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川
又到了鳥語花香、鶯歌燕舞的盛春時節(jié),我們踏上了一年一度的春游旅程。這次春游的目的地是紹興的魯迅故居。
一提起魯迅,我就想起了他的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大巴車上,我幻想著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還有那鳴蟬、黃蜂、云雀、蜈蚣、油蛉、蟋蟀……兩旁的樹木飛一般地向后躍去,前方的山巒漸漸映入眼簾。坐在車里的我,真想瞬間飛到魯迅故居一探究竟,在百草園那片樂園里玩耍。
很快,目的地就到了。一幅魯迅的畫像映入眼簾,那熟悉的八字胡、那嚴肅的面孔,讓我回想起這位名滿天下的大文豪。這時,老師說要拍集體照,頓時感到很掃興,肩上的背包一下子變沉了,我真想把墊子往百草園里一鋪,坐在上面聽云雀的叫聲?。?/p>
終于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小組一致同意先去百草園游覽。于是大家顧不上魯迅故居里古樸典雅的陳設(shè)和獨具特色的建筑,全飛奔而去,尋找那心中的百草園。同學們左顧右盼,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百草園里的景物。終于,“百草園”三個字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走進一看,這哪里是樂園?。坎贿^是一片爛泥地,周圍雜草叢生,沒有桑樹,沒有覆盆子,甚至連蜜蜂、蝴蝶這類常見的昆蟲也不愿在這里安家,更別提那叫天子了??墒牵@樣的地方為什么魯迅卻說它是一片“樂園”呢?
也許,因年代久遠,云雀們已一去不復返了,只有白云空悠悠;也許,這里根本就不是魯迅故居,只是后人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復制的一個景點;但更可能的是魯迅與我們生活的年代不一樣,那時沒有電腦、沒有電視,而自家后院便成了他小時候的“樂園”,他比我們更能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更能發(fā)現(xiàn)自然的美麗與趣味,找到屬于他自己的精神樂園。
那么,書中的那個“百草園”又會出現(xiàn)在哪里?也許,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麗的眼睛,那這個世界就會有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永遠的“百草園”。
教師點評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里對“百草園”充滿無限趣味的描寫,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慕名前往,同樣也吸引小作者踏上“尋找百草園”的旅途。未見“百草園”的向往、將至“百草園”的急迫以及見到“百草園”的失望心理被刻畫得率真、生動。文章的亮點在于最后兩個段落議論,小作者由此得出“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麗的眼睛,那這個世界就會有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永遠的‘百草園”的結(jié)論。整篇文章夾敘夾議,敘事生動,議論深刻,值得一讀。
(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