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蕾
【摘 要】因為學校安排,沒有班主任經驗的我,當上了班主任。接到一個懶散、拖沓的班級。從行為訓練入手,簡單的“不行,重來”改掉了學生身上懶散毛病。效果雖好,但卻沒有得到學生和家長的理解。這些問題沒有阻礙我,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巧秒的和學生、家長進行了溝通。達到了思想統(tǒng)一、步調一致,使得班級越來越訓練有素。從中我也獲得了不一樣的體驗與快樂。
【關鍵詞】不行;重來;懶散;拖沓;連坐;QQ空間
由于和我一起搭班的班主任回家休產假,升職當了媽媽,我也就幸運的接過了她的班主任大旗,升職成了這五十多個孩子的“媽媽”。
這班學生不簡單,先說年齡。四年級,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處于訴求和班主任稱朋友的初期——你要尊重我,否則我不開心,急了跟你反嘴,煩了雖然不敢和你對著干,但那也只是因為我們還小!
除了年齡段的特點,再來看看這個班的具體特點。由于新接這個班,實在不了解,我找到這個班的任課老師,讓他們介紹介紹這個班的情況。眾多老師反應這個班的孩子上課總是悶悶的,有一半學生上課不在狀態(tài),你的要求再簡單,也只是那么幾個孩子能跟上,多數(shù)孩子都是趴著——懶散!
當一個班的班主任,還得同時執(zhí)教兩個班數(shù)學,一天下來得多說多少話?。坑谑菑膸О嗟牡谝惶煳揖徒o班里樹了一條班規(guī):要求只說一遍,做不到就重來。結果剛一宣布,放學站隊就給了我實施這條班規(guī)的機會。
放學路隊要求“快、靜、齊”,全班50多個孩子,有近30個聽到站隊指令后還在座位上寫東西、看書、疊紙飛機……老師的指令當耳旁風不說,真要有個火災地震的,還不要了他們的小命。好吧,重來?!岸蓟氐皆簧?,30秒之內必須一個不落的在走廊里。”第二次有進步,但還是達不到我的要求。我表揚了他們的進步,但更重要的是給他們說明白其中的安全隱患。第三次,每個孩子都緊張起來,接到指令動作都很迅速,但是不夠安靜,一個個跟興奮的小老鼠一樣?!皩Σ黄?,做不到靜,還得重來?!钡谒拇?,孩子們沒有做到“齊”,出門時甚至有擁擠的苗頭。“要做到齊,不僅要統(tǒng)一行動,還要行動有序。還得重來?!?/p>
那天中午“走廊里站隊”,就重復了5、6遍。孩子們原本我說說算了,沒想到動真格的。自己的心態(tài)也從開始的看熱鬧,變得嚴肅認真起來。可他們沒想到的還在后面。
“我們現(xiàn)在站隊都知道快靜齊,隊列行進過程中不能有也要快靜齊。否則,在哪里犯規(guī),在哪里返回,重來。”剛講完,就有一些孩子唉聲嘆氣。“不好意思,班重來?!薄犃行羞M又重復了3次,有一次都快到校門口了,因為最后有一個孩子沒有跟上,結果也返回,重來。
這件事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班的一個優(yōu)點,就是聰明。因為像打掃衛(wèi)生、書本擺放、收發(fā)作業(yè)之類的,雖然沒有一遍遍重來,但孩子們都“觸類旁通”了,行動上都迅速了。雖然有時也會拖沓,沒事,我有妙招——“重來”。我沒什么帶班經驗,說服教育我不在行,不過我也當過學生,知道學生害怕什么。雖然他們都不想重來,但有一些已經成了習慣。偶爾發(fā)現(xiàn)他們又要犯老毛病,我就會給他們選擇的權利:“你們是想一次成功,還是一遍遍重來?自己選,我陪你。”這么一提醒,孩子們就知道該干什么了。
帶班時間一長,有的學生就來跟我套近乎,說:“老師,你一來,我們班都轉了性了,都變快了。以前班主任好吼我們,你話不多,也不喊,但是大家都聽你的?!蔽艺f:“那你覺得這樣好不好?”“好啊,就是有時候因為別人犯錯,我也得連坐?!蔽艺f:“哎呦,還連坐,知道的不少嘛?!?/p>
雖然只是課間的一次小對話,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怨言。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看來真不能小瞧他們了。
不久之后我在班里開展了一次《我們是連在一起的》主題班會。班會上我大膽的給孩子們解釋了古代的連坐,讓他們討論連坐的好與壞。別看只有四年級,卻能從正反兩方面說出連坐的作用。然后我又拿出我們的班規(guī),讓他們做比較,說說這種做法算不算連坐。有的孩子認為不是,有的孩子認為是。我沒有評判,只是讓他們看了看軍人是怎樣練習站軍姿,怎么練習搏擊的。那種沖天的士氣感染了他們。我給他們解釋了我定班規(guī)的想法:“一個班級,也像軍隊一樣,要想有氣勢、有風格,就需要訓練。我們班以前給人的印象是懶懶散散,說明這次可能是這個人懶散,下次可能是那個人磨蹭,每次`重來`,看似是為別人受罰,可你們哪個是次次都干脆利索?其實這樣的錯誤你們都犯過,只是那次沒有受罰,這次一起罰罷了。如果下次真的只是一兩個人磨蹭,絕不連累大家。不過要記住我們是連在一起的。一個人是可以影響一片人的?!卑鄷^后孩子們跟我更親了,看來思想工作不做不行啊。這些小孩,真是人小鬼大。
不過他們雖有自己的思想,可畢竟還是孩子,從哪里聽到“連坐”一詞呢?——背后的家長不容小覷。我猜是孩子在家長面前發(fā)牢騷,家長以為孩子受了委屈,不明就里說那是連坐。家長的思想看來也得整頓了。小了,給你扣個可大可小的帽子;大了,在孩子面前唱你的反調,給班級管理造成阻礙??杉议L的思想怎么整頓呢?總不能也開班會吧。
解鈴還須系鈴人,既然是孩子在家長面前抱怨,那就還得孩子自己去解決。
我利用QQ群空間,組織孩子寫“班級的變化”,對老師處理方式“談受教收獲”,對班級有什么想法寫“班級暢想”,把這些統(tǒng)統(tǒng)發(fā)到空間里。還開設班主任“私聊空間”,讓他們給我提意見。家長“調解小分隊”,給那些與家長有矛盾的孩子,出謀劃策。文章不在長,只要是真實感受就好。這么做,不僅留下了班級生活的瞬間,同時也給家長了解班級開通了渠道。雖然我從不給家長解釋,但是通過孩子的嘴“我說我班”,實現(xiàn)了與家長的交流。因為我知道,家長更愿意相信孩子說的。家長能從孩子的變化中了解到我的良苦用心,
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體育老師給我說,這個班現(xiàn)在集合快多了。音樂老師給我說,上課精神了,懶洋洋的少了……看來這幫孩子的確要“轉性”了。時間很快,跟我搭班的老師也要回歸了,我也要跟這個崗位說再見了?;厥走@一學年,體驗到了班主任的辛苦,也感受到了當班主任的幸福,更收獲了當班主任的那份樂趣——看著孩子成長、成熟,真的格外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