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華
我喜歡收藏簽名本。書房內(nèi)外我的五只書柜所陳的幾乎是清一色的簽名本,這些均是文壇前賢師友贈物,我珍為拱璧。由于我的工作性質(zhì)關(guān)系,近水樓臺,得之較易。其最大的特色是每本藏書都有溫度,有態(tài)度,有故事。
20世紀(jì)80年代初我到出版社當(dāng)編輯,那時只知道忙工作,沒有集藏簽名本意識,坐失不少良機。直至90年代初我主持“雙葉叢書”編輯出版工作時,始有所悟。記得第一本 《旅人的綠洲》(1995年,江蘇文藝出版社) 是蕭乾簽給我的。蕭老古道熱腸,還簽了句“感謝你精心的編輯”的話,讓我倍覺溫暖。之后遂有吳祖光、新鳳霞,苗子、郁風(fēng),馮亦代、黃宗英,柏楊、張香華,林海音、何凡,巴金、冰心、季羨林、席慕蓉、董橋以及顧毓琇、聶華苓等等,規(guī)模頗為壯觀,總數(shù)大概有數(shù)百本之多。在這林林總總的簽名本中有兩冊彌足珍貴,值得一記。一是 《鐵流》 (A·綏拉菲摩維支著,曹靖華譯,三閑書屋1931年版,毛邊本),距今86年了。我之所以說珍貴,是書上有譯者曹靖華和魯迅研究者戈寶權(quán)各自兩次題跋或??笔舟E。我對此書的流傳做了考證,原主人是曹靖華,且這本書是第二次印刷??钡哪副?,留有曹在1932年墨筆修改手跡多處。“文革”前不知何因這本書流入坊間,為戈寶權(quán)在舊書肆淘得。戈有記:“‘文化大革命前偶在東單市場舊書店購到此書,價三元六角。系初版書,近因研究魯迅先生為何校印此書的問題,發(fā)現(xiàn)本書手??敝?,均用墨筆改過,頗似曹靖華同志筆跡,更覺珍貴?!?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周后戈持此書示曹,曹確認(rèn),在第一次留墨四十多年后復(fù)題“寶權(quán)同志正譯,靖華于北京,七六年夏”。
戈寶權(quán)晚年寓居南京,我與其有過從,特別是在他生命最后歲月,我為他的畫冊、文稿整理工作出了點力。戈先生過世后,其夫人梁培蘭將此書與 《毀滅》 (法捷耶夫著,魯迅譯,三閑書屋1931年版) 一并送我作紀(jì)念。為正本清源,我請梁培蘭在扉頁上寫了兩行字。2001年9月我與周海嬰在南通紀(jì)念魯迅活動中重逢,向他出示該書并說明得之經(jīng)過。海嬰題了“書緣源于人緣”,倒很貼切。7年后我為編 《魯迅的藝術(shù)世界》,與周令飛討論書稿時又將此書拿給他看。令飛觸景生情題了句“書比人長壽”。白云蒼狗,目前這本書上五個題字的人已走了三個,真令人感慨萬千!
另一本是 《我畫你寫—— 文化人肖像集》 (丁聰著,外文出版社,1997年版)。1997年春,丁聰?shù)侥暇﹣砗炇郏队门阃?,我參與接待,丁聰題贈于我。書上集了70多位文化名人肖像,我先請范用在他的頭像下簽字。他寫了句“昌華兄一笑,這是我嗎?”我覺得很有趣,忽發(fā)奇想,何不請像主們都題一下。然此事很難,絕非我所能。我想到范用。范先生廣交四海時彥俊杰、文人雅士。我一說,范用一口答應(yīng)“拿來試試吧”。大概兩年時間,范用持著這本書在文酒詩會的飯桌上,在探視像主的病房里,在大大小小的會場中,為我求簽到三十五位簽名。他們是:啟功、王世襄、吳祖光、楊憲益、華君武、吳冠中、黃永玉、王蒙等等。還有幾位是通過我自己的渠道在京津滬寧等地補簽的,如馮驥才、鐵凝等。
這本書輯有七十多人肖像,有不少像主在該書出版時已過世,我居然求得三十七位像主的簽名,真可謂極為難得。
簽名本得來,說容易,“得來全不費功夫”,說難,還真“難于上青天”。董橋牛津版的書我?guī)缀醵加?,有冊近年出版?《蘋果樹下》 在郵途中不翼而飛,為求“全”,我不得不觍顏請他補寄。夏志清的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2014年,中國臺灣,聯(lián)合文學(xué)版) 出版時,夏先生已作古,由夫人王洞代簽鈐印,托美國一學(xué)人帶到國內(nèi),幾經(jīng)輾轉(zhuǎn)才轉(zhuǎn)到我手中。張允和的 《昆曲日記》 也是她過世后出版的。她的先生周有光代簽一本送給我。題字是“好事多磨”,因該書稿由我經(jīng)手轉(zhuǎn)蘇、浙、魯多家出版社被婉拒后,由周有光聯(lián)系語文出版社,始見天日。文潔若在蕭乾的 《未帶地圖的旅人》上,幽默地寫道:“我是蕭乾的綠洲?!贝蟾潘肫甬?dāng)年我為他們夫婦合集取名 《旅人的綠洲》 之故吧。還有香港的羅孚,我見他時,他已不能言語,他送的幾本書由其子海雷代簽。我不喜追星,因與林青霞有過一面之雅,她來大陸簽售 《云來云去》,我知之太晚,責(zé)編沒有幫我簽到,不免有點遺憾。我語董橋,董告知林青霞,林很大氣,簽了一本給我。更值得玩味的是上世紀(jì)末,蘇雪林送我一本她的畫冊 《蘇雪林山水》,題字是請我“雅政 (通正,編者注)”,而在同時送我的 《我論魯迅》 (中國臺灣出版)上題四個字“秘不示人”。
我的簽名本是不外借的,但曾有一本流入坊間。某年我搬家,迫不得已處理一大堆書,一不小心將周有光簽贈的一本薄薄的六十四開小書 《人類文字淺說》 流出了。一江西喜歡收藏簽名本的朋友周淑琴在孔夫子舊書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她以不菲的價格拍下,又千方百計打聽到我的信址后贈與我,說“璧還原主”。我真感動,寫了本冊頁送她。
細細品味,每本簽名本的背后都有一則溫馨的故事,尤其是那三言兩語甚而幾個字的題跋,無不凝聚著世態(tài)人情。
(選自《解放日報》2017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