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曼 (張家口市群眾藝術館 075000)
芻議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杜 曼 (張家口市群眾藝術館 075000)
隨著我國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民健身運動興起。廣場舞蓬勃開展,已成為全國性規(guī)模的主流健身方式,快速遍布全國各地。廣場舞是一種集健身與形體一體、配以富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并在廣場、院壩等寬敞場地開展的群眾性健身舞蹈活動,它是體育與藝術在舞蹈中的融合。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廣場舞;群眾文化;地位;作用
廣場舞是“指人民群眾自發(fā)的、在廣場上進行的、統(tǒng)一的,以健身、自娛、交友為目的,在音樂伴奏下的以舞蹈為載體的健身活動”,參加廣場舞具有不受年齡、人數(shù)、性別的限制,內容簡單易學,深受廣大健身者的喜愛等特點,具有群眾性、集體性、多樣性、開放性和自娛性的特點。參加廣場舞起到了健身、健心、健美的作用,同時,大力開展廣場舞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質量、豐富社會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等。隨著農村經濟發(fā)展,新農村的建設加快,農村文化建設受到政府的重視等等,廣場舞逐漸在農村興起,有的農村建立了專門場地、配置了專門的器械等。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職業(yè)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fā)的社會性文化。是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以自娛自教為主導,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歷史現(xiàn)象。群眾文化建設是近幾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主要內容且建設手段與方式正在不斷增加。國內當前己經形成了由政府文化機構引導,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群眾文化建設浪潮。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部分新興城市造成的文化廣場,廣場舞是現(xiàn)代的濃生活的味道和鷹揚的舞蹈,廣場藝術加了,美麗的色彩廣場文化活動的重要形式。廣場的舞的展開,對城市文化有著深深的影響,加入群體廣、多,時間自由,舞蹈形式多樣靈活,帶動城鄉(xiāng)經濟的發(fā)展,成為城鎮(zhèn)、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的重要紐帶之一。首先,廣場的舞蹈的展開,對城市的形象的有助文化展示城市文化,塑造,晉升都市文化的品格和魅力。廣場文化是現(xiàn)代都市文明的標志之一,一個城市和地區(qū)演繹的發(fā)展狀況和建設成果的努力,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的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諧社會建設的今天,廣場文化文明城市建設越來越大的作用起到。其次,廣場舞廣場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的形狀,總是最廣泛,相關的最強的影響,最大的群眾文化活動之一。有效群眾性文化活動的展開,一邊讓現(xiàn)代文化迅速流行,傳統(tǒng)文化窮途末路,人們的生活更加積極促進?,F(xiàn)在,廣場舞的特別研究很少,深入的實證研究。再者,每一支廣場舞無論音樂、舞蹈、服飾和道具都包含中華民族的文化元素,廣場舞中多樣性民族文化隨著廣場舞大媽的舞動在不知不覺中傳播,來自神州大地南北東西中各地區(qū)、各民族文化隨著廣場舞一次次交匯、激蕩,悄然傳遞著民族文化并不斷創(chuàng)新。廣場舞傳播文化的作用也被有識之士很好地加以利用。最后,如何將奧林匹克精神變成現(xiàn)實?顧拜旦的一句名言“參與比取勝更重要”。他提出“大眾”參與,即使“地位最低下的公民”也應該能夠“享受”這種精神。廣場舞以其獨特的魅力火遍大江南北,吸引著一億大媽參與和更多人群的關注,并連接身后萬億級市場,我國全民健身參與人數(shù)快速增長。環(huán)視國內外,沒有任何一項運動的發(fā)展勢頭和影響力能與之匹敵。
與此同時,廣場舞給參與者帶來了以下的變化:一是身體健康。生理學中,人從40歲開始就進入了衰老期,人體的各方面機能都開始走下坡路。廣場舞作為一種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長期堅持,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降低各種疾病的發(fā)病率。二是保持頭腦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記憶力會逐漸下降,這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廣場舞是一種全身運動,一整套舞蹈下來,需要參與者熟記很多固定的動作及順序,這是鍛煉大腦記憶力的好方法,通過不斷刺激大腦神經,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可以緩解記憶力衰退的速度,降低患有老年癡呆的風險。三是保持心情舒暢。廣場舞是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的。伴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參與者將注意力放在欣賞歌曲和自己的舞蹈上來,通過舞蹈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原有的壓力得到釋放。而且,廣場舞是在一個開放的場合,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擺脫了孤寂感;同時,適當?shù)倪\動量可以使睡眠質量得到改善,良好的睡眠才能有良好的心情。四是提高審美。長期堅持參加廣場舞活動,可以形成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舞蹈可以使身體變得更加靈活,姿態(tài)更加優(yōu)雅大方,起到了很好的塑身作用。同時,廣場舞作為一種群眾文化的重要娛樂活動,提高了審美情趣,帶來了美的享受。廣場舞不僅對參與者個人起到了健體、健腦、健心和健美的作用,而且對和諧社會的建設也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的空巢老人的數(shù)量日益增加,而廣場舞作為一種集體活動,可以使老人們走出房門,增加了與人交流的空間,廣交朋友,融入屬于自己的朋友圈,與社會接軌,提高適應生活的能力,養(yǎng)成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兒女們才能更放心。來自各個階層、不同觀念的參與者因為廣場舞走到了一起,大家其樂融融,共同健身,享受廣場舞帶來的愉悅,這正是和諧社會的真實寫照。
總而言之,國內群眾文化建設受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如何更好的進行群眾文化建設也成為了各級文化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而近些年,廣場舞這項運動因其運動強度較小、動作簡單易學等特點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在社會上廣泛流行起來,其在強身健體、創(chuàng)建更好的群眾文化方面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對其實現(xiàn)進一步研究探討。
[1]金園園.探討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眾文藝,2014,12:19-20.
[2]張海英.論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4,1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