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諧是東魏時期的名士,他學(xué)識淵博,口才出眾,常常作為東魏的外交使臣出訪南朝,其辭辯風(fēng)采轟動江南,令人傾倒。
其實(shí),李諧是有生理缺陷的:一是有些跛足,二是脖頸上長有一個肉瘤,三是有一些口吃。
這就奇怪了,一個口吃之人怎么會口才出眾且善于外交辭辯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善于掩飾”。
原來,針對自己的三大缺陷,李諧極其注意掩飾,一貫堅持“二慢一仰”的做法。為了掩飾跛足,他走路徐行,使步履沉穩(wěn);為了掩飾口吃,他說話意在口先,慢條斯理,使口齒清楚,擲地有聲;為了掩飾脖頸上的肉瘤,他就仰臉講話,使肉瘤隱于衣領(lǐng)內(nèi)。
結(jié)果,慢,練就了他不急不躁、遇事沉著的性格;仰臉,給了他抬頭挺胸、胸有成竹的自信。于是,缺陷就像浮云一樣,飄到了天邊看不見的角落。
由于李諧善于掩飾缺陷,不僅可以正常生活,而且還可以擔(dān)當(dāng)國家使節(jié)這樣的重任,使其在社交場合游刃有余。
(作者趙盛基,選自《生命時報》2016年7月8日)
靈犀一點(diǎn)
以李諧自身的條件,本來極不適合擔(dān)任外交使臣,但由于他善于掩飾缺陷,終成為著名的外交奇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或不足,有信心避開短處,或者利用好自己的短處,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長處呢?
適用方向
1.對每個人來說,利用弱點(diǎn)就是要把自己的位置擺對。若是看過《三國演義》,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古人也很會利用弱點(diǎn):張飛就利用自己給人很蠻的印象,屢出計謀,連堪稱軍事家的曹操也被騙過一次;被孔明七擒七縱的孟獲,也會利用原本不利于人生活的地理位置來與孔明抗衡;還有就是孔明了,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卻能屢屢戰(zhàn)勝那些“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武夫,這難道不是他善用“弱點(diǎn)”嗎?
2.上帝是公平的,他不會把所有的幸運(yùn)都降臨在一個人身上。通常情況下,人的弱點(diǎn)總是與優(yōu)點(diǎn)相伴而生,雷厲風(fēng)行的男人可能粗率,文靜的女孩可能不善于交際,體貼的男人可能太過細(xì)膩,有主見的女人則多固執(zhí)。正如蘇東坡希望“鱸魚無骨海棠香”的那種完美,而在現(xiàn)實(shí)中卻恰恰是——鱸魚鮮美卻多骨,海棠嬌媚但無香。
面對人生缺憾,清人李密庵主張“半”的人生哲學(xué),意在暗示人生沒有百分之百的圓滿。人生缺憾的必然性要求我們學(xué)會放棄。為了那些不能放棄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必須放棄那些生命之外可以放棄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