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鳳
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實施以來,其教學質量并沒有得到明顯提高,與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較大。隨著導學案的推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和新的問題。
一、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新教材的內容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比較接地氣,學生比較感興趣,也便于理解;但同時又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它更貼近城市中的學生,對于農村學生而言,教材中的好多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起來有點困難,因為有些內容脫離了他們的生活,以至于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另外,農村學生內向,常常因為怕出錯或發(fā)音不準而不敢開口,這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得勤奮,要多花時間,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主要就是提倡多讀,多說,多練,然而有些學生做不到這點。
二、導學案的實施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教學案的推進,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其效果并不明顯。我現(xiàn)在從事八年級的英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兩極分化現(xiàn)象很嚴重,我將學生分成了八個由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搭配組成的小組,每個小組指定一位小組長。導學案還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對于這點,只有少數(shù)學生能做到。我在上課時,將八個小組分成八個學習區(qū)域,讓組長帶動組員討論學習,互幫互助。比如,我在將教材Reading部分的時候,先向學生出示一些問題,讓他們分小組討論。但在討論時,學優(yōu)生很快就能解決問題,而學困生仍然感到困惑,常常在幫助下才能弄明白問題的答案,因此課堂進度相當慢。因此,針對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需要分層設計,讓學生完成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任務。學困生只需要完成最基本的任務即可。
三、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采取的對策
(一)加強教師自身的發(fā)展
新目標教學的實施,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教師應不斷充電并掌握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熟悉課件的制作及電子白板的應用,熟練地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
(二)多種方法記憶單詞
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地被單詞?教師可以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利用卡片或游戲,有獎競猜等方式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輕松地記住了單詞,又提高了他們的興趣。
(三)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
這學期,我要求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用英語,課間也必須用已
學英語進行交流,從而使他們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利用已學語言自編自導一些英語小品,朗誦,英語歌唱比賽等。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同時又彌補了語言環(huán)境不足的問題。
(四)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
以往,教師由于考試的壓力,在教學時往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素質的提高。如今,農村英語教學也應隨著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改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時刻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需起到引導的作用即可,切記“滿堂灌”。同時,課堂不能太死板,要給學生討論及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另外,課堂教學可融入多媒體,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從室內遷移到室外,讓學生在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下盡情享受語言的魅力。
(五)多樣化的分組
1.按成績
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組,使成員之間具有互補性,并在各種活動中能夠取長補短,互教互學,共同提高。
2.隨機分組
打破一層不變的小組模式,增強教學趣味性。靈活的小組組建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使他們樂于跟新成員合作學習。
總之,要真正解決農村中英語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進行全面改革,同時也需要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農村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教法質量觀,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農村英語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