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錦龍
摘 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高中化學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有利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高中化學課堂真、善、美教育。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學;融合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币陨峡梢钥闯?,國家的教育政策法規(guī)對學生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當今教育的根本需要。高中化學教育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載體之一,因此,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化學知識與價值教育的契合點,引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guī)律,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教育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責任感的好公民,讓學生能有積極進取、敢于求實創(chuàng)新的人生觀,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社會,對社會有責任感與義務感。下面,筆者就以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為平臺,談談高中化學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融合。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中化學融合,進行化學的“求真”教育
求真,就是讓學生學會追求真理、求真知識、做真學問,通過對高中化學知識的建構,增進對物質世界的理解,逐步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和辯證的唯物主義觀點,發(fā)展、保持和激勵學習化學的興趣,感悟高中化學探究的樂趣,逐步養(yǎng)成敢于質疑、務實求真、積極實踐、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等科學態(tài)度,體驗科學的探究方法,積累科學探究的能力。
如《原電池原理及應用》第一課時教學,通過干電池、蓄電池、充電電池的實物和圖片展示,從生活中引出課題,我們離不開電池,這些電池都與原電池工作原理息息相關。原電池如何工作的呢?工作原理又是怎樣?讓我們通過實驗事實來探究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這樣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激起,將化學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實驗探究中,通過實驗設計,學生觀察到插入稀硫酸中的銅片上有氣泡,從而產生疑問,進而引導學生討論,小組合作,得出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結論。通過上述的教學,學生初步認識原電池的概念,在探究中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發(fā)展了科學探究的能力,提高了科學素養(yǎng),形成嚴謹求實的意識。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于教學中,學生可以體驗科學求真的過程,學習生活實際中的化學知識,體會求真、求實的化學學習,明晰科學的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素養(yǎng)。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中化學融合,進行化學的“求善”教育
求善,就是讓學生學會與自然為善、與社會為善、與人為善、與心靈為善,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正確理解化學學科的作用,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同時敬重化學家的歷史貢獻,逐步樹立為國家強盛、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而努力學習化學知識的崇高理想,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復興和人類社會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教材中的化學史、化學社會問題、化學科學發(fā)展等情景素材多以生動的文字、精美的插圖呈現(xiàn)出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領會教材內容蘊涵的價值信息,在備課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重點,加深學生的愛國熱情,陶冶愛國主義情操。如在純堿的工業(yè)制法教學中,筆者高度評價了為我國制堿工業(yè)做出巨大貢獻的侯德榜先生,并要求學生談談自己感想,從而將化學知識的學習和愛國主義教育融為一體,激發(fā)學生為強國而努力學習的愛國熱情。又如,在化學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社會調查,了解環(huán)境污染情況等,發(fā)表自己的評論或看法,撰寫調查報告、小論文,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認識到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迫切性,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
因此,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教師要適時合理地引導點撥,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做人,懂得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成為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中化學融合,進行化學的“求美”教育
求美,就是指引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傳遞美,發(fā)現(xiàn)化學活動中蘊藏著的美,接受化學美的熏陶,發(fā)展審美情趣。但由于很多人對化學認識不全面,以及近些年社會上的一些負面信息,媒體也會大肆報道一些涉及化學毒害的案例,如污染性藥品泄露、不法商人違規(guī)違法使用化學品,夸大有些化學品的危害,造成在部分人心中,化學就是毒素,部分教師也喜歡拿這些案例導課,從而讓學生對化學有了恐懼感,產生了不和諧與不美的結果,妨礙了學生對化學之美的真正認識。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獨特而深刻的德育內容進行求美教育。如筆者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教學中,先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精美圖片,讓學生被周期表的顏色、框架吸引,從而表現(xiàn)出學習的積極性;之后向學生展示了周期表的外表美,以其色彩鮮艷、對比度鮮明、結構整齊,通過一定的簡潔性、和諧性和美妙的韻律來展示元素的排列;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以自己對美的認識,繪制周期表并展示,再通過投影,讓學生欣賞網絡上各式各樣的周期表來感受化學美的存在;而后通過實驗推理驗證,讓學生充分體驗元素周期律的內在理論美,這樣讓枯燥的化學理論知識以美的形式來展示,足以激發(fā)學生對美的熱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瘜W課堂教學中,利用精美插圖、趣味史話等美育素材,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可以讓學生領略和感悟科學之美,從而開始去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時一種穩(wěn)定的價值觀形成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有耐心、幫學生樹立信心,還要與學生交心、溝通他們的思想情況,同時也要用誠心和精心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心。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感的發(fā)展特點和現(xiàn)有層次水平,精心設計教學目標,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將學生已經內化了的價值觀念反復強調,進行空洞的說教,引起學生的厭倦心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此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高中化學教學內容之中,融匯到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中,進行合情合理的滲透,才可以使學生逐步認識到科學的“真、善、美”,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去恢復化學教育的本真,塑造以真、善美、為理想和信念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