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六安市金安區(qū)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2017-07-12 20:24:18張勇梅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年10期
      關(guān)鍵詞:栽培技術(shù)高產(chǎn)小麥

      張勇梅

      摘要 介紹了六安市金安區(qū)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主要包括精選良種與種子處理、精細整田、適時播種、合理施肥管水、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種植戶提供技術(shù)參考。

      關(guān)鍵詞 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安徽六安;金安區(qū)

      中圖分類號 S512.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0-0023-01

      小麥在六安市金安區(qū)的播種面積原來不足6 666.67 hm2,自2005實施了小麥高產(chǎn)項目以來,播種面積逐年擴大,近2年的年平均播種面積已增至2萬hm2左右,占全區(qū)午季作物播種面積的60%左右。因此,搞好金安區(qū)的小麥生產(chǎn),對穩(wěn)定全區(qū)年度糧食總產(chǎn)具有關(guān)鍵意義。

      1 精選良種與種子處理

      經(jīng)過多年試驗總結(jié),適合金安區(qū)種植的小麥品種主要有揚麥系列與皖麥系列,其中以揚麥13、揚麥17、揚輻麥2號以及皖麥19、皖麥33、皖麥38、皖麥48為主。其中,揚麥系列均為春性品種。如揚麥13:弱筋,分蘗力中等,其優(yōu)勢在于抗倒伏、成穗率高,千粒重約為40 g,穗實粒數(shù)約為40粒,有效穗數(shù)在420萬~450萬穗/hm2之間,平均產(chǎn)量為4 500~5 250 kg/hm2,全生育期約為200 d。揚麥17:株高約90 cm,抗性好,結(jié)實率高,千粒重略低于揚麥13,為38~40 g,平均產(chǎn)量約為4 800 kg/hm2。揚輻麥2號:弱筋,抗性較強,分蘗力強,株高90~95 cm,穗實粒數(shù)40粒左右,千粒重42 g,平均產(chǎn)量5 250 kg/hm2左右,全生育期210 d左右。皖麥48:弱春性,株高85 cm左右,幼苗直立,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一般穗數(shù)525萬~600萬穗/hm2,穗粒數(shù)35~40粒,千粒重40 g左右。長芒、白殼、白粒,半角質(zhì)至粉質(zhì)。粗蛋白含量11.23%,濕面筋含量23.3%,沉降值13.0 mL,穩(wěn)定時間0.9 min。基本達到弱筋麥標準。中感白粉病、紋枯病、葉銹病等病害。一般產(chǎn)量6 000 kg/hm2。皖麥33:屬春性品種,抗性較好,株高80 cm左右,穗實粒數(shù)40粒左右,長芒、白殼、白粒,千粒重38~40 g,一般產(chǎn)量4 950 kg/hm2左右,全生育期220 d。皖麥38:屬半冬性品種,抗性較強,株高82~85 cm,穗實粒數(shù)35粒左右,長芒、白殼、白粒,千粒重40 g左右,一般產(chǎn)量5 250 kg/hm2以上,全生育期225 d。皖麥19: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緊湊,株高85 cm左右。葉片挺直,葉片、葉鞘深綠色,無蠟質(zhì)。穗長方形,平均穗實粒數(shù)38~40粒,全生育期220~225 d,分蘗力較強,落黃好,高抗條銹病,中抗白粉和葉枯病,輕感赤霉病和紋枯病。一般產(chǎn)量6 000 kg/hm2左右。

      播前進行藥劑拌種,用20%三唑酮乳油50 mL放入噴霧器內(nèi),加水3 kg攪勻,拌50 kg小麥種子,邊噴邊拌,拌種后稍晾干即可播種。

      2 精細整田

      為了使小麥根系生長發(fā)育的耕作層土壤通透性增強,改善土壤蓄水能力,需要適時進行深耕整地。一是深耕,深度應該在24 cm以上;二是造墑,通過整地使得墑溝、腰溝、圍溝分別達到20、25、35 cm左右,田外出水溝60~80 cm,確保溝溝相通,水有出路,雨停溝干[1]。

      3 適時播種

      適時早播有利于半冬性品種的種植,對于春性品種來說,則以適當推遲播種為宜,以免寒潮對小麥生長帶來影響。為此,揚麥系列的品種播種期安排在10月下旬至11月較為合適,播種量一般以180~225 kg/hm2為宜,具體應當視土壤肥力而定,遵循肥田稀播、瘦田密播的原則,基本苗需控制在450萬株/hm2左右。播種時應做到播種均勻、深度適宜(3~5 cm)、不漏播、不重播[2]。

      4 合理施肥管水

      按需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按4 500~5 250 kg/hm2產(chǎn)量水平,施純N 120~150 kg/hm2、P2O5 60~75 kg/hm2、K2O 45~75 kg/hm2、還田稻草4 500 kg/hm2以及腐熟農(nóng)家肥30 t/hm2;小麥生長全過程所需肥料中的有機肥、磷肥、鉀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全量施用,60%~70%的氮肥用于基肥,剩余氮肥進行追肥。秸稈還田越冬前進行,亦可在播種后進行,需將秸稈切碎至每節(jié)10~12 cm,并均勻撒于田地表面,以將地表全部覆蓋且厚度均勻為宜。冬季根據(jù)小麥長勢進行必要的追肥促長或鎮(zhèn)壓抑制,小麥壯苗的標準為莖蘗數(shù)在900萬~1 200萬個/hm2之間、葉片寬厚且青綠、次生根10條左右。對于長勢較弱(莖蘗數(shù)低于600萬個/hm2)的田塊,可在幼苗長至五葉期時追施尿素,以促進莖蘗生長,用量以75~120 kg/hm2為宜;對于長勢較弱的未分蘗弱苗,可在其三葉期時追肥,加速分蘗;此外,對于長勢過盛(莖蘗數(shù)高于1 200萬個/hm2)的地塊,應當及時鎮(zhèn)壓抑制其徒長[3]。

      春季對于長勢較弱的幼苗(莖蘗數(shù)低于750萬個/hm2),需及早追施尿素,用量以120~150 kg/hm2較為合適;此外,為了促進小麥起身拔節(jié),可追施拔節(jié)肥150 kg/hm2。

      5 病蟲草害防治

      春季是病蟲害的高發(fā)期,春季病蟲害的防治對小麥生長尤為關(guān)鍵。赤霉病多發(fā)于連續(xù)陰雨天氣,通常在小麥抽穗揚花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 kg/hm2兌水750 kg/hm2噴施,或用369%粉霉靈1 500 mL/hm2兌水600 kg/hm2噴防,同時可兼防白粉病[4]。4—5月當粘蟲密度達到10~15頭/m2、蚜蟲密度達30頭/穗時及時用藥,用25%蚜青靈1.5 kg/hm2或25%快殺靈750~900 g/hm2,兌水750 kg/hm2噴施防治。

      雜草防治應當在小麥分蘗前及時進行,通常在12月之前進行為宜,對于闊葉雜草,可用75%巨星干懸劑15.0~22.5 kg/hm2兌水150 kg/hm2進行有效防除;對于禾本科雜草,可用6%~9%驃馬濃縮劑600~900 mL/hm2兌水600 kg/hm2進行除殺。春季對于以豬殃殃為主的闊葉雜草,可用75%巨星18.75 g/hm2+5%井岡霉素3 000 g/hm2+40%樂果750 g/hm2噴防;以看麥娘為主的禾本科雜草,可選6.9%驃馬600 g/hm2+5%井岡霉素3 000 g/hm2+40%樂果750 g/hm2噴防。以上藥劑兌水450~600 kg/hm2,有針對性地任選一種。

      6 適時收獲

      待小麥進入蠟熟末期時便可進行收割,可機械收割。

      7 參考文獻

      [1] 彭敏.綠色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6(6):66-67.

      [2] 褚冰倩,喬文峰.兗州市優(yōu)質(zhì)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3):86.

      [3] 李洪梅,白洪立,孟淑華,等.小麥超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作物雜志,2007(3):99-102.

      [4] 王春芳,劉秀平,姜青霞,翟二華,王坤宇.周口市優(yōu)質(zhì)強筋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1(20):8-9.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shù)高產(chǎn)小麥
      主產(chǎn)區(qū)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金橋(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葉面施肥實現(xiàn)小麥畝增產(chǎn)83.8千克
      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探討
      哭娃小麥
      秋茬蔬菜高產(chǎn)有妙招
      對龍眼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的探討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shù)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xiàn)及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平原县| 庄浪县| 赤城县| 松江区| 田阳县| 浦城县| 宁安市| 久治县| 清流县| 桦川县| 塔河县| 淄博市| 寻甸| 兴化市| 玉树县| 宕昌县| 绥中县| 赣榆县| 遵义县| 定南县| 萨迦县| 内丘县| 根河市| 扬州市| 乌兰察布市| 黄龙县| 石景山区| 兴和县| 化隆| 潼关县| 洱源县| 丹巴县| 措勤县| 云浮市| 调兵山市| 黄山市| 孝昌县| 丹寨县| 鲁山县| 吉木萨尔县|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