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疏桐
沒有人的島,是一座孤島。人們處在社會的漩渦中,無法脫離與他人的聯(lián)系而生存。沒有人可以忍受絕對的孤獨,但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則是一個沒有自我意識而靈魂空虛的人。
如果說群居是一種互相慰藉的生活,那么獨處才是真正靈魂生活的開始。如周國平所言:“人群聚集之處,只有凡人瑣事,過眼云煙,沒有上帝和永恒。”在人群中高談闊論,只是引據(jù)和傾聽他人紛雜的觀點;獨處之時,才能進行自己的思考,形成個人的獨立思維。
圣比埃的話一語中的:“節(jié)制與人交往會使我們的心靈平靜。”是的,在獨處之時,我們才能將心從世俗瑣事中暫時脫離,使內(nèi)心平靜,與自己進行對話,挖掘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從而享受精神的自由。朱自清月夜下漫步在那荷塘邊,也正是受用于這獨處的妙處。
馬斯洛在他的五層需求理論中指出,自我實現(xiàn)者的一個特點便是善于獨處。善于獨處者,對世界有著異于常人的理解。狄更斯每天獨自散步十二英里,他在這些獨自走過的路上看出“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善于獨處者享受著世界本有的寧靜,并在獨處中更加細致敏銳而又理性地認識著世界。
獨處是一種檢測,是對靈魂深度的檢測。梭羅在瓦爾登湖畔這樣說過:“我喜歡獨處。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伙伴?!鄙朴讵毺幹?,是對自我有著清晰認識,且擁有著獨立人格的人。獨處,使他們擁有著豐富的靈魂。
蘇格拉底曾對眾人說:“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痹讵毺幹锌梢酝瓿蓪ψ晕业氖〔?。公正客觀地評價自己,才能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不斷地完善自我,摒除個人的糟粕,才能在獨處中培養(yǎng)自己獨立思考、獨立行事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自我的超越。
自我實現(xiàn)者,往往是善于獨處之人。他們在獨處中,觀照世界,觀照自我。他們將目光投向無限的時空之中,從更深層次思考著自然和人生。他們的心靈在獨處中平靜,他們的思想在獨處中深化,他們的靈魂在獨處中升華。梵高留下的向日葵點亮了無數(shù)人的黑夜,當他最后回望這世界時,他的眼里剩下的只有星空,沒有人世?!罢l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在獨處中成就偉大的尼采如是說。
然而,大多數(shù)人是無法做到絕對的獨處的,這是個高處不勝寒的世界。我們所需要的,是在獨處與群聚之間盡量保持客觀的距離。叔本華曾將社會人群比做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時候懂得與火保持一段距離,而有些人則太過靠近火堆,被火灼傷后,就一頭扎進寒冷的孤獨之中,大聲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即使身體無法完全自由,但我們的靈魂卻可以遺世獨立,在相對的獨處中完成自我實現(xiàn)。
洛夫說,“眾荷喧嘩?!倍以赋蔀椤白铎o、最最溫婉的那一朵”,在舞曲和歡笑聲中,思索人生;在安靜和獨處中,享受人生。
教師點評
本文論點鮮明,不蔓不枝。文題直接亮出了作者的觀點,進而圍繞觀點,進行深入淺出地闡釋、說理;論據(jù)典型,論證有力。作者恰當?shù)厥褂昧死碚撜摀?jù)和事實論據(jù),并且古今中外兼?zhèn)?,充分、典型、有力,能夠引起讀者的感情共鳴。全文語言洗練,結(jié)構(gòu)清晰,層次井然,脈絡(luò)分明。
教師亮分
基礎(chǔ)等級37分+發(fā)展等級17分=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