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莎翁用瘋癲作偽裝,表達了很多隱藏的真相。李爾精神錯亂后,對虛偽和不公進行了強烈的批判,喪失理智的傻瓜不斷向揭露人們忽略的道理。瘋癲和理智在這部戲劇中互為補充,展示了濃重的人文關(guān)懷。
關(guān)鍵詞:理智;瘋癲;人文關(guān)懷
作者簡介:馮愛偉(1992.4-),女,河北唐山人,天津外國語大學(xué)2015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美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J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5--01
引言:
瘋癲是莎翁戲劇的共同主題。精神錯亂被用來描繪人物的悲劇和自我毀滅,展現(xiàn)隱藏的真相,人物靈魂的閃光點,從而增強戲劇的感染力。
一、傻瓜——-亂世中的智者
傻瓜是一個喜劇式人物,他在戲劇中似乎并沒有什么存在感。莎翁沒有給出任何關(guān)于他的身份或背景的介紹,也沒有人注意到他什么時候消失。然而這樣一個相對隱形的角色,實則對戲劇的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
乍一看來,傻瓜是一個智商不足,濫竽充數(shù)的角色,他一出現(xiàn),就給了坎特一個帽子:“我也來雇他吧,這是我的帽子”(Shakespeare 22)他不懂人情世故,阿諛奉承,總是單純的表達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而且這些無時無刻的坦白和有時未免唐突的瘋話,讓他總被人戲弄和欺負。但是,如果我們細細琢磨傻瓜的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里面另有深意。在他一出現(xiàn)即說破了李爾真實的情況,昔日的國王已經(jīng)一無所有,他奉勸肯特跟隨這個國王不會得到絲毫好處,只會讓自己變得和戲耍的小丑一樣,被大家嘲笑耍弄。在肯特對自己的勸說不為所動之后,他依舊善意的提醒肯特:“有的要比露出來得多,你知道的別盡量說,出借不可多于你所有,能騎馬時莫要徒步走,多聽而不可太輕信,賭注不可過于野心,莫縱酒,莫宿娼,足跡不可出戶堂,你再數(shù)你的那二十,就將不只是個雙十。”(Shakespeare 23)言多必失,不顯山不露水,不要沉迷于賭博嫖娼,句句中肯,看似沒有任何邏輯,但實際上包含人生的大智慧。
傻瓜還有其重情重義的一面。在肯特被女兒背叛,走投無路時,傻瓜不愿一走了之,“為謀利才來投效的人,形式上像是左右追隨,一下雨他就要卷行李,撇下你在風暴里倒霉,但是我不走,傻子要停留,讓聰明人高飛遠引,逃走的臣仆才是傻子,我這傻子倒真不是惡棍”(Shakespeare 55)傻瓜雖然看破了李爾的處境,但依然愿意追隨他,比那些理智的勢利小人更加值得贊頌。
傻瓜是戲劇中的智慧擔當。他瘋癲的外在給他罩上了一層安全的保護傘,讓他可以無所顧忌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揭露社會的虛偽和冷漠。在李爾榮耀加身時,他敢于直言道破他的不足之處;當李爾落魄潦倒時,他依然陪伴左右,不離不棄。他雖然看似不羈,卻大智若愚。
二、李爾——亂世中的評論家
在《李爾王》中,李爾被兩個女兒依次逐出了宮殿,他不能接受如此殘酷的現(xiàn)實?!八奈ㄎ要氉鸬奶煨砸呀?jīng)不能再控制高娜麗和里根,他對不知感恩的憤慨,他對人那孩子般的信任如此公然地被背叛,他對克迪莉婭所做的不公正待遇的悔悟,他內(nèi)心的掙扎,向貪婪的女兒報仇,卻無疾而終的憤怒--都造成了他最終的瘋癲”(Bali 88)。但是,在他瘋癲之后,他接受了暴風雨的洗禮,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曾體會的貧民百姓的疾苦:“赤貧的人們,不管你們是在哪里,你們?nèi)淌苤L吹雨打,你們的光著的腦袋,沒填飽的肚皮,襤褸洞穿的衣裳,如何能在這樣天氣中保護你們呢,啊,我是太不留意民間疾苦了,豪華的人,吃點藥吧,你來嘗受貧民所嘗受的,你就會把你的過度的供養(yǎng)分給他們一些,表示上天是公道的?!保⊿hakespeare103)喪失理智的李爾對貧民有了同情之心,明白了底層人民的艱辛,但卻只能默默的祈禱,做一個無力的批判者。
瘋癲之后的李爾開始抱怨世間的虛偽與不公:“在這種地方你便可以看出權(quán)勢的模型,在權(quán)位中的狗也可以服人……給罪惡穿上金甲,公理的利劍便不能刺傷;給罪惡披上破衣,小小的一根干草就可以刺穿……”(Shakespeare 209)荒原上的李爾已經(jīng)失去了權(quán)勢的外衣,他身著茅草,與乞丐無異;被兩個女兒拒絕,失去了父親的尊嚴,不君不父的李爾已經(jīng)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在莎翁的劇作中,瘋癲總是和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瘋癲就是“已經(jīng)到場的死亡”(Foucault 12)瘋癲之后的李爾不屑與虛偽和狡詐的世界同流合污,也沒有能力扭轉(zhuǎn)那些毀滅他的力量,在獲得克迪莉婭短暫的陪伴之后,安然地離去了。生命的結(jié)束使人生擺脫了瘋癲,但瘋癲仍然超越了死亡獲得了勝利。
結(jié)語:
傻瓜和李爾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但兩者都閃爍著人性的光芒。傻瓜生來就喪失了理智,但他的眼睛很尖銳,會看到常人忽略的東西,并善意的提醒其他人。李爾失去理智后,逐漸找回了自己人性的關(guān)懷,對虛偽和權(quán)勢進行了批判。瘋癲是我們研究莎翁戲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瘋癲與理智我們看到莎翁的人文關(guān)懷。
參考文獻:
[1]Bali, Shweta. “Mechanics of Madness in Hamlet, Macbeth and King Lear.” IUP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Vol.9 (2014). 81-92. Print.
[2]Foucault,Michael.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London:Vintage. 1988. Print.
[3]Shakespeare, William. King Lear. Oxford UP. Oxford. 1994.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