價錢。師:嗯,思路相當清晰。此時,還有不少學生躍躍欲試,舉起了手。師:看來,還有其他同學有不同的想法,我也很想聽一聽。生:(52+48)×5,我先算出一套衣服即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的總價錢,再乘上5,就是五套衣服的總價錢了,這樣算會更簡單一點。師:你們同意他這種更簡便的方法嗎?因為總價錢一樣,這兩個算式中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呢?生:等號。師:你們這么輕松就幫老師解決了這個難題,真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上適當示弱,把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機會讓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會,提供了更多動腦時機。這樣的示弱不僅能挖掘?qū)W生的潛能,還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非常輕松,學得有成就感。
二、巧示弱,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精神
課件出示:25×(4+37)=25×4+37,25×(4×37)=25×4+25×37。師:這是老師剛才來上課前,匆匆忙忙做的兩道題,誰幫老師檢查一下?生:老師,你做錯了。師:我做錯了嗎?我不信。生:第一題應該是25乘4加上25乘37,25應該分別與4和37相乘,再把得到的積相加。師:哎呀,真的是我錯了。哪位同學注意聽到剛才他用了一個什么詞語,非常準確?生齊說:分別。師:老師真粗心,沒有做到“分別”,所以這道題真錯了。這時,還有學生高高舉起自己的小手。師:不會吧,我還有錯的嗎?師:第二題左邊的算式是三個數(shù)連乘,應該用我們昨天學的乘法結(jié)合律來做,即25乘4再乘37,得3700。師:你們認為對嗎?還有誰想說?生:如果括號里是加號,那么右邊的算式就是對的。師:兩個同學說得都很有道理,老師也贊同,第二題是把乘法結(jié)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淆了,看來同學們比老師還要細心,希望其他同學以后做題時不要跟老師犯一樣的錯誤。
教師故意將學生平時容易出錯的解法展示給學生看,并告訴學生是老師匆忙做出來的。學生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原來老師也有犯錯的時候,能幫老師改錯,學生是非常樂意的。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苯處熤鲃邮救酰瑢W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了,自信心也增強了。同時,教師的這種示弱,也給了學生一個機會去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
三、巧示弱,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拓展練習部分:師:剛才的題目都沒有難倒同學們,老師這里還有一道難題,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挑戰(zhàn)一下。生:有。課件出示:37×99+37。師:誰能用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解一解這道題。這時,有些學生竊竊私語。師:有想法就大膽一點,說出來讓大家聽一聽。生:我覺得99個37加上1個37就是100個37,所以是3700。師:什么,我沒有聽明白。其他剛才沒有想到的學生,似乎被點醒,有部分學生舉起小手。生:就是讓后面的那個37乘上1,然后用37乘上99加1的和。師:你們真是太棒了,我終于聽懂了,其他同學明白了嗎?
學生本已回答得相當完美,本該獲得全班同學的掌聲鼓勵,可偏偏老師沒有聽懂,那些之前沒有想出來的學生都聽明白了,就都舉起小手,都想來教一教老師。教師適時示“弱”,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的觀點,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又讓那些基礎差一些的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消化、整理,直到完全掌握。
四、結(jié)束語
在教學中,教師的“傻”是一種示弱手段,是一種教學策略,一種教學智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巧妙示弱,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自信和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何蓉.淺談教學中教師示弱策略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4).
[2]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