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組荒誕的法庭眾生相:
一、法庭審判瑪絲洛娃。法庭的庭長早就到法院了,因為他要在六點前去會他的情婦,所以急切地希望案子快點審?fù)?。一個法官跟妻子吵架,在整個審判過程一直擔(dān)心回家后老婆不給飯吃。另一個法官是只關(guān)心自己虛弱的身體,此時正擔(dān)心著自己的胃炎。書記官故意提出要先審瑪絲洛娃一案,因為他知道那個副檢察官因給同事餞行,喝酒打牌玩女人,剛通宵了一個晚上,而且他功名心很重,認為自己經(jīng)手的案件都得判罪,可是他連案子的卷宗還沒有看。
二、參政院開庭審理瑪絲洛娃的上訴案。四個參政官和一個副檢察官中,有兩個主張撤銷原判,兩個主張原判。彼得堡官僚沃爾夫是涅的請托人,主張撤銷原判;貝是自由主義者,了解了本案的癥結(jié)所在后,也堅決主張撤銷原判;首席參政官(樞密官)尼基丁是個形式主義者,總是主張嚴格辦事,反對撤銷原判,所以他不分是非曲直就駁回了瑪絲洛娃的上訴;副檢察官謝列寧認為上訴的理由很不充分,所以也反對撤銷原判;這樣案子就取決于另外一名參政官(學(xué)究式法學(xué)家斯科沃羅德尼科夫)的態(tài)度,他認為聶赫留朵夫出于道德要求決定同瑪絲洛娃結(jié)婚實在可惡,所以主張駁回上訴。后來折子遞交到“皇帝陛下”那里,也只是“恩準”將服苦役改為流刑。
諷刺的生命是真實。無論是諷刺人,還是揭露社會弊端,都具有高度的真實性和嚴肅性,它把輕松的“喜”與“笑”寓于嚴肅的人生課題中,讓人在幽默的閱讀中領(lǐng)悟到人的自身弱點并達到自省。經(jīng)典場面中,貌似正經(jīng)的庭長、法官、副檢察官,個個昏庸無恥,草菅人命,拿犯人的生命當(dāng)兒戲,平白無故地判了瑪絲洛娃服苦役?,斀z洛娃的苦難遭遇不正是一種對社會的控訴嗎?作者以一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目光來打量人性的根本,寓諷刺于真實中,全面暴露了沙皇專制制度的黑暗,撕下了官辦教會的偽善面紗,把最腐爛的社會詮釋得淋漓盡致,從而達到批判的鋒利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