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貴+趙建成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學生不僅要學會如何快速地掌握知識,也要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習,以此來緩解學習壓力所帶來的煩躁情緒。對此,從小學班級管理的角度出發(fā),通過研究小學教育的特征,探討出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更好地帶入“情緒”和“理性”,并以此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 班級管理 情緒 理性
一、前言
近年來,學校和家長對于小學的教育重視度不斷提高,對于教學水平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學校在面對巨大的教育壓力下,不僅僅要提高對學生的要求,也要不斷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從根本上提高教育水平。針對上述問題,我們結合國內外的教育思想發(fā)現(xiàn),學生最容易受到影響的階段是幼年時期,該時期受到的影響將作用于其一生。那么顯而易見,小學階段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學習環(huán)境的塑造,而班級管理對學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要加強“情緒”與“理性”在小學班級管理的作用,為學生塑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緒”與“理性”
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主體有學生和老師,那么我們就兩個主體的“情緒”與“理性”分別進行探討。
第一,從小學生的情緒角度來講,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貪玩、愛鬧的年紀,其思想簡單,情緒波動頻繁,有些學生多動,在課堂上也無法一直全神貫注的聽講,學生之間的相處也總是充滿矛盾卻又特別容易化解,這是學生童年時期的本性,所以我們不能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去評價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相反,我們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加以引導和管理,用溫和的方法影響其情緒。
第二,從教師的情緒角度來講,教師在面對特別調皮搗蛋的學生來說難免頭疼,并且對于小學生之間“矛盾”總是不勝其煩,但是對于老師來說只有更好的了解學生的脾性,增加管理的藝術性。避免將學生的情緒傳導給自己,而是將自身良好的情緒傳導給學生,以此來影響班級管理的氛圍。
第三,從小學生的理性角度來說,小學生擁有著天真爛漫的性情,對于任何事情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其無法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中去,但作為學生,學習仍然最為重要,所以我們要適當?shù)膶ζ湫袨檫M行規(guī)范,讓其從心底里對“對”與“錯”有明確的界限,并且讓其養(yǎng)成良好的自律品格,也是小學管理中所以注意的。
第四,從教師的理性角度出發(fā),教師分為很多類型,一個成功的教師光靠優(yōu)秀的學識是遠遠不夠的,其中“教師的理性”就是優(yōu)秀教師所具備的品質之一。如何理性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如何理性地對待教學壓力、如何理性的制定教學目標以及如何理性的管理班級就是每位教師所需思考的問題。對于小學教師來說,其面對的理性問題遠遠超越了其他階段的教師,面對學生的雜亂無章,面對課堂中持續(xù)不停的交頭接耳,教師如可理性的處理這些問題不僅僅要依靠教學經(jīng)驗,也要提高管理的藝術與智慧,增加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三、“情緒”與“理性”之間的相互轉化
小學班級管理中雖然有諸多的問題,看似難以管理,不能對學生過于嚴格也不能過于松散,所以對于管理要掌握一個合理的“度”,以此來溫和管理班級。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主體是教師與學生,并且“情緒”與“理性”是小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對于“情緒”與“理性”之間的合理轉換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了。針對“情緒”與“理性”的轉換問題,我們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第一,以理性化解情緒問題,小學生的情緒化是隨時隨處可見的,教師的情緒也因此受到影響,那么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就要以自身的理性化解學生的情緒,以學生的理性來化解學生的情緒,以自身的理性來化解自身的情緒,以學生的理性來化解自身的情緒。集體來講,學生的情緒是極為不穩(wěn)定的,那么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就需要理性處理問題,對待問題不能情緒化,不然只能讓問題更加嚴重;對于學生來說,其好動性是必然的,但是我們必須通過一些行為規(guī)范來使其理性的對待課堂、班級以及學習;教師的情緒大多數(shù)起因于學生的調皮,那么教師就應該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以理性的思維管理班級;當學生由于行為規(guī)范在課堂、班級及學習中克制其情緒的時候,教師的情緒也就會穩(wěn)定下來,能夠更理性地管理班級。
第二,以情緒促進理性發(fā)展,理性管理雖然能夠使得課堂和班級井井有條,但是缺乏彈性的課堂是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就如課堂嚴格限制學生講話,就會阻礙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也限制了學生的思考,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所以對于學生以及教師的情緒要合理掌控,使其在得到規(guī)范化的同時促進理性思考與管理的發(fā)展。
第三,將情緒與理性有效結合,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會有情緒和理性兩面,小學生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其情緒化在很多時候都會超越理性,所謂的理性是家長或者教師對其進行的教學,使其明白事情的對錯是非,讓其在特定的時間去做該做的事,所以小學生的理性首先存在于教育之中,其自身的理性還沒有被激發(fā)出來。首先,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需要與學生在課堂中達成一種平衡,使得課堂處在一種平和的狀態(tài)下,就需要教師盡可能的理性化,不要將自身負面的情緒帶入到課堂中去。當然,一個成功的課堂中不能缺少理性和情緒的,那么教師在管理班級的時候就需要考慮怎樣將理性與情緒有效的結合起來,最大化地實現(xiàn)班級的最優(yōu)管理。對此,我們建議,教師對班級的管理中要盡可能的融入到班級中去,讓自己成為班級中的一份子,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針對學生在班級中的普遍表現(xiàn)來分析原因所在,深刻體會學生的情緒,將學生的情緒與自身情緒聯(lián)系起來,再理性的解決問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情況,由于體育教師請假,那么體育課將由數(shù)學老師代上,作為學生,必然會對此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進而影響到接下來的數(shù)學課,那么教師就應該將自身置入學生中間,體會學生好玩的心性導致情緒,從而采取合理的措施,既讓學生將抵觸情緒轉化掉,又能順利進行數(shù)學課的講解,這就是從教師方面來說的,情緒與理性的結合。其次,對于學生來說,情緒化使其最突出特征,很少有小學生會完全理性的思考問題、判斷問題,那么這就為教師管理班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學生之間不僅僅會產(chǎn)生矛盾引發(fā)情緒,學生與家長,學生與教師之間也會存在以上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進行有效的引導,用溫和的教育方法來讓其自身信服某種正確的做法,從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習方面,既然學生極具情緒化,我們就可以進行適當?shù)囊?guī)范,然后利用趣味性教學方法,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其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來培養(yǎng)其善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創(chuàng)造的能力,用一些大的規(guī)則來約束學生,使其在一個小的范圍內發(fā)揮其本性,從而引導其學習,這種方法就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的理性與情緒的結合。
四、結語
小學學習的知識雖然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階段,但是其對今后發(fā)展的作用確實極為重要的,尤其是面對小學生這樣一個情緒變動幅度較大的特殊階段,我們更要注重“情緒”與“理性的轉換”,所以我們要將“情緒”與“理性”合理的應用到班級的管理中,以此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余忠淑.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構建.教學與管理,2012,(12).
[2]王瑩瑩.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緒”與“理性”.教學與管理,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