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龍
(成都農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現(xiàn)代農業(yè)分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為莧科蓮子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巴西,1930年傳入中國,是危害性極大的入侵物種,被列為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1]。水花生的主要危害表現(xiàn)在堵塞航道,影響水上交通;排擠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種單一化;覆蓋水面,影響魚類生長和捕撈;危害農田作物,使其產量受損;在田間溝渠大量繁殖,影響農田排灌;入侵濕地、草坪,破壞景觀;滋生蚊蠅,危害人類健康[2]。
水花生的化感作用研究已有很多[3-5],但水花生水浸液對作物幼苗根系活力影響的研究未見報道。本試驗初步研究了水花生不同濃度的根、莖、葉水浸液對萵筍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以及幼苗根系活力的影響,以確定水花生水浸液對萵筍是否具有化感作用。
參試的萵筍品種為科興3號。
1.2.1 水花生苗根、莖、葉收集及浸提液制備
水花生苗根、莖、葉收集及浸提液制備參照韓春梅[6]的方法。
1.2.2 種子萌發(fā)試驗
經浮選后的萵筍種子要進行篩選,要求選粒大、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然后用蒸餾水清洗,晾干后備用。將備用種子用5.25 g/L次氯酸鈉溶液消毒15 min,用蒸餾水洗4次,每次1 min;將萵筍種子放置在皮氏培養(yǎng)皿中(內墊2層濾紙、直徑9 cm),每個培養(yǎng)皿內分別放30粒種子,然后再將水花生根、莖、葉水浸液均按0(CK)、10、20、30、40、50 g/L分別注入培養(yǎng)皿中,均注入8 mL,對照為8 mL蒸餾水,每個處理3次重復;最后將培養(yǎng)皿放到人工氣候箱(18 ℃,黑暗)中進行萌發(fā)試驗。待萵筍種子萌芽4 d后記錄其最終發(fā)芽率,并測定所有萌發(fā)幼苗的根長和苗長。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LSD和相關性分析。
與對照相比,隨著水花生根、莖、葉水浸液濃度的增加,萵筍種子的萌發(fā)率呈現(xiàn)出降低的趨勢。根、莖和葉水浸液分別在濃度達到50、20、30 g/L時,萵筍種子的萌發(fā)率較對照顯著受到抑制,分別較對照降低了18.9%、37.8%和32.5%(表1),且水浸液濃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強。而在相同濃度下,萵筍種子萌發(fā)對水花生莖水浸液最敏感,葉水浸液次之,根水浸液最不敏感。
與萵筍種子發(fā)芽率一樣,萵筍幼苗根長隨著水花生水浸液濃度的增加也呈現(xiàn)出降低的趨勢。根、莖和葉水浸液均在濃度達到10 g/L時,萵筍幼苗的根長較對照顯著受到抑制,分別較對照降低了28.1%、65.6%和65.6%;而萵筍幼苗的苗長隨水浸液濃度的增加呈現(xiàn)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根、莖、葉水浸液濃度分別達到40、20、10 g/L時,苗長顯著受到抑制,分別較對照降低了31.8%、77.3%和18.2%(表2)。在相同濃度下,萵筍幼苗的根長和苗長均對水花生莖水浸液最敏感,葉水浸液次之,根水浸液最不敏感。
由試驗結果可得,水花生水浸液對萵筍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具有明顯的化感作用;并且由表2還可以看出,萵筍幼苗的根長比苗長對水浸液更敏感,可能是根與水花生水浸液接觸時間較長的原因所致。
本研究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室內生物檢測,并未對萵筍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標如幼苗根系活力、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幼苗細胞膜透性等進行測定。
表1 不同部位、不同濃度水花生水浸液對萵筍種子萌發(fā)率的影響 %
表2 不同部位、不同濃度水花生水浸液對萵筍幼苗生長的影響 cm
[1]林金成,強勝,吳海榮,等.水花生[J].雜草科學,2003(3):36-38.
[2]袁暘暘.貴州草海濕地水花生瘋長危害及控制對策[J].農技服務,2010,27(5):598-599.
[3]李春龍.水花生不同部位水浸液對苜蓿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種子,2011,30(8):65-66.
[4]李春龍.水花生不同部位水浸液對豇豆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種子,2013,32(7):72-73.
[5]李龍秀.水花生不同部位水浸液對草坪草高羊茅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種子,2012,31(12):85-86.
[6]韓春梅.菊葉魚眼草水浸液對白菜種子萌發(fā)和生長的影響[J].蔬菜,2014(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