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拉++段平
每年的5—8月正是荔枝上市的季節(jié),不知有多少人對它又愛又恨,愛它的甜美,恨它的燥熱。要品嘗,必先冒著隨時喉嚨痛、牙肉腫脹、爆痘爆瘡的危機。這期我們找來中醫(yī)及營養(yǎng)師解答吃荔枝前要留意的事!
吃荔枝為什么會上火?
中醫(yī):中醫(yī)學認為荔枝屬于甘溫,跟榴蓮、龍眼一樣均是熱性水果。荔枝主要營養(yǎng)于心肝脾,有補氣血、散寒、保身體作用,但荔枝多吃易“上火”,一些陰虛不足、虛火偏旺體質的人不宜多食用;反而寒底體質人士,接受能力會好一些,多吃幾顆也不怕。
每日限吃幾顆?
中醫(yī):一般人不要吃超過300克,約十幾粒。如果吃多幾粒,就出現(xiàn)口瘡,就表示多是燥熱人士。
營養(yǎng)師:建議大家每日進食兩份水果,一份水果即網(wǎng)球大小分量,或即半杯切粒水果,以荔枝為例,一杯十粒已算兩份,但一般大家進食荔枝都不會只吃十粒。
真上火后怎么解決?
中醫(yī):可以用湯水去補救,如綠豆薏仁湯,綠豆清熱,薏仁去濕,可以清除荔枝的燥火。另外,還有蓮子百合湯也很合適,蓮子清火,百合滋陰,如吃完荔枝第二天出現(xiàn)喉嚨痛,爆瘡,可以煲這兩種湯來解救一下。另外,也可同時吃一些相對溫和生果,如奇異果、蘋果、菠蘿,可以清一清熱,又或者荔枝配合西瓜成水果配搭,理論上可以做到中和作用。
吃荔枝真的會胖?
中醫(yī):10粒荔枝有125卡路里、31克碳水化合物,相等于2/3碗飯或 2片面包。在31克碳水化合物當中,有29克來自果糖,以水果來說,荔枝的升糖指數(shù)算高水平,多吃會容易發(fā)胖,另外,更不建議糖尿病病人吃太多荔枝,因為會令到血糖急升。
飲用荔枝殼煲水可以降火?
中醫(yī):中醫(yī)學說如果生果的肉是溫性、熱性,其皮則屬寒,所以說以荔枝殼來煲水飲,有一定效用,但要注意荔枝的皮殼本身不干凈,記住要沖洗干凈然后才拿來煲,一般煲半個小時便可。如覺得接受不了,建議都可飲用綠豆薏仁湯及蓮子百合湯。
荔枝浸鹽水可以降低熱氣?
中醫(yī):是有一定效用,將荔枝殼去后,浸泡鹽水十多分鐘,吃時沖走表面的咸味便可。鹽在中醫(yī)學說屬于咸寒,陰性,荔枝容易上火,用些陰性食物去處理,可以降低上火。
營養(yǎng)師:一般鹽的分量添加2至3克即可,食用沖洗后的荔枝以不覺得有咸味為適宜。這種食法會吸取額外鹽分,有可能導致短暫水腫,血壓高及腎功能欠佳者要留意。
以荔枝為食材烹制食物,營養(yǎng)會否有轉變?
中醫(yī):一般與其他食物混合煮過,荔枝的燥熱會減低一點,而用來烹制也有好處,因為數(shù)量也不會多,吃完后燥熱問題也不會太大。
營養(yǎng)師:水果加熱煮過,營養(yǎng)會流失,所以應在烹調過程中最后再放荔枝,快煮一會便上碟。
荔枝是否是水果中的“燥霸”?
中醫(yī):也不是,在夏天常吃的龍眼、榴蓮都是屬燥熱,芒果就是濕熱。論易上火,常用作中藥藥膳的龍眼比荔枝更易,但可能荔枝容易入口,一吃就停不了,而龍眼就相對不會,所以感覺上荔枝比龍眼易上火。如以同等分量來計算,龍眼的燥勁比榴蓮更高。
綠豆薏仁湯
材料:綠豆,薏仁各70 克,冰糖 適量
1. 薏仁及綠豆洗凈后,用清水浸泡隔夜。
2. 鍋中涼水,倒入綠豆和薏仁,開水的用量以沒過綠豆2、3公分為好,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開花。
3. 最后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百合蓮子湯
材料: 百合30 克, 蓮子30 克,銀耳20g,冰糖適量
1. 洗凈浸泡各種材料1 小時。
2. 蓮子去心,與百合、銀耳一起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加入冰糖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