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60載植樹故事染綠校園

      2017-06-15 16:56范少杰
      綠色中國 2017年6期
      關鍵詞:衢州二中綠化

      范少杰

      對于城市而言,植被覆蓋率,是彰顯一座城市人們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衡量這座城市生命力的一個指標。校園又何嘗不是?有人說,走進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學就能感受到一種情意。而這一種情意,定少不了蓬勃在枝頭上的明媚蔥綠。

      有著60多年辦學歷史、占地300多畝的衢州二中,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樹多、安靜、空氣好,是個值得安放書桌,靜心讀書的好地方。

      穿行在儒風習習的校園,掛著樹牌的古樹、名花到處可見。學校操場邊有一棵黃檀,已有170多年樹齡,號稱鎮(zhèn)校寶樹。靠近宿舍區(qū)有棵短葉羅漢松,樹齡120多年。

      一江清水,鷺鳥齊飛,以“博聞貓”、松鼠為代表的野生動物隨意在校園里游蕩,與師生和諧相處。

      學校圖書館后的樹林里,藏著一幢蘇聯(lián)風格的古樸教學樓,這是建校時的第一批建筑,像這樣上了歲數的老房子,校園里還保留了四五處。這些老屋寂靜不語,就像專心做學問的老先生,昭示著師生清靜治學、一心求學,給校友們指引了回家的路。

      這座綠意校園默默承載著在這里生活過的人們,對一座校園無法割舍的情感以及不斷的鄉(xiāng)愁,細訴著一座綠意校園的故事。

      撿種子,翻山越嶺采集苗木,移植爬山虎……一起感受,這座校園的追綠史。

      藏在每棵樹后的故事

      誰也想不到,今天濃密綠蔭掩映下的衢州二中,在1953年建校前,校址所在地浮石堆亂墳成堆,荊棘叢生,荒草遍地,滿目荒蕪,校園里幾乎沒有樹。

      二中的綠,離不開一代代二中人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和持續(xù)不斷植綠的傳統(tǒng)。

      1954年,建校之初,學校以每棵1元錢的價格從杭州采購了500根大拇指粗細、一人多高的法國梧桐樹苗,發(fā)動第一屆高一學生栽種在學校大路邊和操場四周。學生們細心地用樹枝把樹苗支撐保護起來,風雨襲來時,同學們常冒雨跑出來護樹。而今,圍在操場四周的法國梧桐樹已經一人可抱了。

      上世紀60年代,衢州二中原校長王毅生號召全校師生植樹,用綠樹美化校園,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植綠傳統(tǒng)。學生的入學通知要求帶鋤頭一把,學校每周有勞動課。學校師生堅持不懈植樹造林,育花種草。王毅生校長帶領有關人員選擇綠化樹種,規(guī)劃綠地。在他帶領下,1966屆4個班級同學在高一時,利用農忙假期在學校行政樓前挖了一口池塘(后命名為“雅池”),所挖泥土用于修筑學校圍墻。

      1964年,王毅生校長指定方延生老師負責學校綠化。學校沒有專門用于綠化的錢,方延生老師動腦筋,四處尋找便宜的甚至免費的苗木,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不斷為校園增綠。

      學校里種下的法國梧桐一直沒有修剪過,枝條雜逸,樹形散亂。方延生老師了解到,巨化公司剛建設好,需要大批綠化苗木。他和巨化園林大隊聯(lián)系,請他們無償幫助修剪400米跑道周圍的法國梧桐樹,作為交換,將修剪下來的枝條送給他們用于育苗。

      1964年,學校從柯城區(qū)華墅林場獲贈一批香樟樹。方延生老師每天早上6點多出發(fā),拖著平板車去六七十里路外的華墅林場一車車地拉樹苗。一個多月時間里,運回二三百根樟樹苗。

      上世紀60年代末,龍游寺后公社有個農場停辦,農場里剩下一批雪松沒有人要。學校買了下來,并請衢州機場派卡車拉了三四車?,F(xiàn)在學校食堂門口的那批雪松就是1982年左右移植過去的。學校行政樓后的一棵雪松是上世紀70年代從學校隔壁的漁業(yè)大隊買回來種下的,當時只有不到一個小孩拳頭那么細的樹,現(xiàn)在已經高過兩層樓了。

      學校里的銀杏樹,大多來自孔氏南宗家廟。上世紀70年代,方延生老師趕天亮之前,去孔氏南宗家廟撿拾銀杏種子回來繁殖。有一次,方延生出差去江西玉山,在玉山招待所看到有種樹的樹形很漂亮,種子掉了一地。方老師找到招待所管理人員,打聽到這樹名叫喜樹,就問是不是能把掉落在樹下的種子帶回家。得到肯定回復后,他用掃把掃了一大堆,用衣服包著抱了回來。交給學校團委組織學生繁殖,并種在操場看臺西北面,取名“清風林”。

      當時的衢縣林業(yè)局也送來川蓮、柳杉、檫木等很多樹苗。到上世紀70年代末,學校里樹木已經頗為繁茂了。因為學校綠化工作做得好,學校還被作為綠化造林典型,經常迎來兄弟單位參觀學習。

      校園里原先荒廢的墳磚用來修砌花壇和圍墻;四處找苗移植栽培成林;校園綠意就這樣星星點點濃密起來。年復一年,因著師生們愛綠、護綠的情誼,一棵棵樹木就這樣與這里結緣,蔓延為一片滿目蘢蔥的綠洲。

      一枝一葉總關情

      二中的綠,離不開師生們的精心呵護。學校生物教研組老師們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加入到校園綠化中來。學校里的桂花最早購自萬田鄉(xiāng)王家,生物教研組老師組織學生成立果木嫁接小組,用女貞作為砧木嫁接繁殖了一批桂花。以后,學校綠化就用上了自己扦插繁殖的桂花苗。

      生物教研組的方應珊老師利用假期,和方延生老師一起到柯城區(qū)石梁張溪等地山里挖來竹柏、木本紅茅、紫色杜鵑花、草烏傷藥、苦櫧、十大功勞、六月竹等植物。這些植物計有百余種,都種植到了學校植物園內。

      衢州二中的老師們都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校內的樹木。校園里的木蘭樹是方應珊老師去山里采回來的樹苗繁殖起來的,方老師還特地給這棵木蘭樹取了名字“千山木蘭”。

      1965年春,為了擴大校園綠化面積,增添綠化樹木品種,生物教研組方應珊老師牽頭合議,提出方案,學校派徐萬倫老師去杭州天目山林場(西天目山)采集名貴樹種苗木。徐萬倫老師翻山越嶺,一路風塵,在林業(yè)專家的指導下,采集到20多種名貴樹種苗木,如金錢松、銀杏、柳杉、馬尾松、桂花樹等。他把這些樹苗用麻袋小心翼翼捆扎好,既怕折了,又怕?lián)p了,一路肩挑背扛,歷經挫折,終于將這些“寶貝”毫發(fā)無損地運回學校,種在校園里培育。現(xiàn)在學校圖書館后面、校史陳列館西邊綠化地里的金錢松樹種,就是當年徐萬倫老師從天目山引進的。2017年4月,學校為離退休教師辦祝壽會,學校請老師們選校園里自己喜歡的角落拍照留念。徐萬倫老師就手捧鮮花站到了已經高過屋頂的金錢松樹下。

      上世紀80年代,時任校長張金鏘從國外考察回來,將國外在樹下種植草坪、開展立體綠化的理念帶到校園里。學校從江蘇買回兩個平方馬尼拉草用于校園綠化。最初在行政樓前面試點,通過花工的精心培育,校內綠化不久就種上了馬尼拉草,還有剩余的用于以綠養(yǎng)綠。社會上很多單位都來學校購買草皮,在市內頗有影響,衢州機場的草地就是從學校里拿的草皮。

      學校還從金華師專要來了一批菊花苗,扦插成功后,在學校舉辦了面向社會的菊花展。800多盆不同品種的菊花爭奇斗艷,幾乎一售而空,當時售出菊花的錢都用于補貼學校的苗木采購費用。

      校園里的綠,離不開花工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呵護。15年前,花工王征明發(fā)現(xiàn)教師公寓員工宿舍后面,一排十多棵十多年樹齡的桂花樹出現(xiàn)葉子發(fā)黃情況,而且越來越嚴重。他發(fā)現(xiàn)那里的地面比較潮濕,熟知桂花有喜干怕濕特性,判斷是因為樹根長期浸泡在水里導致的。找人將桂花移植到了其它地方,不久,這些桂花樹就恢復了生機,現(xiàn)在桂花樹徑已經超過15厘米。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方應珊老師開始為校園里的樹掛自制木質樹牌。上世紀90年代,方應珊老師又制作了白色的鐵皮樹牌,用黑漆寫上更詳細的樹名信息。再后來,學校又更新過一批樹牌。2017年,校園里掛上了最新一代樹牌,通過手機掃二維碼就能聯(lián)通百度,方便師生、市民更全面地了解和樹相關的知識。四代樹牌內容一次比一次充實。樹牌,成為一代代學生和來訪者學習校園內豐富植物知識的直觀教學資料,讓二中成為一座隨時可以學習生物知識的植物園。

      藏進樹里的回憶

      今天的衢州二中校園因一代代二中人堅持不懈的植綠而美麗。學校曾被省內媒體稱為“浙江最美重點高中”,2016年,學校入選浙江省教育廳授予的“浙江最美校園”。校園里有品種多樣,數量繁多的樹木,但對不同年代的二中學生來說,留在他們記憶里的回憶因年代差異各有不同。

      解放后,曾經風靡一時的法國梧桐是我國的主要行道樹,也是建校之初衢州二中校園里主要的景觀樹。學名懸鈴木的法國梧桐具有遮陰面積大,生長迅速,適應環(huán)境能力強,善于吸收有害氣體等作用。但因為法國梧桐容易生蟲害,飄絮對師生健康有影響,1986年和1987年,學校把東、中、西三條大道的行道樹由法國梧桐替換成了大苗廣玉蘭,當時種下共549株,成活率達到95%以上。上世紀80年代,樟樹又逐漸替代了廣玉蘭成為學校行道樹。建校后數年間全校師生種植的樹林,大多數已經更換。

      校園里除了樹木,在很長一段時期還種過農作物。學校創(chuàng)建后15年間,住校學生每日菜金才0.10元。為了解決蔬菜自給,改善學生伙食,也為了提供勞動基地,學校利用空地,辦起了農場、畜牧場。蔬菜種植面積30畝。學生勞動時間列入課程表,高中每周8小時,初中每周6小時。各班除了種植糧棉油作物和蔬菜外,還進行種植試驗。1970年,學校將校園內可以種植土地改造為水田,種植水稻。學校里還建造了抽水機渠,校園內筑西、南兩大渠道,從衢江抽水灌溉校園內高地和數十畝水田。校內還種植了大豆、大麥、小麥和棉花等。當時,學校把收獲的棉花賣給國家,換來紗布做成蚊帳發(fā)給學生使用。種植的番薯等農作物交給食堂補貼學生的餐費。幾年后,學校又將水田改為90畝桔園。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校園里的樹木主要以經濟樹木為主,當時學生的社會實踐記憶和樹木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1978屆女學生種有成片的茶樹,取名“三八茶園”。1979屆學生中有“青年林”刺杉1000多株。1980屆初中少年先鋒隊員,種有“我與樹比成長”樹林。1980屆高二(2)學生,種有“雷鋒林”刺杉1000多株。許多班級都營造“畢業(yè)紀念林”。

      從1980年開始,學校營造果園、苗圃,以提高經濟效益,以彌補學校經費不足。經過幾年努力,先后種植椪柑、蜜柑、胡柚、刺杉、水杉、茶樹、香樟等經濟林。1998年后,隨著學校建設規(guī)模迅速擴大,學校農場停辦,柑橘園退出校園。

      2003年上半年,學校種植草坪2.9萬平米。生物教研組老師成立花卉栽培、果木嫁接小組,還為兄弟學校師生提供實習場地。為團市委提供茶樹千余株,供綠化爛柯山景區(qū)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90年代,學校從杭州引進了爬山虎,種在博文樓和校內其他建筑周圍,夏天到來,滿墻便被綠葉覆蓋。風吹過時,爬山虎墻上厚厚的葉片在陽光下隨風擺動,猶如波浪此起彼伏,在抵御熱浪同時也起到了立體綠化的作用。

      經過一代代二中師生的栽培、護養(yǎng),當年的小樹苗與二中一起茁壯成長,現(xiàn)已根深葉茂、綠葉成蔭。到了秋天,天高氣爽,銀杏樹上金黃色的葉子與累累果實相映生輝,一眼望去非常漂亮,成為校園一道美麗的景觀。再加上金錢松、桂花樹等其它樹木花草搭配,感受到更精致的綠化景觀,既提升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又彰顯校園文化內涵。

      把綠意寫進入青春

      學校豐富的生態(tài)資源為學生提供了生物學習資料。到上世紀80年代,校內光種子植物就有400多種,繁多的植物又直接或者簡介哺育了校內的各種昆蟲、蛙類、爬行類、鳥類和小型獸類。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鞏固書本知識,生物組老師們在方應珊老師帶領下,從1987年開始辦起了“生物知識窗”。

      “生物知識窗”設有“生物專題介紹”“中草藥常識”“考考你”“生物題詩”等欄目?!吧镏R窗”從1987年到1992年,共舉辦了109期。它把書本知識和校園生物緊密結合起來,使書本知識和校園生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

      2010年2月,學校把握時代趨勢,提出“打造綠色校園,踐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將“綠色低碳校園”納入特色校園文化,把生態(tài)文明教育納入正常的教學管理,構建了“必修課滲透、選修課強化、活動課參與”的教學網絡,樹立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

      在每年不斷增加校內樹種同時,學校就地取材,以校園內的植被為樣本,精心編寫了《衢州二中校園植物檔案》《綠意無言》等校本課程,并開設《二中植物園》《常見植物的識別與標本制作》等選修課。其中,劉春生、劉惠震2位老師和花工王征明,3人合作2年,于2013年出版的《衢州二中校園植物檔案》,找到樹木161種,圖文并茂,很受歡迎。學校每年植樹節(jié)、世界地球日、世界環(huán)境日,都組織師生開展植綠等相關生態(tài)主題活動,踐行低碳理念。學校還通過講座、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國旗下講話、申報“綠色行動實驗班”、評選“節(jié)儉寢室”、拍攝二中校園版《大禹治水歌》、指導學生開展生態(tài)文明方面的研究性學習、成立“綠色宣傳隊”等方式,提升學生生態(tài)文明素養(yǎng)。

      如今的衢州二中,校園里有了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tǒng),圖書館樓上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雅池里流淌著引自信安湖的湖水,師生們身體力行踐行低碳環(huán)保的理念,無意間融入了這片綠色中。

      在實施校園生態(tài)建設中,衢州二中意識到,清新而寧靜的校園環(huán)境、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特有的書香氛圍,除了讓人賞心悅目之外,更重要的還可以滌蕩心靈,讓人修身養(yǎng)正,市民向往的人文高地、精神高地可以為游客提供獨特的旅游體驗。

      2016年,當衢州吹響“全域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號角后,衢州二中主動與區(qū)域發(fā)展同頻共振,發(fā)揮優(yōu)勢,謀劃校園變景區(qū)行動,開放校門與社會共享生態(tài)成果。市民只需經過簡單的預約和登記,都可以徜徉校園,分享這里的美麗環(huán)境。

      學校于2016年以景區(qū)的標準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整體提升。游客來到衢州二中景區(qū),不僅能看到參天的古樹,與鷺鳥和松鼠等動物親密接觸,還能在教育國際陳列室、校史館、創(chuàng)新實驗基地感受獨具魅力的校園文化,獲得嶄新的生態(tài)與人文體驗。目前,衢州市旅委已經將學校納入衢州市對外旅游宣傳的推薦景點。截至目前,已經有50余批游客近2000人次通過預約的方式享受到了衢州二中對接全域旅游的成果。

      光陰如輪,四季恒轉。在這座60年來日漸被綠意包圍的校園里,人來人往。人們在轉身離去前,總會在不經意間被校園里的綠意熏染,不間斷地書寫一個個與綠色相關的生態(tài)故事。綠色,不光成為了一座校園的基色,更深深浸潤為這座校園里每個師生的人文底色!

      猜你喜歡
      衢州二中綠化
      衢州爛柯山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霍邱縣教師書畫作品選登
      高中計算機學習中的數列求解辦法
      我愛綠化
      沙湖立交綠化
      衢州風物志
      小猴栽樹
      汉阴县| 东莞市| 阆中市| 五河县| 陆良县| 邹城市| 娄烦县| 丰顺县| 德格县| 盐边县| 青铜峡市| 保康县| 大冶市| 资兴市| 文昌市| 彭州市| 布拖县| 芒康县| 遵义市| 九龙坡区| 武清区| 遵义市| 宁远县| 广宁县| 望都县| 浪卡子县| 麻江县| 屯门区| 凌海市| 甘洛县| 永丰县| 克东县| 洪泽县| 理塘县| 黑水县| 阳曲县| 哈巴河县| 罗山县| 新龙县| 伊宁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