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幾年前,當“職業(yè)倦怠”這一現(xiàn)象猶如魔咒般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在我的教學中時,我曾經(jīng)內(nèi)心有過深深的恐慌,不甘心就此混沌下去。于是,我開始改變,在我逐漸突破“職業(yè)倦怠”這個魔咒時,恰好我迎來了2010年10月—2011年1月的國培,2013年9月—2014年2月的國培,還有“2014年國培計劃——“寧夏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等培訓,每次的培訓學習,使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精彩實用,受益匪淺。還有多位專家認真的講解,讓我感到我的選擇沒錯。其次,由于每次他們的培訓風格不同,內(nèi)容不同,形式不同,我學習的興趣不斷倍增,教育理念不斷改變和更新。下面是我的幾點培訓感言:
一、愛,隨時播種隨時開
魏書生老師的報告充滿激情和幽默,一個個生動的事例讓我感到震撼:原來教師擁有一顆愛心會有這么重要!愛學生:老師的愛包涵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真誠、無私,更要發(fā)自內(nèi)心。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當孩子們沐浴在師愛的陽光中,師生關系才更融洽,師生關系融洽了,孩子才會喜歡學習,才會把內(nèi)心向老師敞開,也才會更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所以,愛是橋梁,可以使我們的教學通向輕松,開心。愛教研:其實,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每天都在進行各項教與學的活動,也就是很自然地在做許多研究活動,可以說我們的教研有著順手拈來的方便素材,我們應該很好地適時地對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進行反思、研究與改進,將成果進行理論化整理,并進而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所以,愛是推動力,推動著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的藝術水平。
二、智慧,教育必不可少的藝術
培訓中很多專家講到的事例中都透出了智慧的思想,而且他們也多次講到關于教育教學中需要的技術和藝術。我們每天的課堂都是新的,每天面對的學生情況也是波動向前的,都又有著不可預料的復雜性。教育方法和技術固然重要,但方法的背后更需要教師的智慧,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敏感、克制和清醒,同時還有樂觀的態(tài)度、積極恰當?shù)男袆幽芰?,這些都體現(xiàn)在教師的臨場智慧中。《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一書中所說的:“沒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靈和精神的一種牽累,一種‘認知結果的堆積;沒有真情,我們將囿于冷漠、被動和機械,我們更難以發(fā)現(xiàn)和體味到教育世界的多彩與感動;沒有真情,生活就是無邊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種敷衍和應付?!边@些都體現(xiàn)了智慧在我們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更好地出發(fā)。
三、積累,是我們的儲備室
多次的培訓,給我的啟示最大的是我們需要細心積累。每當我在完成學校布置的總結論文或教學反思時,我都會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腦子既沒有清晰的教育教學案例,原因就是平時不注重積累教學中的資源、小故事、小事件以及這些帶給自己的思考。以后我要在教學實踐中多觀察、多發(fā)現(xiàn)、多積累、多思考,有事可寫,有感可言。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積累,就是讀書,從這些專家身上,我看到了教師讀書對自身、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因為讀書,他們知識豐富,目光高遠,思想深邃,并且能敏銳地捕捉教育教學的可發(fā)光處。作為一名教師,我不會對這一秘訣置若罔聞,我會抽出時間來讀書,更要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四、育德,是我們的責任
在去年國培中,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第三模塊專業(yè)能力的學習,其中北京八中德育主任石伏平老師的講座讓我茅塞頓開,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覺得一個優(yōu)秀學生背后一定是有一個優(yōu)秀的家長,但對于學生是否優(yōu)秀,我們目前只是從學習成績上來評判,假如從學生的表現(xiàn)、家長的表現(xiàn)上看,并不覺得他們很優(yōu)秀,所以我們老師首先不能走入誤區(qū),認為只有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才是優(yōu)秀的學生。
其實,我認為石老師的話給老師透露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要求我們理解學生和尊重學生家長的想法,同時又要讓家長和學生明確地了解我們的教育主張,了解老師眼中的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學生。毫無疑問,好學生應該是全面發(fā)展的學生,他應該有強烈的上進心,明確學習目的,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作為班主任我們也要糾正家長和學生思想上的偏差,用潛移默化的方法傳達給學生一種認識,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成才,正確認識成人與成才之間的關系,要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將來走上社會,我們拼的是做人而不是看你的理論成績,教育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因此,我們應該加大正面教育力度,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現(xiàn)在缺的是“德”,“才”我們不缺,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首先要品德優(yōu)秀起來。其次是才學淵博,社會選用的人是具備品學兼優(yōu)的雙向人才,這樣的人才能被國家重用。有位教育家說過:一個人有德有才就是精品,他會獲得重用;有德無才的話,他就培養(yǎng)使用;無德有才的話那是危險品,堅決禁用。以后,我一定要把育德作為教育學生的關鍵來發(fā)揚光大,讓它開花結果。
經(jīng)過多次的培訓,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深、更遠的升華,同時我也體會到為人師者的那種幸福感和真正存在的價值感。我會以名師為榜樣,以智慧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并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再掛云帆,重新上路!
參考文獻: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N].中國教育報,200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