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machlie
四季的追逐
文丨machlie
我們一定都背過這樣一些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或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又或者“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以及“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等等。也肯定在課本上學過:“春姑娘來了,萬物都生機勃勃?!迸c此同時,伴隨著時令水果、蔬菜,這些關(guān)于季節(jié)的典型印象就牢牢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里。
那么如果有一天,你被告知下一個季節(jié)再也不會來臨了呢?
法國影片《第五個季節(jié)》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在比利時的一個小村莊里,村民們?nèi)諒鸵蝗盏匕凑兆约旱牧晳T生活:只要莊稼有收成,牲畜不生病,一切正常就可以了。在冬天即將結(jié)束時,村民們都對春天的降臨滿懷期待。但是在慣例驅(qū)趕冬天的祭祀活動中,他們卻怎么也點不燃代表冬天的枯樹枝,不祥的預感籠罩了整個村莊。緊接著,仿佛是為了確認這種恐慌,大自然停止了它前進的步伐:公雞不再打鳴,所有蜜蜂都消失了,奶牛也停止了產(chǎn)奶,種子不再發(fā)芽,整個村莊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隨著萬物一同陷入衰竭的還有村莊里的居民。由于物資匱乏,人和人之間不再互相信任和理解。當生存成為活著的唯一目標時,正在萌芽的愛情、生日時候的祝福,以及人類社會的道德觀念都成了奢侈品。在影片開頭還充滿愛意的一對情侶,隨著四季的消亡,他倆的愛情也逐漸凋零。妹妹在面包上插了一支蠟燭給姐姐慶祝生日,結(jié)果被抑郁煩躁的母親痛斥“太奢侈了!”
電影的最后,絕望的人們戴上具有象征意義的白鳥面具,集體洗劫了外鄉(xiāng)人的卡車,搶走了所有食物。影片名《第五個季節(jié)》,與其說是講一種在和樂融融正常交替四季范圍之外的自然災難下的生活景象,倒不如說是描述了失去生活軌道和重心的人類社會的縮影。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亮點就是它的配樂。在了無生機、灰色調(diào),甚至沒什么對白的電影畫面中,像是為了擴大這種反差,會突然響起旋律動人讓人興致昂揚的音樂,古怪而又親切。在一幕祈求春天來臨的場景中,人們手拉著手,跳著整齊的舞步,愉快地唱歌,相信下一個四季會到來,旁邊圍著一圈詭異的大號人像,仿佛在暗嘲這無用的努力。隨著電影進行到后半部分,這樣歡快的歌聲越來越少,到最后只剩下寂寥的烏鴉聲和風聲。
記得我在年紀還小的時候,三伏天靠著柏油馬路兩旁的樹蔭乘涼,總是會懷念冬日里從嘴角哈出的那一股白氣;等到了冬天,又會不爭氣地饞起夏日冰箱里的飲料。我總想著,如果能夠過一天夏天,再過一天冬天,那該有多痛快??!等到年紀大些了,才開始體會到一年四季的好:春天啃著桂花糕,看老樹抽新芽;炎炎夏日,西瓜必不可少,冰鎮(zhèn)的綠豆粥更是家家必備,可以在游泳池呼朋喚友;到了秋天,踏著落葉,手里拿著啃不完的橘子,以及新鮮上市的大閘蟹;一年的最后,冒雪回家,坐在屋里喝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暖心暖胃。大概正是因為有期盼,有等待,這些時令食物才會分外好吃。四季,是大自然的恩賜,季節(jié)的輪回,是對人類最溫柔的犒賞。
正因為春夏秋冬都是如此別致而又獨一無二,無可替代,所以在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我希望影片中的第五個季節(jié)永遠都不要到來,讓我們永遠都能夠有機會去體驗四季的美妙,去等待,去期盼,去追逐歲月的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