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舍才有得”,這句簡單的話,卻飽含了人生中的處世智慧與道理。因為,真正有豁達胸懷的人,會懂得超脫與釋懷;真正富于真情的人,會懂得奉獻與付出;真正能把握幸福的人,會懂得放棄和贈予;真正擁有智慧的人,會明白舍與得的關系。
魚與熊掌往往不可兼得。就像吃飯時,我們選擇了吃饅頭可能就要放棄米飯,否則你就會腹脹得難受;我們選擇學習科目時,如果你選擇了寫作文,就要先放棄背單詞,如果想兩個科目同時進行,那簡直是癡人說夢。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還有在關鍵時刻的取舍,比如,你在大學畢業(yè)時,面臨著兩家優(yōu)秀公司的挑選,你選擇了一家就要舍棄另一家;面對兩個心儀的城市,你的選擇其實也意味著放棄,因為你無法同時生活在兩個城市。在取與舍之間,總是那么讓人為難。
選擇之所以如此艱難,常常是因為我們內心舍不得放棄,搖擺不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懂得:人生的道路,總是崎嶇的、坎坷的,我們不能把目光僅局限于眼前失去的東西,還應該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選擇,時刻謹記:凡事,有舍才有得。
在人這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選擇,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大到今后的人生走向。這時我們必須要做出選擇,必須要放棄一個,不能舍不得。我們應該相信,上天是公平的,你舍棄了這里,就會在別的地方得到你所失去的東西。
舍棄我們珍視的東西,或許我們會心痛甚至心碎,但那并不意味著我們將永遠失去它。更多時候,失去只是暫時的,既然目前我們沒有能力去解決和應對,那么就算想得再多也無益,只是徒增憂郁傷感罷了。我們應該堅信,你所失去的,總有一天會再回來。
要記住:舍得,舍得,要先有舍才能有得!
這篇文章的題目其實就是一個論題,也是一個明確的中心論點。正像夏潤同學說的那樣,我們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得與失,有舍才會有得。文章說理透徹,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談自己的觀點,事實與道理相結合,很容易讓讀者接受。
(指導教師:李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