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霖
四月景谷,山花浪漫,陽光明媚,合著春天的腳步,傣歷1379年新年傣族采花潑水節(jié)將如期而至。景谷,佛祖流連忘返的人間仙境,用傳統(tǒng)、虔誠的儀式迎接傣歷新年的到來,用隆重、狂歡的活動慶祝節(jié)日,展現(xiàn)千景之谷的萬般風情。
4月1 5日,普洱市景谷縣芒島傣族傳統(tǒng)文化節(jié)上鑼鼓喧天,“噶光”、白象、孔雀舞已經(jīng)跳起,吸引不少游客前往。來自附近村寨的群眾和各地游客迎著飛灑的吉祥水進入寨子,每位客人都會被熱情邀請,喝上一杯迎賓酒。芒島是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zhèn)茂密村民委員會的一個村民小組,位于永平鎮(zhèn)西26公里處,共有農(nóng)戶53戶240人。芒島是個傣族聚集的寨子,遠近聞名的芒島佛寺就位于寨子西南面,它既是芒島小組的佛寺,也是芒糯、芒乃的中心佛寺,是周邊傣族群眾傳承佛教文化和傣族傳統(tǒng)文化的地方。
芒島,遠離喧囂,仿佛一個世外桃源,這里的一切,會讓不小心闖入的客人不忍打擾卻又流連忘返。進入這里,就進入了綠的世界,進入了大自然的氧吧。每逢傣歷新年,芒島都會舉行一次全寨子的捕魚狂歡活動,自然繁殖的魚兒誰捕到就是誰的,原生態(tài)的捕魚工具保證了“年年有魚”,無須開捕儀式,也無須評比和頒獎,只有滿面春風和歡聲笑語,人們在開心喜悅的一天中開始了新的一年。天、地、神,一山、水、人,只有達成了某種平衡才能夠古往今來,源遠流長,作為稻作文化深厚的傣民族,芒島人有一整套自己的生存秩序。這些被我們稱之為文化的秩序最終讓芒島人求得了長遠的和諧。
4月16日,傣歷新年潑水節(jié),也就是傣歷的元旦,景谷城內(nèi)一片歡騰的景象。在景谷,每逢傣歷潑水節(jié)前夕,傣族男女都要到山上采摘鮮花到佛寺中敬獻給佛祖帕照,祈求佛祖多多降福給百姓,這一傳統(tǒng)活動當?shù)厝朔Q之為“采花節(jié)”。采花節(jié)前,人們都要洗浴凈身,換上新衣。節(jié)日一大早,男女老幼成群結隊來到城外的青山上、小河邊,懷著虔誠的心情采摘一朵朵飽含露珠的各種野花。然后,把采回的鮮花捆扎成束,或編成花環(huán),或做成花房,敲鑼打鼓,舉著彩幡,帶著精美食品鮮果走向勐臥總佛寺!龐大的隊伍一路上載歌載舞,從景谷城主道緩緩走向佛寺,沿途隊伍不斷增加,大家浩浩蕩蕩且秩序井然地走進佛寺,虔誠地將花束插在早已堆好的沙塔上,將花房和食品鮮果獻于佛龕,并向佛像滴水叩頭,祈求保佑平安。佛寺前的“樹包塔”“塔包樹”坦然接受民眾的膜拜,它們迎來送往,不知親歷了多少屆新年盛會。
在景谷,每逢傣歷潑水節(jié)前夕,傣族男女都要到山上采摘鮮花到佛寺中敬獻給佛祖帕照,祈求佛祖多多降福給百姓,這一傳統(tǒng)活動當?shù)厝朔Q之為“采花節(jié)”。
在寺院長老的主持下,傣歷1739年隆重的“賧佛”儀式開始了,人們要為佛洗去凡塵。金燦燦的佛像一如既往,安詳慈悲地看著世間眾生,而為他洗浴的人們個個表情是如此地虔誠,身心是那樣地投入,也許她們在“洗佛”的同時,也是在洗滌自己的心靈,也是在專心致志地“除去”心靈中的各種塵埃與污垢。人們要用一絲不茍的清洗,重現(xiàn)佛像那金碧輝煌的本色,同時,也將自己的心清洗潔凈,在新的一年中,始終保持一份純真、一份潔凈。此時此景,我不僅想起神秀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薄I硖幖t塵的我們,面對七情六欲,能達到這一境界已屬不易……
當我還懷著一顆空明的心遐想連篇時,從頭至腳的一陣透心涼告訴我:新年的潑水狂歡已到高潮,寺內(nèi)的廣場變成了水的世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到處是歡笑,快樂的水花到處飛濺,一盆盆吉祥、幸福的水,讓快樂浸透我的每一個毛孔。水從我的頭淋到腳,從皮膚流到心,我閉上眼享受這種清涼的感覺,感受在喧鬧中的心靈寂靜,這是在接受佛的洗禮。清涼的水滌凈我的心,讓疲累于塵世的心得到寧靜,或許,當內(nèi)心空靈時,我們才能進入慧能的那個境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到處是歡笑,快樂的水花到處飛濺,一盆盆吉祥、幸福的水,讓快樂浸透我的每一個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