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超
我女兒在念高中的時候,跟大多數(shù)同年齡段的孩子一樣,成了英國作家J·K·羅琳的忠實的粉絲,狂熱地愛上了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哈利·波特》。每一集新書剛出版,她就叫我給她買。
有一天,我親眼看見有同村的一個也在念高中的女同學來到我家,向女兒借最新的哈6,沒想到女兒竟然一口回絕:“不借!”等那個女同學走后,我責問女兒:“這本書你不是看完了嗎?同學向你借,你怎么可以不借給她呢?”
“我又不認識她,干嘛要借給她呢?”女兒說。
我說:“這個女孩上學時天天從我們家門口經(jīng)過,連我都知道她是你們學校的同學,你怎么有可能不認識她呢?即使不認識也很面熟,怎么可以不借給人家呢!”
我教育女兒,那個女同學也像你一樣,都喜歡《哈利·波特》,可能家庭條件比我們差,她的父母不能買書給她。她愛書的心跟你是一樣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你不借給她就是你的不對了!
后來我兒子讀了初中以后,在他姐姐的影響下,也成了哈迷。2007年7月哈7英文版剛出版的時候,姐弟倆強烈要求我買。我到網(wǎng)上書城看了一下價格,竟然要250多元,感覺有點小貴,但是我還是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書買來后,兒子還讀不懂。女兒就她高中英語的那點水平,讀起來確實有點吃力。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的閱讀興致。她邊讀邊查《英漢辭典》,每讀完一個章節(jié),就把故事講給弟弟聽。暑假結(jié)束了,開學以后她又利用課余時間接著讀,用了好幾個月才把這本書啃完。
這個時候,中文版也出來了,我又買了中文版的,姐弟倆又搶著把它讀完了。
我們單位有位同事,他兒子也在念初中,也是一個哈迷。這個哈迷知道我家有哈7,就叫他的父親來向我借,我就把書借給了他。沒想到兒子知道了,卻有點不高興:“你沒經(jīng)過我的同意,怎么可以把我的書隨便借給別人呢?”
我說:“明明是我買的書,怎么變成你的了?”
兒子說:“既然你買給我了,就是我的東西,要借給別人就要經(jīng)過我的同意!”
我知道兒子確實有點自私,但他那種愛書之心可以理解。
書借走了好幾個月還沒拿來還,兒子就急了:“都借去這么久了怎么還不還呢?要是我,最多一個星期就讀完了!”
等書拿回來以后,看到封面有些破損,頁面也有點臟,兒子很心疼:“好好的一本書,怎么弄成了這個樣子?”
我只好安慰他:“臟了就臟了,大不了我們再買一本新的!”
“可他也太不愛護書本了啊!”兒子說。
我們家的三只“書蟲”(包括我在內(nèi))都是愛護書的,一本新書在我們手里無論看過幾遍都仍然是新的,難怪兒子會心疼。
可我跟兒子不一樣,我更愿意把好書借給別人閱讀。我家里的許多藏書,有很多我還沒有讀過,恐怕再讀很多年也讀不完。去年我又買了一臺Kindle,里邊也存了很多的電子書。我讀了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的時候,很想把讀書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就像我們單位里的許多同事,拿到一泡好的茶葉總是要把在校的老師都叫過來,大家一起來品嘗??上е車x書的人太少了,我為不讀書的人感到遺憾,他們失去了人生的一大樂趣!
知名作家余華的長篇小說《第七天》出版后,網(wǎng)上吐槽聲一片,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部很爛的小說,對它的批評幾乎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幾乎動搖了它稱之為小說的根本。我趕緊在網(wǎng)上下單,也買了一本,我要知道讀者的評價是否恰如其分。書寄到郵局,我馬上騎摩托車去領(lǐng)?;貋頃r在大街上碰到一位開雜貨店的親戚,他喊我到店里泡茶。我喝了茶后就把書本拿起來看,一看就再也放不下了,從中午一直讀到黃昏,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跟余華的其他作品如《活著》《在細雨中呼喊》一樣,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此苹恼Q的故事,卻生動地再現(xiàn)了血淋淋的現(xiàn)實。凄美的“死無葬身之地”為現(xiàn)實中卑微的小人物建立了一個烏托邦,用荒誕的變形記演繹出一種底層世界的冷暖人生。這是一本絕望之書,也是一本希望之書。作者在冰冷的世界里構(gòu)建出來的暖巢,讓苦難的靈魂得到慰藉,最終得以解脫。我讀《第七天》的感受,跟我誦讀《心經(jīng)》時的感受是一樣的。
當天晚上,我給在安溪第十七中學工作的書友楊裕水老師打電話,問他有沒有讀過這本書。
楊老師說,這本書他聽說過了,還沒去買,現(xiàn)在馬上下單購買。
一個星期后,楊老師給我打來電話,他告訴我這本書他已經(jīng)讀完了。我們在電話里交流了讀書心得。楊老師跟我的感覺一樣,他也很喜歡這本書。我們不管別人如何評價,我們只讀自己喜歡的書。
我喜歡楊裕水這樣的哥們,他是我可以精神交流的朋友。想到這樣的朋友還有好幾個,我頓時覺得心里暖暖的。
責任編輯: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