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岳增展
新·寫作
“百變才女”陳欣瑤
◎本刊特約記者 岳增展
記得在我中途接班初二的一個下午,有個女生跑到我辦公室,自報家門說:“老師,我叫陳欣瑤,是八年14班學生,我想認你做師父!”嚇我一跳,還有這么大膽和勇敢的女生!我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個女孩,十三四歲,眼里透著清澈。委實不忍心傷害一顆單純的心,我朝她點點頭,她開心地笑了,說了句“謝謝師父”,就一溜煙地跑了。
后來才慢慢了解到,這個陳欣瑤還真不簡單,尤其是作文方面的特長:她文筆細膩,文采斐然,她會在平凡的事物中抓住獨特的溫情,在尋常的風景中找到那異常的美麗,用細膩的筆觸書寫著自己身邊的故事。她的那份溫情來自于她對生活的感悟,也來源于她的細心,她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做出讓別人感動的事。比如教師節(jié)的一張賀卡,比如老師生日的驚喜祝福,比如臨別前留下的一本本筆記與寫在前面的每個人都不相同的悄悄話……
她的語文成績是班級里最好的,在學習上也是最積極主動的。她寫作的內(nèi)容多源自于她對生活的理解和觸動,在用詞上,不會刻意精雕細琢,一切都是渾然天成。比如她初二寫過一篇文章,叫《村莊·榕樹·外婆》,開頭是這樣寫的:
早晨,一兩聲雞鳴喚醒了沉睡中的村莊,一弦朗日撕開了黑夜的幕布。不久,耕田的人從各自家中走出,開啟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天。炊煙裊裊升起,給村莊蒙上一層掩面輕紗,村莊若隱若現(xiàn),使人不禁想伸手去拂拭,領略村莊的嬌媚。
這讓我也想起了兒時的村莊,那老去的故鄉(xiāng)總能激起每個人塵封的記憶。她的文章語言沒有太多的華麗,更多的是質(zhì)樸和真情,就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彈奏出來的是一曲曲曼妙的音樂;又像一條涓涓細流,流淌的永遠都是那童真質(zhì)樸、美而不艷的人間真情。
在新星的兩年多里,她的作文屢屢發(fā)表,在溫州市小作家協(xié)會舉辦的現(xiàn)場作文大賽和“社會一角”征文等活動中屢有斬獲,還被評為“溫州市榮耀小作家”;在全國冰心文學大賽征文中,榮獲一等獎。在學校的每一次語文考試中,始終名列前茅。每每看到這樣的成績,作為她的“師父”,我就感到由衷的自豪與欣慰。
她性格多變,時而充滿詩情畫意,曾拉著伙伴在床邊望月興嘆,愛揚州的煙花亂眼,愛長安的錦繡繁華,愛江南煙雨蒙蒙……時而又像個瘋瘋癲癲、口無遮攔的“瘋丫頭”,敢怒敢言,隨性自由,完全不見淑女風范。更多時候,她又是個“知心姐姐”,總能第一時間發(fā)覺身邊的小伙伴哪兒不對勁,然后小心翼翼地詢問,耐心地安慰,真誠地建議,竭盡所能幫助別人。因此,她有了許多的小秘密,都是別人心甘情愿與她分享的,而她絕對守口如瓶,把一個個小秘密都封藏在心里。
初三下半年伊始,陳欣瑤同學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溫州育英國際學校,作為“師父”兼老師,我真誠地祝福她在新的學校里有更好的前程,尤其是她最鐘愛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