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達達的馬蹄,是留在遠方的錯誤

      2017-07-10 07:56李亮
      今古傳奇·武俠版 2017年6期
      關鍵詞:岳家軍評書銅板

      李亮

      終于寫完了《頭文字H》,最后寫下“全文完”三個字的時候,我長長地松了口氣。

      這一人一馬的傳奇,歷時十一年,終于落下帷幕。

      1、

      最早動了寫羅馬和銅板的故事這個念頭,其實是在2007年。

      那時候,我應該正是在寫武俠最自然、最輕松的時候:我剛完成了《反骨仔》的一稿,剛開了《墓法墓天》的第一卷,既輕裝上陣,又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我仿佛已經完全掌握了武俠創(chuàng)作這門手藝,在其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沒有什么是不可以用武俠來表述的: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家庭關系、社會熱點、讀書心得……什么我都可以用武俠來寫。

      那時我還住在單位的宿舍里,經常一個人窩在鐵架子床上看片兒:床尾一張破辦公桌上,放著一臺偏色的破電視;偏色電視機的旁邊,放著一臺落滿灰塵的雜牌DVD機;雜牌DVD的旁邊,肚皮朝天地擺滿盜版壓縮碟。

      壓縮碟里,有各種版本的《郭德綱相聲全集》。我聽他說《丑娘娘》,忽然覺得傳統(tǒng)藝術,相聲、大鼓、評書、戲劇……都太好玩兒了!

      不由想起,我小時候聽評書的經歷。那時我每天放學,飛奔回家,聽袁闊成的《三國演義》、單田芳的《白眉大俠》、劉蘭芳的《薛丁山征西》……每個電臺播出的時間稍有差別,但總體上,是擠在下午十二點半到一點十分這個時段的。于是我需要在三到四個電臺之間,靈活轉換,殘缺不全地聽幾段,然后下午上學,和小伙伴們再把幾個故事湊齊了。

      可以說在我能自己閱讀大部頭的小說之前,正是它們培養(yǎng)了我對故事的熱情,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以及腦補、構思情節(jié)的能力。

      于是想,我是不是也應該借鑒評書來寫個什么故事呢?

      把傳統(tǒng)評書里的“擂臺比武”、“力戰(zhàn)四門”、“臨陣收妻”、“炮打慶功樓”等等千錘百煉蕩氣回腸的情節(jié)重新演繹。

      剛好那個時候也在復習安達充的漫畫《H2》。這部經典漫畫講的是,兩個棒球少年為夢想和愛情而拼搏的青春。兩個少年的名字,如果用英文來寫,都是“Hero(英雄)”,所以“H2”就是“兩個英雄”……

      以及當然還有《頭文字D》的影響?!邦^文字D”是什么意思?大概就是Drift(漂移)的第一個字母是‘D。

      ——日本人的這種命名方式實在是中二爆表,但卻莫名的燃有木有?

      于是我決定寫一個古代賽馬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它的名字叫做《頭文字H》。

      大概就是“第一個字母是‘H的‘Hero(英雄)和‘Horse(馬)的故事”的意思!

      ——把我有限的英語單詞都用上了呢。

      2、

      兩宋的亂世里,那一人一馬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各種大事件之中。

      銅板跑起來!

      因為從一開始,就存了惡搞之心,所以這個故事,也許是我寫得最放松的一個。大量致敬評書的橋段,也使得這個故事天然就是“一塊一塊”的,不需要我去捋每一個情節(jié),而更像是大塊部件的組合和拼接。

      同時,評書特有的浮夸感,也幫我在情節(jié)的編排方面抓大放小,有意識地不去糾結太多的細節(jié)考究,而只需在需要渲染的地方濃墨重彩,把楚鳳鳴之死等情節(jié)做到極處。

      那使得《頭文字H》比我以往的故事,更具有戲劇感。

      生離死別,痛痛快快,更為蕩氣回腸。

      人,是普普通通、謹小慎微的人。

      而馬,卻是飛揚跋扈、風馳電掣的馬。

      雖然是“英雄和馬”的故事,但“英雄”的一切行為,都是建立在“馬”是“大宋第一快馬”的基礎上的。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我在寫《頭文字H》的時候,很少會在對羅馬的描寫用到“騎馬”這樣一個詞。而是通常會用“上鞍”、“躍上銅板”這樣的詞,強行繞一下。

      因為在我心中,銅板和羅馬,一直是平等的,是搭檔的關系。雖然羅馬需要騎乘它,借助它的腳力,但羅馬其實從未將銅板當成是一件工具。而在銅板一次次突破極限,創(chuàng)造奇跡時,羅馬除了驕傲、心疼之外,他還經常會對這匹馬感到愧疚——而愧疚,無疑是只有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才會產生的。

      我十分尊重銅板,認真地寫了這樣一匹馬:瘦、酷、驕傲、挑食、兇狠、好色……不??!

      這樣的待遇,在我這兒,甚至許多人類角色,都沒有得到過的啊。

      ——每天在懷疑人生的李響,和終日強顏歡笑的蔡紫冠,簡直三天兩頭地投訴我偏心眼兒好嗎?

      尤其是好色這一點,當羅馬整天為自己單身二十年而痛心疾首的時候,銅板經常又已經騎了路遇的漂亮小母馬,簡直令聽者傷心,聞者落淚。

      作為一個自省派的作者,我筆下的人物,很少能夠意氣風發(fā)。

      但那么巧,銅板它不是人??!它沒有那么多的責任、那么多的束縛,和我其他過于敏感,過于善良的角色相比,我其實希望銅板是粗糲的、原始的、自由的,更富有生命力的。

      它不需要考慮家國天下,不需要考慮得失成敗,而只需憑本能去戰(zhàn)斗、去交配就好了。

      因此,它也就成為全書——甚至我迄今為止,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中——最瀟灑,最自信,最無憂無慮的角色。

      其實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哪來的那么多矛盾糾結啊?

      正可謂羅馬一思考,銅板就發(fā)笑。

      3、

      但羅馬總是在思考著的。

      寫這個故事,除了一時興起之外,我想探討的,其實是一個很嚴肅的主題。

      那就是,人民個體和國家之間的關系。

      小時候第一部看完的長篇小說,就是《說岳通傳》。當看到風波亭岳飛慘死,只覺得撕心裂肺,天旋地轉,好幾天昏昏沉沉。想不通為什么這樣的好人、英雄,會這么憋屈地死在自己的人手上。

      不由恨恨地想,岳飛為什么不造反?岳家軍那么強,岳云他們那么能打,干掉那昏君,自己想怎么北伐,就怎么北伐,想怎么搗黃龍就怎么搗黃龍!多好!

      那種憤怒和不解,一直伴隨著我長大。我不愛看“忠君”的故事,我討厭充滿現實和無奈的歷史。一個勇敢、智慧、人格高尚的英雄,好端端地去為一個投胎投得好的皇帝犧牲,在我看來,簡直就是笑話。

      于是我一直在寫“江湖”故事,而很少涉及家國情懷。這一次,當我第一次去寫一個有明確歷史背景的武俠小說時,其實我是想在《頭文字H》這個故事里,徹底質疑那種“愚忠”,那種一廂情愿的“為國為民”的偉大情操。

      羅馬只是一個有著樸素愛國之心的普通人,他并沒有什么崇高的理想。

      但卻被偉大的人們,一直要求著“為國犧牲”。

      在亂世中,他被不斷地出賣、傷害,而那些傷害,卻如岳飛的冤獄一般,全都來自于自己人。

      真正開始寫這個故事的第一篇《飛馬記》時,正是我最憤青的一段時間。

      如前所述,我曾經很憤青。認為世界該是怎樣,就得是怎樣。因此沒少在網上指點江山,不能容忍這世界的一點不公。在這一前提下,我寫東西其實一直是主題先行,而這一點,則在寫《頭文字H》的時候,達到了頂點。

      2007年的時候,我準備在北京買房。那時我已經工作了四年,但是手頭上的存款,數一數仍然沒有幾個錢。為了要湊夠一套五環(huán)外二手房的首付,我仍然需要榨干我父母的一輩子的積蓄——而且居然仍然還不夠,我還得向同事、朋友再借。

      那讓一直以來,覺得自己還挺不錯的我,瞬間幻滅。雖然朋友們都很熱心,甚至一位只見過幾面的寫東西的朋友,也二話不說就借了我五萬塊。我也覺得自己簡直是沒用到了家。

      而這一切,只是因為房價太高。

      而房價為什么這么高?我只能推理出,是國家管控不利。

      我一個這么正直、上進的大好青年,在彈盡糧絕之際,也不由生出被辜負的憤怒。

      《茶館》的一句經典臺詞,在我心中久久回響。

      我把這情緒宣泄在《頭文字H》中,換成羅馬用他的一生在問:“我愛這大宋朝,我怕它完了,可誰愛我啊?”

      4、

      誰愛羅馬呢?

      在《頭文字H》的故事中,羅馬一直是孤獨的。

      達官貴人視他如無物,阮飛金蟬把他當成幫手和仇敵,就連秦雙……她和羅馬的感情,也說不清道不明。和羅馬相比,她更傳統(tǒng),也更冷靜,更像一個政治動物,和羅馬心靈上的契合,恐怕一直都不曾有過。

      真正和他心意相通的,真的只有這一匹不會說話的馬而已,還得是這匹馬沒有女朋友的時候。

      這一人一馬,就像幽靈一樣,出現在兩宋交替時的各個大事件中,可是,卻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事。

      羅馬不斷地反抗,不斷地逃避,可是卻無法避免雪崩般的命運。

      銅板不斷地飛馳,可是再快的速度,卻也沒有辦法超過時代的洪流。

      “大宋第一快馬”,這名號聽起來響亮,可是回過頭來,卻只覺得荒謬。那是真正的孤獨,是所有的事情,你都參與了,但卻什么痕跡都沒留下,什么東西都抓不住。

      這樣的設定,源自于我的歷史小說觀。

      也源自于三十歲時,我對命運的惶恐。

      寫帶歷史背景的小說,有一個很麻煩的事,就是一切結局都是已注定的。

      尤其在涉及到政治斗爭的時候,往往又充滿了功利主義,到處是壓抑和犧牲。

      那和武俠精神格格不入,到最后總會沖突起來。所以《大唐雙龍傳》的最后,寇仲要強行歸隱;《倚天屠龍記》的結尾,張無忌也只得遠走海外;《四大名捕》里,諸葛先生有一半的話癆都在解釋“我為什么不干掉那個昏君”。

      到了近代,更是一片愁云慘霧,明擺著武功打不過洋槍,中國被列強欺凌……我們還得寫各種武林高手,在方寸之地,閃展騰挪。

      所以,我真是蠻佩服趙晨光和慕容無言的,他們能在那樣的黑暗之中,找到點點亮色,寫出羅覺蟾、李有泰這樣的英雄。

      我不行,我一根筋,我會覺得,既然注定,那我就要加倍。

      所以,在那個忠不見用的時代,羅馬一路衰到底!

      從這個角度講,羅馬承載了我身上太多的負面情緒。

      如果說《反骨仔》是在說規(guī)則,《墓法墓天》是在談生死的話,那么《頭文字H》則在對個體和國家的思考之外,還有我越來越對命運的變化莫測的不安和恐懼。

      那時年近三十,功未成、名未就,壓力山大。曾經以為的海闊???,慢慢地變得窄了,而命運的撥弄,卻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威力。

      許多自己嘔心瀝血做的事,卻因為莫明其妙的原因,而功虧一簣。

      而許多不曾放在心上的事,卻在不知什么時候,已經無心插柳,綠柳成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越體會到這句話的深意,越覺得自己的無力。在那撲面而來的好事、壞事中,我自己能把握的東西,又在哪里呢?

      我陷入到深深的焦慮中,總是擔心自己的選擇,會不會又是錯的。

      5、

      《飛馬記》里,銅板才剛剛成年,鋒芒畢露,揚威塞外。到《泥馬記》里,銅板已是壯年,名揚四方。而在《神馬記》里,銅板已歲數不小,但奮起神勇,仍如一柄神刀,劈開冰凍的黃河。到《老馬記》里,它終于垂垂老矣。

      《神馬記》和《老馬記》之間,因為種種原因,這個故事停了六年。這六年里,我走了很多彎路,在創(chuàng)作上也幾度不知所措。最后,幸好是完成了《墓法墓天》。

      馬兒一直在變,我一直在變,不變的,是羅馬每選必錯,每錯必輸。

      對我來說,寫作就像是一次次對自己的放血療法。我把我的痛苦、矛盾放到故事里,讓人物代替我去辯論、去踐行,故事結束的時候,我也已經說服了一次自己。

      在那些不如意的日子里,羅馬代替我遭遇著更多的挫折,我的人,漸漸變得更加平和。

      我終于漸漸明白,所謂“天地不仁”,其實正是這個世界的偉大和豐富之處。一味的自怨自艾,患得患失,是沒有意義的。

      在許多不可控制的時運之中,努力站穩(wěn)、行正,奮力向前,倒也如激流漂流一樣,充滿了驚喜和樂趣。

      所以,倒不如就像銅板一般,紅塵作伴,瀟瀟灑灑。

      于是去年再來撿起這個故事寫的時候,就開始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困難:

      《老馬記》繼續(xù)羅馬一黑到底的悲催史,到結束的時候,卻越來越卡,總有什么地方不對勁,以至于幾個月下來,始終難以寸進。

      和我老婆聊起這個故事,聊到那個我在十一年前,就已經想好的一片虛無的結局。她吐槽說:“羅馬好可憐,他可能是個假的主角……你就不能讓人家最后有點希望嗎?”

      那一下子,我豁然開朗。

      以我現在的心態(tài)來說,真的很難再有年輕時的那種孤憤了。即使已經定好了方向,列好了提綱,但手往下寫的時候,心還是會拒絕。

      于是,這個故事有了一個有點意義的尾巴。

      那一騎絕塵的飛馳,永遠消失在歷史的鉛幕后,但那不絕的蹄聲,仍帶著我的心,去到更遠的地方。

      我達達的馬蹄,是留在遠方的錯誤。

      我不是過客,是個歸人。

      6、

      關于《頭文字H》,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說明。

      之前,我還寫過一個系列“滿江紅”。里面寫到岳家軍中各個兵種,在岳家軍解散后的憤懣和遭遇。其中包括弓箭手啊、扎槍隊啊、劊子手啊、書記官啊……等等等等。

      那么,羅馬,其實是岳家軍的傳令兵。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遭遇別的約稿,于是寫了它的外傳,岳家軍別的兵種的故事。

      結果造化弄人,寫完前三集,終于要暴露羅馬的岳家軍身份的時候,我一下子把它停了這么久。

      搞得現在“滿江紅”系列的篇數比它還多,誰是誰的外傳都不好說了。

      也是人算不如天算(笑)。

      猜你喜歡
      岳家軍評書銅板
      岳飛和他的“岳家軍”故事
      淺談評書的藝術特色
      蒙養(yǎng)山房評書法
      孫子列傳
      十個銅板
      十個銅板
      波譜法在覆銅板及印制電路板研究中的應用
      少年英雄岳云
      微博評書:沈從文家書
      岳普湖县| 新竹县| 个旧市| 攀枝花市| 许昌县| 湘阴县| 建湖县| 天镇县| 治多县| 本溪市| 莱西市| 都匀市| 巴楚县| 承德市| 玉环县| 枣阳市| 西吉县| 和平区| 穆棱市| 龙泉市| 芒康县| 六盘水市| 永善县| 元阳县| 东莞市| 万盛区| 黑山县| 鹿泉市| 吉木乃县| 科技| 噶尔县| 和硕县| 封开县| 西安市| 化州市| 玉山县| 滦平县| 武宁县| 和顺县| 江华|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