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蘭
相比起各大汽車品牌尤其是中國品牌的大手筆收購和全球化擴張,通用汽車這半年來的行動有些詭異。
從3月出售歐寶品牌至今,收縮歐洲市場、退出印度市場、在南非和美國大規(guī)模裁員轉讓業(yè)務……通用汽車似乎開啟了一場“去全球化”的大收縮。在全球范圍逐步掃清邊緣或負債資產后,通用汽車開始專注主要盈利業(yè)務和區(qū)域,并同時加大投入研發(fā)未來環(huán)保汽車技術。
表面看,這是一場業(yè)績倒逼下的業(yè)務調整,但實際上,通用汽車的謀算和野心遠不止于此。
以退為進
始建于20世紀初的通用汽車,上一次大規(guī)模調整還是2008年,當時的國際金融危機中,通用汽車也未能幸免,一度面臨破產風險。
不過由于公司體量過大,一旦破產會對社會帶來重創(chuàng),美國政府為其提供了總額約500億美元的過橋貸款,幫助通用汽車渡過了難關。2009年通用汽車重組再出發(fā),2010年重新在納斯達克上市并在同年實現(xiàn)盈利。
8年后,這個百年車企的重組調整再次啟動。
2017年5月22日,通用汽車宣布將在2017年底停止在印度銷售雪佛蘭品牌汽車(通用目前唯一在印度的運營品牌),原有工廠所生產汽車將出口至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qū)。
一同宣布的調整還包括退出南非市場,通用汽車將把其在南非與五十鈴公司合資的企業(yè)中的股份全部轉讓給五十鈴公司,而且,雪佛蘭品牌同樣會在2017年底退出南非。
3天后,即5月25日,美國媒體報道,通用汽車公司計劃對其位于新加坡的國際運營總部進行裁員,裁員總數(shù)約為130名。據(jù)報道,包括這次裁員在內,以上三項調整將為通用汽車每年節(jié)約出1億美元的開支。
在上述調整之前,通用汽車還宣布了一項收縮計劃。2017年3月6日,通用汽車宣布進一步收縮歐洲市場,具體方式是將旗下主打歐洲市場的歐寶與和沃克斯豪爾品牌以13億歐元價格打包出售給法國PSA集團。
同時被售出的還有通用汽車金融的歐洲業(yè)務,售價約9億歐元,通用汽車之后將以持有PSA股份認股權證的方式參與此業(yè)務的收益分成。
這個決定面臨名和利的重大權衡。2016年,歐寶與沃克斯豪爾兩個品牌在歐洲的銷量占通用全球銷量的12%,如果沒有了這兩個品牌,2017年通用將很難進入千萬銷量陣營,全球第三的銷量排名也會花落他家。
然而,通用汽車全球總裁丹?阿曼顯然是位務實的管理者,相比于紙面上的銷量排名,她更看重盈利。而從2009年通用破產重組開始,歐寶汽車已連年虧損,總計約90億美元。2016年歐寶虧損約2.57億美元,2015年歐寶虧損約8億美元。
丹?阿曼在巴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這樣做(出售歐寶和沃克斯豪爾)可以立刻提升通用汽車的整體業(yè)務狀況,給股東更高的回報。同時能夠讓我們更加集中精力和資源在核心業(yè)務和新技術投入上。”
只留搖錢樹
通用汽車目前在全球的兩個市場大區(qū)分別為中國、美洲(主要是美國)。2016年,通用的銷量和盈利增長的維持均仰仗中國市場。在中國,通用汽車旗下品牌的銷量位居第二,僅以12萬輛之差位于大眾集團之后。2016年,通用汽車全年利潤為125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中國市場的利潤約為20億美元,為通用汽車貢獻了約16%的盈利。
在歐洲、印度、南非一系列“快刀斬亂麻”式的“去死角”后,通用汽車在全球的業(yè)務完全聚焦于中國和美洲這兩大市場。不難看出,除了其大本營美國和其南方近鄰外,中國這個大洋彼岸國家成為唯一的外來客。
但這個大蛋糕的情況并不樂觀。
2017年第一季度,通用汽車的全球利潤上漲了28%,達到34億美元,利潤率也微幅增長。然而,這樣的增長卻與兩大搖錢樹之一的中國市場沒有多大關系。據(jù)通用汽車的一季度報表,其于2017年一季度在中國所獲利潤同比下滑了約3.5%。這樣的下滑其實早已開始顯現(xiàn),2016年通用汽車在華利潤下跌約4%,凈利潤率也下滑了0.8%。
這樣的下滑與其零售量的下滑有直接關系,通用汽車在華的利潤有多個來源,其中包括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和進口車品牌凱迪拉克等。對于目前自主品牌占有率日趨增強,價格競爭愈發(fā)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通用汽車的優(yōu)勢不再明顯。
位居國產SUV和MPV等細分市場前列的上汽通用五菱,雖然銷售成績依然不俗,但也出現(xiàn)了近1%的下滑。
回望通用汽車的大本營美洲地區(qū),似乎也不容樂觀。
美國汽車市場進入了自2009年銷售低谷后的又一次銷量下滑階段,通用汽車也未能幸免,且更嚴重些。
由于美國油價下跌,美國市場重現(xiàn)對大型車的消費熱情,輕型轎車占據(jù)半壁江山的通用汽車因此陷入困境。據(jù)報道,2017年5月初,通用汽車的庫存達到了其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其他車企的庫存則相對平穩(wěn)。
通用汽車針對此境況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17年5月31日,通用汽車宣布將其位于密歇根州的變速箱工廠的生產班次從兩班制減少至一班制;2個月前,通用汽車減少了其在底特律工廠的班次,并裁掉了近1300名員工;4個月前,通用汽車減少了洛茲敦工廠和蘭辛格蘭德河工廠的班次,并裁掉了2000名員工。
受此影響,通用汽車的股價已從1月份的38.38美元最高點跌至5月底的33.93美元,跌幅達11.6%。
綜合來看,在“快刀斬亂麻”后,通用汽車保留的兩棵搖錢樹依然前途坎坷,目前的東方不亮西方不明的情況不宜繼續(xù)下去,否則按照通用一貫的“甩包袱”做法,這兩個地區(qū)哪個都沒那么好甩。
投資未來?
通用汽車并不愿意用“收縮全球市場”來描述新一輪業(yè)務調整,在官方回應中,通用汽車將其定性為“應對行業(yè)的變革”。通用汽車計劃在保持現(xiàn)有傳統(tǒng)汽車業(yè)務的同時,在未來的個人出行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從目前公布的消息來看,通用未來在技術領域的重點將主要集中在輕量化技術和電動汽車。
輕量化技術是一個無論對傳統(tǒng)燃油汽車還是新興電動汽車都適用的技術方案。具體來講,是通過采用鋁或鎂等材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原有的鋼材料以及車身設計的改進來減輕車身重量,進而實現(xiàn)降低油耗、提高操控性和安全性,直至拓寬汽車內飾設計空間等目標。
在2017年的通用汽車中國創(chuàng)新成果會議上,通用發(fā)布了多項有關輕量化技術的成果,諸如通過新型材料的使用實現(xiàn)有關零部件重量降低20%,以及研發(fā)出的新型鑄造鋁合金在凱迪拉克旗艦車型中的應用等,顯示出了其在此領域的信心和野心。
然而,由于新材料的性能和長期使用數(shù)據(jù)不足,部分消費者尤其是中國消費者對其品質可靠性仍然存疑,需要以通用汽車為代表的汽車企業(yè)更多的知識普及和實驗結果來增強市場的認可度,否則輕量化技術恐會出現(xiàn)叫好不叫座的情形。
除此之外,通用汽車還對電動汽車市場虎視眈眈。
在歷史上,通用汽車曾經(jīng)出于短期利益而兩度終止了自身甚至整個汽車行業(yè)對于電動汽車領域的探索。
1911年,被稱為“創(chuàng)新之父”的美國人查爾斯·凱特靈發(fā)明了“電子啟動器”,替代了燃油車上的手搖曲柄,賦予了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同樣的駕駛便利性,也使得電動汽車失去了與燃油車競爭的唯一優(yōu)勢,迅速被后者全面取代。
讓這一技術迅速得以產業(yè)化應用的,正是彼時的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分公司的經(jīng)理亨利·利蘭,敏銳的市場嗅覺最終也幫助通用汽車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廠商之一。
1996年,由于以美國加州為首的多個州要求汽車廠商在1998年前必須有零排放車輛上市,否則將禁止其在本州運營。通用汽車應聲推出了其第一款量產的電動汽車EV1,但是續(xù)航里程僅為80公里左右,象征意義大于產業(yè)意義。
不過,通用汽車最終通過與其他廠商的聯(lián)合,說服州政府放棄了零排放的嚴格要求。在政府妥協(xié)后,通用汽車迅速放棄了EV1,并且將已售出車輛全部召回,直接銷毀。這一行為使得通用汽車在電動汽車的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劣跡。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今,在業(yè)績壓力和行業(yè)變革大勢下,通用汽車再次邁入電動汽車行業(yè)。2017年5月3日,通用汽車全球產品研發(fā)負責人馬克?羅伊斯對媒體表示,通用公司將成為全球首個銷售可盈利電動汽車的制造商。
通用汽車有信心銷售可盈利電動汽車的原因之一,在于通過推出廉價電動汽車,攤薄占據(jù)電池成本。根據(jù)行業(yè)統(tǒng)計,這部分成本占據(jù)一臺電動汽車整車成本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然而,通用目前主推的電動車雪佛蘭Bolt只在加拿大和美國的8個州銷售。而且,美國加州CarLab咨詢公司總裁埃里克·諾貝爾更是表示,幾乎所有電動汽車仍處于虧本賺吆喝的階段,如售價3.75萬美元的雪佛蘭Bolt,每售出一臺就虧損約9000美元。
在從全球定位轉向盈利定位后,通用汽車在太平洋兩岸兩大市場的現(xiàn)狀其實并不樂觀。以往缺乏誠意地涉足電動汽車市場的歷史,讓消費者對通用汽車此次的高調進軍多存觀望而不是期待的態(tài)度。
想要甩掉包袱的通用汽車,對未來看似有計劃、有野心,但是野心若無相應的恒心與實力相匹配,恐怕只會空得一個“虛榮心”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