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珍
【摘 要】不少教師視“詞語盤點”如雞肋。要真正讓“詞語盤點”簡約而不簡單,可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打破教材設(shè)置,讓詞語有效重復(fù);發(fā)揮學生自主性,讓詞語有效積累;創(chuàng)設(shè)表達場景,讓詞語有效運用。教師應(yīng)幫助學生掌握、積累、使用“詞語盤點”中的詞匯,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關(guān)鍵詞】詞語盤點 教學 有效性 語用
人教版教材從四年級開始在每組課文后面安排了“詞語盤點”,分為“讀讀寫寫”和“讀讀記記”兩部分?!白x讀寫寫”針對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的詞語,要求會讀會寫會用;“讀讀記記”中的詞語一般是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中的二類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由于教學用書基本沒有關(guān)于“詞語盤點”的教學時間、教學內(nèi)容的建議,所以一線教師多數(shù)采用讀一讀、抄一抄、寫一寫等簡單的方式進行。甚至有的教師索性把“詞語盤點”安排在課外進行抄寫,課內(nèi)最多安排時間聽寫一下,使得教學十分機械,缺乏生命力。而這樣的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詞語盤點”中的詞語不能成為學生的積極語言,詞語錯誤率、回生率高。對學生來說,“詞語盤點”枯燥乏味,成了可有可無的學習點綴;對教師來說,“詞語盤點”則成了“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如何讓“詞語盤點”簡約而不簡單呢?如何使學生掌握、積累、運用這些散落于各課的“詞語珍珠”呢?
一、打破教材設(shè)置,讓詞語有效重復(fù)
教材把“詞語盤點”安排在一個單元課文的最后,意在讓學生梳理詞語,并有效積累和運用。于是,不少教師的做法是:每課閱讀教學前進行詞語的認讀,課外進行抄寫,一個單元的課文教完之后,再對“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聽寫。這種常規(guī)做法的弊端是:復(fù)習周期過長,學生容易遺忘;重復(fù)次數(shù)不夠多,學生真正掌握有難度,特別是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更顯吃力;“詞語盤點”后馬上要進行新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容易受下一單元新詞語的干擾,缺少鞏固夯實的時間。
而筆者的做法是打破教材設(shè)置,讓詞語教學有效重復(fù)起來。
(一)課前畫詞
布置單元預(yù)習工作,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詞語盤點”中的詞語,并用筆畫出來。這是學生第一次和詞語見面,并且是在課文的語境中認識的,建立了對這個詞語的初步印象。
(二)認讀提前
認讀已經(jīng)不是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困難點,所以在單元整組教學時,完全可以把“詞語盤點”的認讀前置,然后再進行每課的閱讀教學。這一步重在讀準字音,對于有些認讀有困難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找到課文中含有這個詞語的句子,反復(fù)練讀。這是學生第二次和詞語見面。
(三)突破難寫字
在認準字音后,當場讓學生揪出難寫的字。師生一起討論后,教師把難寫的字板書在黑板上,并用彩色粉筆做標注。同時,學生也把這些難寫字寫在“詞語盤點”上面。這是有重點地落實字形。學生找尋難寫字的過程,又是一次重復(fù)識記。
(四)課中聽寫
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我經(jīng)常會當堂聽寫詞語。有時,叫幾個學生到黑板上來聽寫。這樣,聽寫并糾錯的過程,就是一次比較有效的對字音和字形的鞏固。
(五)單元整合
在單元復(fù)習時,進行正式的“詞語盤點”,聽寫詞語,同桌互批,并對聽寫正確的學生進行獎勵。
以上做法的好處是,雖然不斷重復(fù)教學,但所花教學時間卻不多,符合人的遺忘規(guī)律。每次重復(fù)的方式不一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提升,因此這是一種有效的重復(fù)。
二、發(fā)揮學生自主性,讓詞語有效積累
如果詞語只停留在認讀、抄寫、聽寫上,這個詞語在學生的大腦中仍是孤立的、消極的。如何在腦海中建立這些詞語的形象,并進行組塊教學,讓這些零散的詞語成群結(jié)隊呢?筆者采用發(fā)揮學生自主性的方法,達到有效積累詞語的目的。
在每個“詞語盤點”中,詞語的集中出現(xiàn)必然隱藏著這樣那樣的規(guī)律或特點,與其告訴學生這些秘密,不如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在認讀“詞語盤點”的詞語之后,筆者往往會給學生布置尋找“詞語盤點”秘密的任務(wù),然后在單元復(fù)習時,一起進行反饋交流。這種方式先學后教,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較受學生歡迎。發(fā)現(xiàn)秘密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詞語歸類
人教版高年級的教材都采用專題編寫的形式,不少重點詞語屬于同一個主題或同一類內(nèi)容。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歸類。
一種是詞義歸類。比如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詞語盤點”中,就有不少詞語是同一類的。形容花美的詞語有: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繁花似錦。描寫人物動作的詞語有:搖頭晃腦、翩翩起舞、操縱自如、手忙腳亂。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詞語有:莞爾一笑、含情脈脈。
在歸類后,還可以進行適當拓展,和學生一起尋找以前學過的或是課外學到的同一類詞語,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個詞串,這樣詞語教學就生動起來。比如,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形容花美的詞語還有:爭奇斗艷、五彩繽紛、百花爭艷……
另一種是結(jié)構(gòu)歸類。比如ABB、AABB、ABAC、XX如X等各種結(jié)構(gòu)的詞,也可以是由字義相近或相反的字組成的詞等。如在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詞語盤點”中,就有不少由字義相近的字組成的詞語:均勻、空隙、選擇、搜索、傾斜、平坦、寬敞、寧靜、嶄新等。
在這樣的歸類中,我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詞語的印象,提高詞語辨析的能力。
(二)詞義配對
詞義配對,即指尋找近、反義詞,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查工具書,在“詞語盤點”旁邊批注詞語的近、反義詞。這種方法往往耗時較長。建議教師有針對性地挑選一些讓學生去找,而不要每個都找。
另一種是在“詞語盤點”中就能找到相關(guān)詞的近、反義詞。如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詞語盤點”中,“隱蔽”和“隱藏”就是一對近義詞,這樣兩個詞“手拉手”一起學習,效率更高。
還有一種是教師提供一些詞語給學生,讓他們從“詞語盤點”中找到這些詞語的近、反義詞。這個活動,思維含量較高,讓學生覺得有挑戰(zhàn)性,比較受學生歡迎。如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我們就可以設(shè)計這樣的練習。從“詞語盤點”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成熟(幼稚),寂靜(喧鬧),收留(驅(qū)逐),乖巧(淘氣)。
找近、反義詞,讓學生不僅記住詞語,拓展詞匯量,也能進一步理解詞義,是一種簡便有效的鞏固詞語的好辦法。
(三)詞組搭配
詞語是句子的最小單位,它必須在語境中,才會活起來。所以,我們在教學生認識詞語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學習詞語的使用常規(guī),即明白它一般可以跟哪些詞語搭配。這樣積累下來的詞語,才是有土壤的,才會扎根,才有生命力。所以,我們常常進行詞語搭配練習。比如筆者在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詞語盤點”中,設(shè)計了這樣的練習:杰出的( ),設(shè)計( ),艱巨的( ),勉勵( )……
在答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到課文中找依據(jù),也可以聯(lián)系課文閱讀經(jīng)驗填寫,使這些詞語的使用范圍廣起來。這些短語的形成,為學生進一步準確地使用詞語寫句子,掃除了障礙。
(四)詞語具象化
對于一些含義特別豐富的詞語,我們可以讓它們更具畫面感,把詞語細致地描摹出來。比如學了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詞語盤點”后,可以讓學生描述一下車夫“飽經(jīng)風霜”的臉是什么樣子的,這樣學生對這個詞語的印象會十分深刻。又如可提問“張冠李戴”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能否舉個例子來說明。學生在這樣的說話中,理解了這個詞,同時也進行了積累。
我們也可以逆向?qū)W習詞語。比如,同學或是教師說詞義,讓大家來猜詞語。這也是一種有意思的詞語積累方式。
以上這些方式,一開始由教師領(lǐng)路,慢慢地,學生自己也會琢磨出門道來,他們在預(yù)習的時候,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秘密”了。這樣,當學生主動來交流的時候,教師就輕松了。顯然,這種交流和反饋的方式,比單一的聽寫有趣得多,學生也喜歡得多。
三、創(chuàng)設(shè)表達場景,讓詞語有效運用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要讓“詞語盤點”中的詞語真正“活”起來,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shè)一些表達場景,搭建讓學生運用詞語的平臺。常用的比較好的方式有如下這些。
(一)以課文為憑依
我們可以讓學生運用“詞語盤點”中的詞語來復(fù)述課文內(nèi)容。這樣,學生既復(fù)習了課文內(nèi)容,又能鞏固詞語,進行了有效的說話練習。
如教學完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后,讓學生用上“詞語盤點”中的詞語來評價一下他們眼中的藺相如和廉頗這兩個人物。這樣一來,學生自然而然地會用上“無價之寶、理直氣壯、完璧歸趙、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負荊請罪、同心協(xié)力”等詞語,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借用“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看圖說話。比如學生對《草船借箭》一課的插圖進行看圖說話時,就會自然地用上“擂鼓、吶喊、自有妙用、神機妙算”等詞語。
(二)以生活為舞臺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利用電子設(shè)備,把詞語運用引向生活這個更加廣闊的舞臺。比如,學習了六年級下冊第一組“詞語盤點”后,教師布置學生去生活中尋找符合詞語意境的畫面,并把它拍成照片,上傳到班級微信群。學生會拍下“專心致志”“狂風暴雨”“驚心動魄”“養(yǎng)尊處優(yōu)”等畫面(生活中找不到的,也可以搜索網(wǎng)頁尋找)。這樣,學生尋找畫面的過程,就是理解詞語的過程。接下來,教師要求學生給這些畫寫上近百字的說明,再相互交流。于是,一個個詞語變成一幅幅畫,再變成一段段話,通過生生互動,一個人的收獲變成更多人的收獲。這種學習方式,特別有趣。
我們也可以規(guī)定學生用上“詞語盤點”中的詞語來寫一段話。比如,學習了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后,試著來寫寫家中的小動物。學生在任務(wù)驅(qū)動下能主動地選用詞語,再加上寫小動物自由度較大,因此他們并不覺得難。
更有意思的是,我們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詞語,讓他們編個故事。學生最喜歡聽故事,講故事。雖然這樣編出來的故事會有一些荒誕,但這種學習卻是主動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以課外閱讀為契機
我們經(jīng)常進行課外閱讀推薦,但閱讀交流時卻很少強調(diào)可適時用上“詞語盤點”中學過的詞語。其實,如果能關(guān)注這一點,學生就能創(chuàng)造精彩。
比如,筆者推薦學生閱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交流時倡導學生用上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詞語來說話。學生說:“查理是一個善良的小男孩,他抽中了金獎券,獲得參觀旺卡的巧克力工廠的資格。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沸騰起來。查理和其他4個幸運者來到這個已經(jīng)15年沒有人來過的古怪工廠,參加一場神秘莫測的冒險。廠中的奇景讓他們應(yīng)接不暇……”
總之,“詞語盤點”不能復(fù)雜化,也絕不能簡單化,更不能邊緣化。我們應(yīng)該認真?zhèn)浜藐P(guān)于“詞語盤點”的課,讓詞語盤點簡約而不簡單。這樣,這些“詞語珍珠”會串成一串美麗無比的珍珠項鏈。
(浙江省慈溪市庵東鎮(zhèn)中心小學 31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