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
1987年8月,19歲的李萬君職高畢業(yè)后被分配到長春客車廠,在配焊車間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當工人,和他一起入廠的還有28個伙伴。一進焊接車間,火星子亂蹦,煙霧彌漫,刺鼻嗆人。一年下來,和他一起入廠的同事調走了25個,但他依然選擇了留下。不知不覺中,李萬君的焊接手藝在同齡人中已出類拔萃。
2015年初,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試制生產我國首列國產化標準動車組,其中轉向架側梁扭桿座不規(guī)則焊縫和橫側梁連接口斜坡焊縫質量要求極高,射線檢測必須100%合格,不允許有任何瑕疵。李萬君馬上主動請纓,經過反復論證,多次試驗,最終成功攻克了這項焊縫接頭過多導致焊縫射線檢測難以100%合格的難題。
2008年引進高速動車組技術時,我們的水平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只有李萬君一人能焊出來,人手嚴重不足。為了完成任務,他只用半年的時間,就培養(yǎng)了400多名焊工。在帶徒弟方面,他毫無保留,甚至還根據學員的體態(tài)胖瘦、走路姿勢、運槍習慣等不同特點,制訂不同的訓練方案,親身示范。李萬君認為,單單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夠的,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大國工匠”,重點該是“大”嗎?不是。而是恰恰在于沒有寫出來的“小”,是在每一個細小的地方都執(zhí)著,都認真。
【頒獎辭】
你是兄弟,是老師,是院士,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堅固耐壓,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