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
“雅量”者,雅人之量也,就是為人要有寬宏的氣度。在待人接物方面謙恭有禮,不斤斤計較。雅量一詞的內涵外延甚廣。恕我直言,如今真正有雅量的人,似乎很少了。
早幾年,一個縣召開黨代會,在選舉縣委委員時,上一屆的縣委書記丟了5票。按說200多位黨代表,只丟了5票,應當算“高票當選”,相當不錯了??墒沁@位后來又連任的書記,對丟掉的這“5票”不依不饒,興師動眾,非讓組織部門查個水落石出不可。查出來又能怎么樣呢? 組織部門當然只能敷衍了事,走走過場了事。
也是早幾年,我發(fā)表文章批評某作家的一篇短文夸大事實。我并沒有在文章中指名道姓,責編覺得拙文所言屬實,且言之成理,字里行間充滿善意,就點出了那位作家的大名。不料這位作家對此耿耿于懷。他在魯迅文學院學習過,該院建院50周年時,聘請我編一冊紀念文集,我在給這位作家的打印約稿信上,又特意手寫了一段話,誠懇地約他寫一篇紀念文章,結果他毫不理睬。尤其是發(fā)表那篇批評文章的報紙,后來的七八年間,該報再也沒見過他的大作。以前可不是這樣,因為那家報紙的副刊頗有影響,他差不多幾個月就見報一篇散文或隨筆。
恐怕可舉的例子還有不少,幾乎人人都有過類似的遭遇,或類似的耳聞。古人有箴語:“雅言難入,而淫言易聽;正道難從,而小道易用?!边@大概就是人性天生的弱點吧。
說起來也不盡然。有雅量的人容得下至言、苦言,有時即使是怒言橫語,有雅量之人,也能從中吸取有益的成分,聞之則喜,不無悅意。北宋執(zhí)政呂蒙正被提為參政大臣,初入朝堂那天,身后有個朝士指著他的脊梁骨嘀咕:“這種人也做得了參政?”呂蒙正聽見了佯裝沒有聽見。他的屬下不依,一定要追查此人姓甚名誰,呂蒙正趕忙制止說:“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終生也不會忘記,不如不知為好?!边@是何等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