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繁華的市中心,坐落著充滿傳奇,享譽海內外的錦江飯店。
說它傳奇,不僅僅是因為它歷史悠久,和杜月笙、尼赫魯?shù)缺姸嗟臍v史風云人物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見證了上海一個世紀以來的風風雨雨。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它的創(chuàng)立人——董竹君女士傳奇的人生故事。
賣身青樓做妓女的時候,她只有13歲
1900年,清政府腐朽到骨髓,新生力量還未成型,一個爛到不能再爛,黑到不能再黑的時代。
董竹君就出生在這黎明前的黑暗里。
父親是黃包車夫,母親是給別人洗鍋刷碗的傭人。“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如此一個家庭,在這亂世,活得連狗都不如。因為營養(yǎng)不良,董竹君的弟弟和妹妹先后夭折。
好不容易成長到13歲,父親又負了傷。為了免遭餓死,父母只好將她賣給了青樓,換回300大洋。因為年紀尚小,雙方約定小董竹君只能賣藝,不能賣身,期限為三年。
沒想到的是,董竹君天生一副好嗓門。玉口一開,沁魂銷骨。很快就成了老鴇手里一棵搖錢樹。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董竹君慢慢發(fā)育。初來的小女童,漸漸出落得亭亭玉立。慕名而來的那些使錢的大爺、公子們,看著初長成的董竹君,就如餓狗見了肉骨頭,心里生出了無限的遐想,眼里流露著無恥的欲望,嘴角掛著明晃晃的哈喇子。
而董竹君誓死不從。她明白,錦衣玉食、燈紅酒綠都是一時之歡。而自由與獨立,才是人生永恒的財富。撒手很容易,再要撿回來,可就難了。
遇到了真命天子,她卻拒絕被贖身
辛亥革命爆發(fā),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董竹君的命運。
川軍總司令、副都督夏之時來到了上海。為了行動方便,他們經(jīng)常在青樓里碰頭,商議軍國大事。如此一來二去,夏之時和董竹君相識了。
一個是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情愫初生;一個是激情四射的革命英雄,風華正茂。
后來董竹君回憶這段時光時說:“我對鏡自照,暗自歡喜,自覺相貌配得上愛國英雄。”小鹿亂撞,芳心暗許。
一天,董竹君聽到老鴇正在和別人商議,要想個辦法,設計讓她破了處子之身。
再次見到夏之時的時候,董竹君忍不住抱著他大哭一場。夏之時當下決定要為董竹君贖身。
但是,她拒絕了。她說:“我又不是什么物件。萬一哪天你不高興了,就說我是你花錢買的。我可受不了!”
董竹君問夏之時是否對自己是真心,得到肯定回答之后。兩人約法三章:第一, 不做小老婆;第二, 要去日本讀書;第三, 結婚后,夏之時管理國家大事,董竹君主理家務。
計議已定,董竹君設計將守衛(wèi)灌醉,只身逃出了青樓。夏之時履行前約,兩人結婚,旅居日本。這時,夏之時27歲,董竹君15歲。
董竹君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華麗轉身:由妓女成了督軍夫人。
該隱忍時隱忍
剛結婚在日本的日子,應該是董竹君和夏之時一起走過的時光中,最為甜蜜和爛漫的。那時候,兩個人對望一眼,什么都不說,也是滿心歡喜。然而,好的時光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溜走。身在其中時無所察覺,日后回首則滿心恐慌。只恨不能手拘一抔,揣在胸口好生珍藏。
隨著時局的變化,夏之時不得不回到中國,回到四川。而董竹君也不得不去面對那個關系錯綜復雜,思想封建守舊的婆家。
新媳婦剛進家門,婆婆就找到兒子夏之時說:“她一個青樓賣唱的,只配做一個姨太太。嫁給我們這樣的大戶人家算怎么回事?你趕緊去給我娶個正室?!?/p>
而對董竹君本人,無論公婆,還是哥嫂、舅姑,更是百般刁難。
董竹君本來就生得一身傲骨,又在日本系統(tǒng)吸收了新潮思想,加上又是一個確實有本事的人。如何能受得了這般委屈和窩囊氣?
然而,她卻偏偏是百般隱忍。從灑掃浣洗,煮飯作羹,到管理賬目,操持家業(yè),無所不勤,無所不精。終于,靠自己的本事,贏得了公婆一家人的肯定。不僅完全接納了這個兒媳婦,還特意為她重新舉辦了隆重的傳統(tǒng)婚禮。
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上海灘風云人物杜月笙曾有一言:“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倍窬斒琼懏敭?shù)囊坏热恕?/p>
該倔強時倔強
只可惜好景不長。
隨著夏之時仕途的不順,他變得意志消沉,脾氣暴躁,沉迷于賭博,吸大煙。曾經(jīng)那個激情昂揚、風度翩翩的熱血英雄,永遠成了董竹君心中的一抹回憶。面對無數(shù)次辱罵和家暴之后,董竹君不再隱忍。兩人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
即使身為辛亥革命的高級將領,推翻清政府封建統(tǒng)治的先鋒,夏之時的觀念里重男輕女等腐朽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他輕視自己的女兒,對她們漠不關心,甚至肆意辱罵。
曾經(jīng)四女兒夏國璋因為腰椎病而化膿,一只腳腫得跟水桶一般。董竹君日夜陪護在病床邊。而就在此時,另外一個女兒又不慎從樓梯跌落,昏迷不醒。董竹君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四處為女兒求醫(yī)問藥,而作為父親的夏之時,此時卻正在賭桌上廝殺。
由于時局動蕩,后來董竹君一家遷居上海。
有一次,夏之時撞到自己的女兒和男同學在一起說話,玩耍,勃然大怒,開口大罵:“不知羞恥!都是你媽沒管教你們!我給你一條繩子或一把刀,你去死了算了!”
架吵多了,心就涼了。兩個曾經(jīng)如此相愛的人,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兩人又吵得不可開交。看到丈夫沖進廚房,拿著菜刀撲向自己的那一刻,董竹君徹底絕望、心死了。她提出了離婚。
面對董竹君的離婚要求,夏之時報以嘲笑。他說:“我們來個君子協(xié)定。暫不離婚,分居五年。在這五年里,你要是帶著女兒沒在上海餓死,我就把手掌里的肉給你煎魚吃?!?/p>
在夏之時的眼里,董竹君離開了自己,無論如何是無法生存的。董竹君提出離婚,無疑就是個笑話。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偌大的一個上海立足,談何容易。何況是在亂世。董竹君一個弱女子,還帶著四個嗷嗷待哺的女兒,更是艱難。但是,董竹君義無反顧。
在五年的時間里,夏之時多次給董竹君寫信:“你若是想回來,隨時都可以。如果我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是可以改的?!?/p>
不是不想有個依靠,也不是不動心。但是,經(jīng)過太多次的失望,乃至絕望。董竹君勸自己要保持清醒。她明白,以前的日子,是無論如何回不去了。既然不想依靠別人,就只能靠自己。然而,在那個昏亂的年代,活著已然是一種奢侈。董竹君艱苦卓絕的努力,在戰(zhàn)火中灰飛煙滅。董竹君先是典當了自己的衣服、首飾,最后將大女兒心愛的大提琴也典當了。加上父母病的病,死的死。她的生活,幾乎陷入了絕境。
五年以后,夏之時如約來到了上海。董竹君和女兒們沒有餓死。但也僅僅是沒有餓死而已。
看到董竹君所處的窘境,夏之時本來以為她不會再堅持離婚。然而,他錯了。董竹君堅持自己的選擇。
夏之時雙眼含淚,苦苦哀求:“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你真的要一筆勾銷嗎?”
不是太決絕,而是擔心兩個人繼續(xù)在一起生活,將會連美好的回憶也無法留存了。
在上海立足的艱辛與無奈,四個孩子需要父愛……有太多委曲求全的理由。但是董竹君一個理由都沒給自己。她要獨立而高傲地活著。上一次從妓院出逃,她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夏之時的居所。等待著她的是一個嶄新的未來。
她在自傳里如此寫道:“一直被束縛在身心上的什么東西全部解除了!能向天空飛翔似的渾身輕松,樂開了花一樣。這是我第一次對自由的體會,永難忘懷!”
然而這一次出走,卻是前途莫測。她的心也是無比沉重。但是,她要自由,她要獨立。她還是毅然決然邁出了這一步。
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
從妓女到督軍夫人,又離婚。這在當時無疑是最惹眼的八卦,各家報紙爭相報道。董竹君的事跡早已經(jīng)傳遍大街小巷。
很多人敬佩她的勇氣,也同情她的處境。四川人李崇高一次到上海買辦軍務,慕名拜訪了董竹君,并借給她兩千塊錢。董竹君以此為資本,創(chuàng)辦了錦江飯店的前身:錦江小餐。
從此,董竹君的人生再一次發(fā)生了逆轉。
憑借自己的名聲與過硬的品質,錦江小餐生意興隆。就連當時名動一時的杜月笙、黃金榮,以及很多政府要員,都是董竹君的座上常客。杜月笙更是資助董竹君將飯店的規(guī)模進行了擴大。
不僅如此,錦江飯店還為上海地下黨的活動提供了很多方便。也正是如此,新中國成立以后,錦江飯店順理成章成了接待到訪國際友人、政府首腦的首選場所。
錦江飯店,就如它的主人,既名聲在外,又神秘莫測。
在特殊的十年歲月里,年近古稀的董竹君曾經(jīng)兩次入獄。然而,她依然倔強。她規(guī)定自己每天必須刷兩遍馬桶,在狹小的屋子里來回小跑若干圈。她還在枕邊放著一塊香皂,每天睡覺之前都要聞一聞,帶著一絲香味進入夢鄉(xiāng)。
70歲生日的時候,她在監(jiān)獄里默默地祝自己生日快樂,并吟詩一首:
辰逢七十古稀年,
身陷囹圄罪何見。
青松不畏寒霜雪,
巍然挺立天地間。
在艱苦的牢獄生活面前,她依然要如此保持獨立,活出自己的模樣。
1997年,董竹君逝世,享年97歲。在臨死之前,她在自我傳記——《我的一個世紀》里寫道:“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亦不因年邁而放慢腳步?!?/p>
董竹君的一生,在她度過的每一秒里,在她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中,都藏著“獨立”兩個字。獨立,是我們行走在大地上的一只腳。有了獨立,就能確保我們以站立的姿態(tài)活著。
很多女人希望自己像女王一樣被寵著。她們漂亮、性感,撒嬌,耍心機。而董竹君卻選擇了獨立生活,卓爾不群。