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振金
帕金森病問與答
文/魏振金
帕金森病的癥狀是什么?
答: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帕金森病日的由來?
答:英國內科醫(y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最早系統(tǒng)地描述了這種疾病。為引起人們對這種疾病的重視并紀念帕金森博士的杰出貢獻,從1997年起,帕金森博士的生日4月11日被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此后,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都選擇在4月11日舉辦帕金森病主題活動,以提醒人們重視這種疾病。
與阿爾茨海默病有何區(qū)別?
答: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運動能力出現(xiàn)問題,走路不穩(wěn),四肢肌肉痙攣,眼睛不能隨意睜閉等,但神智清楚,只是表達能力可能受阻。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運動能力沒有問題,只是日益健忘、智力退化。
帕金森病患者會抑郁嗎?
答:抑郁癥是帕金森病最易被忽視的癥狀,帕金森病患者約三分之一伴有抑郁癥狀。
帕金森病能治愈嗎?
答:帕金森病目前沒有徹底治愈的方法,但可以預防和控制病程,及時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治療對控制帕金森病進程尤為重要。
什么是腦起搏器?
答:當患者出現(xiàn)藥物療效已明顯下降或有嚴重的異動癥時,就要考慮植入腦起搏器。腦起搏器是手術治療帕金森病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植入大腦中的電極,發(fā)放弱電脈沖,刺激腦內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jīng)核團,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癥狀的異常腦神經(jīng)信號,從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癥狀,使病人恢復原有活動能力和自理能力。由于部分患者在術后仍然需要藥物的輔助治療,因此,術前術后都應當加強內外科的聯(lián)合診治。
腦起搏器對不同癥狀改善程度不一。對靜止性震顫和肌僵直癥狀效果最佳,對運動遲緩也有明顯效果。但對啟步困難、“凍結”癥狀效果差一些,對嚴重的姿勢不穩(wěn)沒有明顯療效。對吃左旋多巴類藥物沒有效果的一些癥狀,如便秘、癡呆等癥狀,腦起搏器治療也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